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测定抗菌纺织品中三氯的含量,本文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采用微波萃取技术萃取抗菌纺织品中的抗菌剂三氯。萃取液蒸发至干后,用甲醇定容,然后以甲醇为参比溶液,在282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抗菌纺织品中的抗菌剂三氯的分光光度方法,并对萃取条件、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回收率、检出限等进行了研究。三氯生在0.2—80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回收率为91.98%-104.9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检出限为0.1mg/kg(S/N=3)。采用该方法对市售抗菌纺织品进行检测,发现部分抗菌纺织品中使用高含量的三氯

  • 标签: 微波辅助萃取 三氯生 抗菌纺织品 分光光度法
  • 简介:该文就学生在使用分光光度计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处理其类似问题,提高学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效率。

  • 标签: 分光光度计 比色皿 实验教学
  • 简介:通过对山仔水库水体中藻类数量、种群结构、叶绿素-a含量及一些水质理化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1)藻类的生长呈现季节性的变化,叶绿素-a含量与水环境中藻类的数量、氨氮、pH值、高锰酸盐指数显著相关;(2)该水已富营养化;(3)富营养化对水处理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藻类 叶绿素-A 相关性 富营养化
  • 简介:本文介绍了熔剂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的作用,熔剂的分类和要求,常用熔剂的组成,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等。

  • 标签: 铝合金 熔剂
  • 简介:国际合作论文是国际间开展合作的主要产出之一,对合作论文进行分析是开展机构间国际合作研究的主要途径.基于SCI国际合作论文数据,应用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际科研合作规模、与国内外机构联合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现状、合作成果的影响力等角度,分析评价了20002017年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国际科研合作论文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对该院在经济、科技创新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针对性的布局和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及推动计量领域自主创新,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 标签: 计量学 文献计量学 国际计量合作 国际科研合作 合作规模 合作影响力
  • 简介:本文采用柱切换-反吹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检测汽油中含氧化合物(醇类和醚类)的含量。该方法利用强极性的微填充TCEP不锈钢柱作预切柱,放空挥发性轻烃,保留醇醚类含氧化合物,并将其反吹至石英毛细管WCOT柱进行详细分离。分析了阀切换时间可能影响定量准确性的原因,通过调节分流比和阻力阀阻力建立最佳实验条件。在25min内,用内标法定量可以完成汽油中可能存在的13种醇醚类含氧化合物的分析。准确度实验表明,含氧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5.2%~100.7%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55%。

  • 标签: 气相色谱 汽油 柱切换-反吹技术 含氧化合物
  • 简介: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引入,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通常需要大规模的人脸数据作为训练集,但是制作一个大规模的人脸识别数据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在训练数据有限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算法识别性能,特提出两种训练样本增强的方法:一是基于三维可形变人脸模型,根据单张人脸图像生成其对应的多姿态人脸图像;二是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技术,根据单张人脸图像生成其对应"戴眼镜"人脸图像.通过这两种样本增强方法,对有限的训练样本进行扩充,从而有效提升了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

  • 标签: 深度学习 样本增强 人脸识别
  • 简介:本文阐述了用超声波短时作用来处理水样,从而找到更科学地计数水体中微囊藻细胞数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超声波频率和作用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标签: 微囊藻 计数 超声波
  • 简介:采用离子注入的方法,将钴离子(Co)直接注入到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电极表面,制得纳米钴修饰电极(Co/ITO)。通过循环伏安法(CV)、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纳米钴修饰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以Co/ITO为工作电极,在0.1molL-1NaOH溶液中,峰电流与谷胱甘肽(GSH)浓度在1.0×10-7mol·L-1~2.0×10-6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1。纳米钴修饰电极还体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谷胱甘肽的检测。

  • 标签: 纳米钴 离子注入 修饰电极 谷胱甘肽
  • 简介:主要叙述了有关食品中菌落测定的相关标准、方法、适用范围、区别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从而为从事食品微生物检测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食品 菌落总数 测定 方法
  • 简介:本文对几种中药提取新技术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酶解提取、微波萃取等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这些新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我国中药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 提取 新技术 进展
  • 简介:降维与分类一直是机器学习的研究热点,在很多领域有着成功的应用.针对基因数据分类存在特征维数过高、冗余数据和高噪声等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ReliefF和自适应粒子群(APSO)优化的混合降维算法.即先通过ReliefF和APSO算法选择特征子集,然后使用超限学习机作为评价函数对基因数据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循环迭代得到最优的分类精度.实验证明,混合降维算法与已有的算法相比分类精度更高、更稳定,它适用于基因表达数据降维.

  • 标签: RELIEFF算法 APSO算法 降维 基因表达数据
  • 简介:系统地研究开发了新型织物柔软剂,以及温度、pH值等因素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织物后处理,不仅能有效抗静电、防尘、防结球,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织物的手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织物 后处理
  • 简介:对影响银杏树叶在风载荷作用下振动变形以及临界状态发生的改变进行研究.通过对180片树叶进行风洞实验,发现银杏树叶的叶片角与叶片凹痕是影响树叶振动变形与临界风速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发现银杏树叶最终稳定时的阻力系数随着叶片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叶片角较大的树叶在相同风速下,具有更多的稳定状态与更好的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凹痕长度不同的银杏叶片其临界风速也各不相同.

  • 标签: 银杏树叶 阻力系数 临界状态 振动变形
  • 简介:在0.5mol/LH2SO4介质中,Br^-和Bro3^-反应生成Br2。4',5'-二碘荧光素与Br2反应,使4',5'-二碘荧光素荧光猝灭,当加入苯酚时,苯酚的溴代反应使体系荧光增强,增强的荧光强度与苯酚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苯酚的荧光分析新体系。在pH4.0-6.0范围内,该体系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分别为520nm,545nm。苯酚浓度为1.2-55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出限为1.2μg/L,本法用于苯酚的测定,选择性好,结果满意。

  • 标签: 4' 5'-二碘荧光素 苯酚 荧光
  • 简介:针对单一特征步态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步态能量图(GaitEnergyImage,GEI)中动态部分和Gabor小波特征融合的步态识别算法.首先,通过运动目标检测及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等预处理操作得到步态轮廓图,再进一步从步态轮廓图计算得到步态能量图,并从中分割出动态部分.然后,利用Gabor小波从步态能量图的动态部分中提取不同角度的信息,将两步态特征融合在一起,对融合后得到的特征向量用改进的KPCA方法进行降维.最后,将降维后的融合特征向量输入到基于多分类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中,从而完成步态的分类和识别.经过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CASIA步态数据库上进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特征的步态识别方法相比,融合后算法的识别率提高了约10%.

  • 标签: GABOR小波 步态能量图 特征融合 改进的KPCA 支持向量机
  • 简介: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伯胺N1923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萃取机理,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影响伯胺N1923萃取因素。

  • 标签: 伯胺N1923 萃取机理 影响因素
  • 简介: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的光学氢气传感已经成为氢气传感技术研究的热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具有安全可靠、灵敏度高、实时性好、便于分布式多点检测等优点,在氢气泄漏检测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气传感器的三种主要结构类型:棱镜耦合结构,光栅耦合结构和光纤耦合结构的检测原理、典型结构及其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气传感技术中氢敏感膜系的研究现状和技术难题;分析了目前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气传感实际应用所面临的瓶颈,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合实际,提出了开发基于光纤微结构和纳米材料的新型氢气传感器件,并且将传感原理延伸至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等新兴技术.

  • 标签: 氢气传感 表面等离子共振 氢敏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