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对于沸点相近并且分子自由程相差不大物质,常规分离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分离,激光分离有效地弥补了常规分离方法不足。用脉冲CO2激光器和连续CO2激光器对大豆卵磷脂混合物进行了激光分离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激光辐照前后样品进行了分析。经192.31w/cm。脉冲CO2激光辐照,卵磷脂质量分数相对提高了26.7%,经2.28W/cm^2连续CO2激光辐照,卵磷脂质量分数相对提高了25.74%。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物质吸收激光选择性,可用激光分离液体混合物。脉冲CO2激光分离效果比连续CO2激光分离效果好。

  • 标签: 激光技术 分离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卵磷脂
  • 简介:据英国《新科学家》报道,英国布里托尔大学詹姆斯·默里最近发明了一种高效热交换器。用这种热交换器作汽车水箱,可使水箱体积缩至火柴盒大小。利用这种热交换器散热,还可以制造高超音速飞机用空气吸入式发动机。

  • 标签: 英国 热交换器 散热技术 发动机
  • 简介:提高光伏照明系统中太阳能电池光能利用率,对太阳能电池输出进行最大功率跟踪。设计以最大功率跟踪芯片SM72442为核心太阳能充电控制电路,采用光伏全桥驱动芯片SM72295驱动MOS管,构成同步Buck电路,实现太阳能输出最大功率跟踪;利用LED驱动芯片XL6005设计LED驱动电路。测试数据表明,太阳能光伏电池充电效率平均达到87.92%,LED驱动电路效率最高为91.6%。系统工作稳定,能满足特定场合下照明需求。

  • 标签: 光伏照明 最大功率跟踪 照明系统 设计
  • 简介:首先对未来系统光子器件关键问题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半导体纳米结构,特别是基于量子点材料超快开关器件取得最新进展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基于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其在超过40Gb/s速率下展现出偏振不敏感特性;新型基于量子点垂直腔结构光开关,其展现出超快、节能、全光开关特性。概括和讨论了未来基于纳米结构光子器件应用。

  • 标签: 半导体 纳米结构 光开关 量子点
  • 简介:近年来,微观光偶极阱操纵单个冷原子已成为包括量子信息处理在内多种原子物理实验一种新且行之有效实验平台。人们希望能够完全操纵每个阱中单个原子内部和外部自由度,以及阱中被囚禁原子的确切数目。

  • 标签: 原子物理实验 装载 光阱 微观 量子信息处理 实验平台
  • 简介:在全光网和全光信号处理中,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因其优良非线性特性和快速响应特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增益恢复时间是表征SOA响应速度关键参数。研究了增益恢复时间与SOA工作参数关系,理论上得到动态增益特性、增益恢复时间与各参数之间关系,并参考实际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增加腔长、减小横截面积、增大注入电流、增大CW辅助光功率、增大探测光功率,均可提高SOA响应速度。

  • 标签: 半导体光放大器 动态增益 增益恢复时间 全光信号处理
  • 简介:天文导航可全面地提供位置、航向、姿态和速度等核心导航信息,特别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发挥着独特重要作用。测星能力是天文导航设备核心指标之一,提出了光电通道测星信噪比和调制度计算公式和参数选取说明,给出了短波红外测星设备计算实例和实测结果,结果表明短波红外测星可显著延长测星时段。

  • 标签: 天文导航 星等 信噪比 调制度 短波红外
  • 简介:提出了使用DSP对F-P腔滤波后FBG反射谱进行信号处理解调方案,DSP处理器不断地对测量支路和参考支路信号进行采集、比较,从而解算出待测量变化值。从光学原理上探讨了F-P腔用波长表示干涉滤波函数,对光电探测器测得信号进行反卷积模拟运算,得到了当光电探测器接收光强度分布不是中心对称时,分别提高了0.0399nm和0.057nmFBG反射谱,提高了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精度。

  • 标签: 布拉格光纤光栅 F-P腔滤波器 解调 反卷积
  • 简介:捷联成像导引头中各个传感器动态响应不一,直接合成不同传感器信息提取制导信息精度差,为获取更高精度制导信息,需要改进提取方法。匹配滤波理论是在考虑传感器不同动力学特性情况下一种信息融合方法,依据传感器动态特性进行信息匹配方法提高制导信息提取精度。首先建立非制冷全捷联成像导引头及其在制导控制系统中简化模型,依据导引头上各种传感器主要指标,及匹配滤波原则,推导出相位匹配器。最后,对匹配后系统提取制导信息,并参与制导系统半实物测试,对比传统惯性滤波器与相位匹配滤波器效果。在三轴仿真转台、半实物机及热十字丝目标的配合下,对转台扰动下非制冷全捷联导引头进行静止和运动目标下视线角速率提取,结果说明在相位匹配滤波提取方法获得视线角速率精度为0.2°/s,精度比传统惯性滤波提取方法提高了1倍。

  • 标签: 非制冷红外成像导引头 全捷联 制导信息 相位匹配 半实物仿真
  • 简介:多光谱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为深入研究全球卷云提供了可能性。基于卷云辐射系统模型,利用MODIS1.38μm波段(26通道)和0.66μm波段(1通道)探测数据相关性,反演计算可见光波段卷云反射率。反演计算中,使用1km分辨率MODIS1B数据,对M()DIS典型图幅进行不同等分划分,分别给出反演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分份数越多,其反演结果精度越高,最后给出了反演结果实际应用。

  • 标签: 卷云 反射率 可见光
  • 简介:对比分析了COMS图像传感器IBIS5-A-1300两种工作模式,使用Verilog语言对图像传感器驱动时序进行硬件描述,并用ModelSim对卷帘模式设计时序进行仿真。采用了Altera公司cycloneⅡ系列器件EP2C20F48418进行配置和验证,结果证明了时序电路正确性。该系统适用于航天领域空间图像采集任务。

  • 标签: CMOS图像传感器 卷帘模式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时序仿真
  • 简介:提出了一种新型OCDMA多维码构造方案.该多维码是在一维EPC(扩展素数码)时域码基础上,对其进行PC(素数码)跳频编码,并加上了偏振信息.然后通过偏振片和FBG(布拉格光线光栅)实现这种码编解码,详述了其特点,最后描述了使用该地址码进行信息传输OCDMA系统结构.计算表明该新型地址码具有更大容量,能容纳更多用户同时通信.

  • 标签: EPC码 OCDMA 偏振 布拉格光纤光栅
  • 简介:设计了一种基于CIS柔性片材光电自动检测纠偏控制器,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特征标志线位置,并驱动执行机构带动切割刀片进行实时、准确位置分切。在差动纠偏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阈值增量法和均值边缘检测方法更精确地检测标志线位置,并介绍了纠偏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与两对光电元件为检测传感器纠偏检测控制器相比较,该纠偏控制器具有较高空间检测分辨率和精度。

  • 标签: 光电检测 特征标志线 纠偏控制 分切
  • 简介:针对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生产过程中会采用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柔性基板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CCD扫描图像灰度均值作为反馈信号来控制光源光强进行自动调节方法,以获取不同柔性基板高质量特征标志线图像。给出了用FPGA实现该技术方法,介绍了使用QuartusⅡ设计光强自动调节电路各个功能模块,给出了仿真验证结果,并在实验平台上对RFID柔性基板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该技术已成功应用在RFID卡封装设备自动纠偏控制系统中,运作良好。

  • 标签: 无线射频识别 线阵CCD 图像反馈 自动调节
  • 简介:研究了一种基于InGaAs/InP多量子阱全光偏振开关,讨论了相空间填充(PSF)效应引起激子饱和以及光学非线性,计算了在抽运光下阱中载流子布居数随时间变化,推导出了探测光偏振态主轴瞬态旋转角.计算结果表明,在100pJ飞秒脉冲抽运下该全光开关理论旋转角最大可达60°.

  • 标签: 全光偏振开关 激子饱和 相空间填充 抽运-探测
  • 简介:研究了高灵敏度悬臂梁与光纤端面构筑低精细度FP型光腔中光驱动悬臂梁振动双稳效应。通过改变输入到光腔内激光功率,检测与之相应悬臂梁形变。在实验中发现悬臂梁形变随激光功率改变呈现非线性变化关系,在激光功率增大到一定闽值时可以诱导产生光力双稳效应。通过改变光腔初始腔长成功实现了对产生光力双稳效应阈值调节。

  • 标签: 悬臂梁 双稳效应 光纤干涉测量法 光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