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琼斯算法并结合Poincare球的图示研究了单色椭圆偏振光经理想平面镜正反射的特性,然后获得的结论推广到圆偏振光线偏振光经平面镜正反射的情形,再用偏振态几何参量表示法对结论加以验证,并提出便于记住结论的镜像法,以期对椭圆偏振光正反射问题的琼斯算法获得结果的物理含义给出比较直观的诠释。同时指出采用琼斯算法求解偏振光学问题采用的特殊数学处理方法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标签: 光学工程 偏振 琼斯算法 反射
  • 简介:在发动机活塞顶部采用热障涂层,不仅能隔热、降低腐蚀,还能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运用已有的等离子喷涂技术在传统的陶瓷氧化物隔热层与铝合金之音溶合困难,氧化物杂质、缺陷孔隙影响选到“冶金焙合”。为此对铝合金合金粘结层之间的显微结构做了进一步的观测探讨.

  • 标签: 铝合金表面 等离子喷涂 金相显微 发动机 热效率
  • 简介:银纳米团簇因其独特的与尺寸相关的光、电、磁催化性能,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我们团队一直专注于研究基于DNA保护的银纳米团簇监测DNA、Hg2+巯基化合物。发现发生在DNA/银纳米复合物与G-四链体/血红素之间光诱导电子转移(PET),伴随着DNA/银纳米荧光减弱。这一新的PET系统使目标生物分子,DNA敏感性高的ATP获得特异性多样性的检测。首次提出一种以DNA单体作为支架的高产率银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采用密度泛函计算理论解释了DNA保护的银纳米团簇的形成机理以及为什么富胞嘧啶DNA是荧光银纳米簇的良好支架。研究结果对DNA保护荧光银纳米簇进一步实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最终可能有助于程序化合成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DNA稳定银纳米团簇。

  • 标签: 脱氧核糖核酸 银纳米团簇 荧光性 光致发光 生物分析
  • 简介:阐述了光纤消光法检测脉冲激光测距仪消光的测试原理,采用光纤消光法分析了光纤对大功率脉冲激光的耦合与传输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0.22NA、400μm大功率传能光纤方案,并设计了耦合器光学系统,分析了聚焦透镜的损耗、光纤端面的损耗、光纤耦合器与光纤的对准误差等影响耦合效率的因素,计算了光学系统弥散斑数据,接收光学系统发射光学系统在1ω视场的弥散斑分别为9.03μm10.6μm。设计分析结果对光纤消光法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光纤消光法 消光比 脉冲激光测距仪 测距能力
  • 简介:对光外差超声无损探伤实验系统的结构、原理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系统参数设计中信号光与本振光的光程差、探测器的相对位置聚焦透镜的焦距这三个要素对外差效率的重要影响,根据理论计算所设计的光外差超声无损探伤系统,外差效率可达0.965。该系统用于由脉冲激励超声工件的内部探伤,观察到距离1555mm处钢管微小裂缝的超声反射信号。对零差信号利用三角函数拟合最小二乘法进行数学处理,可测得裂缝处相对探测点的距离,相对误差0.19%,可以达到对金属管道远程无损探伤的要求。

  • 标签: 光学无损探伤 光外差测量 外差效率 拟合 最小二乘法
  • 简介:为了实现夜间路面物体的准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阴影的夜间物体单定位技术。该技术基于张正友的平面标定方法,并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在夜间物体的准确定位。通过图像增强、大津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等技术提取出阴影,并利用世界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的关系计算出物体离相机的距离。给出了基于阴影的夜间物体单定位技术的理论模型、基本步骤,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夜间物体的定位,其中物体定位的平均误差0.75%。相对于通常所用的双目定位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运算速度更快,可以推广到汽车夜间自动驾驶、机器人夜间行走等方面。

  • 标签: 单目视觉 阴影 定位技术 相机标定 图像分割
  • 简介:海天线的检测提取是舰船红外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综合分析比较基于边缘检测、图像分割以及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等多种海天线检测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处理最小二乘法的算法,仿真分析表明此算法能适应含有各种干扰的海面背景环境,鲁棒性好,并且提取精度高,能精确定位海天线。

  • 标签: 红外图像 海天线提取 图像特征 形态学处理 最小二乘法
  • 简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同处理流程后的InP(100)表面粗糙度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优选出C、O元素浓度较低,且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影响较小的表面清洗方法。通过比较键合结构的薄膜转移照片可知,表面清洗后的干燥与除气步骤可较好地去除键合界面中的空洞和气泡,从而提高键合质量。键合结构的电子显微镜(SEM)照片,X射线双晶衍射曲线(XRD)I-V测试分析表明键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晶体电学性质。

  • 标签: 键合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微观粗糙度 薄膜转移 X射线双晶衍射
  • 简介:介绍了一种新颖的二极-泵浦Er-Yb玻璃激光器,利用Pound-Drever-Hall技术并采用乙炔分子P(15)线对其实现了稳频。实验装置中将两个激光器的出射波长锁定到同一气室的乙炔P(15)吸收曲线的同一侧,使得温度对吸收峰值频率产生的漂移温度导致气压变化使线宽宽均对频率稳定性不产生影响。通过测量两个相同激光器系统间出射光波的拍频发现,激光的短期带宽窄于50kHZ,通过频率波动情况得出激光器有较高的相对频率稳定度。改进后的激光器稳定性重复性显著提高,适合于实现高精度的光学频率标准。

  • 标签: 二极管-泵浦Er-Yb玻璃激光器 乙炔 饱和吸收稳频 P-D-H技术
  • 简介:本世纪物理学发生了两次重要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最近,超弦理论的发展被许多著名物理学家预言是物理学第三次革命的开始,这些发展改变人们的时间空间观念,建立的统一理论将从根本上解决量子场论中的无穷大、粒子物理标准型中的夸克禁闭任意参数过多等一系列问题。

  • 标签: 量子场论 超弦理论 空间概念 物理学
  • 简介:德国西门子公司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晶片生产新技术将会导致全球晶片产业的一场变革。

  • 标签: 晶片 硅片 生产成本 电路印刷机
  • 简介:用于磁性存贮系统的铁氧体材料,在用机械方法精加工之后,由于其表层的残余应力的作用.会形成一个薄的无磁层.文中比较了磨削研膳后的Ni-Zn铁氧体铜的表面残余应力。盘刚石磨削的铁氧体表面残余应力绝大多数是压应力.而用传统方法磨削的钢的表面残余应力收到多是拉应力.

  • 标签: 铁氧体 金属磨削 磁性存贮系统 残余应力 研磨
  • 简介:设计了一种红外三档变焦光学系统。系统工作波段中波3.7~4.8μm,焦距40/60/240mm,6×变倍,具有100%冷光阑效率,加入2倍镜后,焦距80/120/480mm。对系统进行了光学设计、传递函数分析、机械设计等分析,带倍镜的红外三档变焦光学系统具有像质好、变焦速度快、结构紧凑的特点,可在红外成像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光学设计 红外变焦光学系统 冷光阑 增倍镜
  • 简介:详细介绍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以及EPON系统中特殊交换流量控制的实现,并详细叙述了实现过程中所用到的一些函数,最后用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 标签: EPON 特殊交换 流量控制
  • 简介:掺铒光纤放大器在光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掺铒光纤的性能要求设计了合理的折射率剖面图,制备了高增益的掺铒光纤,在1530nm的吸收达到22dBm,在980nm泵浦光的吸收达到12dBm.其平坦增益带宽范围1490~1560hm.

  • 标签: 掺铒光纤 放大器 增益
  • 简介:在机械压制法预置硬质合金WC/Co粉末的条形55Si2Mn弹簧钢上,激光熔覆方法制备了化纤切断刀.调整熔覆层粉末配方中Al、TiC的加入量,结果表明加适量的Al粉能有效地抑制气孔,加TiC粉末能提高熔覆硬度.通过优化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得到了无气孔缺陷、组织性能良好、硬度达到HV0.21250的激光熔覆层,达到了化纤切断刀的性能要求.

  • 标签: 激光熔覆 化纤切断刀 硬质合金 气孔
  • 简介:严格耦合波理论与Kogelnik近似理论比较,研究了Kogelnik理论的近似条件。以两种理论的衍射效率特性曲线的相关或衍射效率计算差别作为判断标准,分析Kogelnik耦合波理论的近似条件。分析结论表明,体全息的Kogelnik理论近似条件与条纹密度、折射率调制度介质厚度相关,其中反射体全息的近似条件还与条纹面倾角相关。

  • 标签: 耦合波理论 体全息 衍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