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结构测量系统中,由于投射光不均匀,待测物体自身反射率变化,环境照明引入光分布偏差,参考平面上的待测物体条纹光不均匀,偏离了理想光分布模型,产生了噪声,以致增加了重建的难度.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算法,对采集的条纹图进行预处理,通过相移法提取相位,设置合适阈值,提取出待测物体的轮廓信息,能更加精确提取噪声区域,对噪声范围内的误差像素取其邻域的误差像素的灰度值均值替换该像素的数值.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很好地降低噪声带来的误差,降低了重建的难度,对处理后的相位图进行重建,其精度达到98.32%.

  • 标签: 光学测量 三维轮廓测量 投影条纹 相移法 滤波 噪声
  • 简介: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漆酚镍螯合高聚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漆酚镍螯合高聚物热分解过程是一级反应,用Ozaw-(I)法和Reich法求得的热分解反应平均活化能分别是173.21KJmol-1和181.12KJmol-1。

  • 标签: 漆酚镍螯合高聚物 非等温热重法 反应级数活化能
  • 简介:受壁面作用和稀薄效应等的影响,微纳尺度通道内的气体流动有别于宏观流动现象.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纳米通道中气体的Poiseuille流动,主要对通道内气体黏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牛顿粘性定律,定义了气体的当地等效黏度.根据模拟结果,可将纳米通道内气体划分为中心区和近壁区两个部分,中心区气体当地黏度与宏观黏度一致,但是在近壁面区,气体受到壁面原子的作用,气体的当地黏度小于宏观黏度值.研究发现:1)不同的气体密度、流固作用势能以及温度下,通道中心区域的气体当地等效黏度均符合对应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的气体宏观实测黏度值;2)在纳米尺度气体流动中,气体密度越小,稀薄程度越高,气体偏离热力学平衡态越远,所以壁面对气体等效黏度的影响随密度的减少而增大,壁面影响厚度也随之增大;3)气体黏度的壁面影响厚度在10nm量级,该厚度不随温度和流固作用势能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密度越小,壁面影响厚度越大.

  • 标签: 纳米通道 等效黏度 分子动力学 POISEUILLE流
  • 简介:本文根据对国家旅游度假区受机场飞机噪声影响情况的现场测量结果,首先分析机场噪声的影响程度,而后从飞机噪声源、飞机起降次数与时刻、飞机飞行程序、土地使用规划等方面着重研究降低机场噪声影响的主要措施,提出综合治理方案.

  • 标签: 机场 旅游度假区 国家 问题 影响程度 飞机
  • 简介:针对两连杆自由度机械臂的电机故障和碰撞故障的分类,将残余动量信号时域中的均值、方差、相关系数与频域中的小波包能量谱组合成高维特征向量;搭建ADAMS机械臂虚拟样机,分析故障引起的残余动量特征值变化情况;虚拟样机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和支持向量故障分类器训练,测试表明采用时频特征向量得到的故障分类准确率为98%;在工业机械臂上开展了碰撞故障实验,得到的故障分类结果表明,基于残余动量频特征和支持向量分类器的故障检测算法能有效检测出碰撞故障.

  • 标签: 机械臂 残余动量 故障检测 故障分类 支持向量机
  • 简介:针对深层超限学习算法在网络层数较浅时样本特征利用率低,和网络层数较深时样本特征经高层抽象后有效性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密集连接的多层超限学习算法:Dense-HELM和Dense-KELM.这种密集连接的网络结构,使样本特征信息在层与层之间被充分利用,能够在不增加网络深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算法的识别精度.最后,对文中提出的两种算法在20组基准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显著提高算法的识别精度,减少算法的训练时间,这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 标签: 密集连接 深度学习 超限学习机 核函数
  • 简介:与分类一直是机器学习的研究热点,在很多领域有着成功的应用.针对基因数据分类存在特征数过高、冗余数据和高噪声等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ReliefF和自适应粒子群(APSO)优化的混合降算法.即先通过ReliefF和APSO算法选择特征子集,然后使用超限学习作为评价函数对基因数据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循环迭代得到最优的分类精度.实验证明,混合降算法与已有的算法相比分类精度更高、更稳定,它适用于基因表达数据降

  • 标签: RELIEFF算法 APSO算法 降维 基因表达数据
  • 简介:根据Q235在海南地区第2年的土壤腐蚀试验结果,以及对各试验站土壤化学成分的分析,采用逐步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讨论土壤化学成分与Q235腐蚀失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的Ca2+和全氮量与Q235的腐蚀失重有较好的相关性,是Q235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土壤腐蚀 Q235钢 化学成分 逐步回归
  • 简介:本文以不锈中铁(Fe)元素作为内标,采用辉光放电质谱仪测定不锈中锰(Mn),硅(Si),硫(S),磷(P),镍(Ni),铬(Cr),钨(W),钒(V),钼(Mo),铝(Al),钛(Ti),铜(Cu)等12种元素。讨论了测试过程中由测量重复性、样品不均匀性和标准样品本身不确定度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测定不锈中的12种元素百分含量的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辉光放电质谱仪测定不锈中的12种元素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均小于0.01%。

  • 标签: 辉光放电质谱仪 不锈钢 不确定度分析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异烟酸-吡唑啉酮法测定总氰化物影响准确度的几个因素。

  • 标签: 测定 总氰化物 影响因素
  • 简介:为了检测医用体外碎石焦点位置的声场特性,判断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特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使用针式水听器在时间和空间域内进行逐层扫描,寻找焦点位置并测量焦点位置的声压强度;通过能量图直观显示焦点位置的能量分布,通过测量采集到焦点位置连续10次冲击波的声场强度、脉冲上升时间、脉冲宽度.这样所得到的医用体外碎石焦点声场特性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 标签: 医用体外碎石机 焦点声场 水听器 声场特性
  • 简介:研究一类中立时变滞系统的稳定性和H∞滤波器设计问题.通过构建一个新的李雅普诺夫泛函,采用新的积分不等式方法和交互式凸组合方法,得到了该中立时变滞系统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的稳定性判据,给出了中立时变滞系统H∞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仿真实例表明,采用提出的上述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更小的保守性,且所设计的中立时变滞系统H∞滤波器是有效的.

  • 标签: 中立系统 H∞滤波 中立时变时滞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
  • 简介:磷元素的激发波长短,纯净中磷元素的百分含量低,准确测量存在一定难度。通过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对纯净中磷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对测定过程中分析不确定因子进行相应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计算,找出影响结果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评定结果表明,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测定纯净中磷元素含量能满足分析准确度的要求,可应用于中低合金钢中低含量磷元素的快速定量分析。

  • 标签: 不确定度 不确定评定 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 纯净钢
  • 简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数据通讯管理,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设计,通过RS485/232串口对光伏电站终端设备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并解析处理,采用以太网/GPRS与光伏电站控制系统的服务器相连,实现数据的远程无线通讯和传输.软件系统基于多任务实时系统Linux,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了任务管理、内存管理、时间管理和同步通信等功能模块.该通讯管理机具有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上传和转发等功能.

  • 标签: 分布式光伏电站 数据管理机 嵌入式系统 远程无线 通讯与传输
  • 简介:为解决空气处理机组在故障检测过程中难以获得大量带有类标记样本,且故障样本数据标记代价较高的问题,本文结合支持向量与半监督学习方法,提出了针对空气处理机组故障检测的半监督学习算法.首先利用序列前向选择选出重要的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将半监督学习方法引入支持向量的学习过程中,并使用遗传算法寻找支持向量的最佳参数.然后选择类标记置信度高的未标记样本加入训练样本集,利用未标记样本中有利于支持向量的信息,提高学习性能.实验表明,提出的混合算法能够在故障标记样本比较少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故障诊断率.

  • 标签: 故障检测 半监督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特征选择 空气处理机组
  • 简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码编码和译码方案,基于Turbo码的编码和软译码方法,对二条码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强的识读能力.使用(13,15)的Turbo码编码器和矩阵交织器对源信息流进行编码得到一组二进制流,对编码得到的二进制流进行图像生成得到新型的二条码.对使用后的二条码图片进行图像采集,然后进行灰度量化得到软比特信息流,对软比特信息流使用矩阵解交织器和Turbo码译码器进行译码得到源信息流.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二条码图片的可识别性.运用这种新型的二条码图片在工业零部件和军事零部件上,可减少因二条码无法识别产生的经济损失.

  • 标签: 二维码 TURBO编码 TURBO译码
  • 简介: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糖果中聚氰胺的方法。以糖果为基质,采用氯乙酸水溶液超声提取目标分析物,提取液经过离心、净化处理后,用强阳离子交换与反相C18混合填料色谱柱分离,乙腈和10mmol/L乙酸铵作为流动相(1:1),用串联质谱在多级反应监测模式下定量检测。LC—MS/MS定量限为0.01mg/kg,线性范围为10-500μg/L,相关系数r^2〉0.99,平均回收率为66.8%-98.7%,相对标准偏差为1.9%-7.6%(n=6)。

  • 标签: 糖果 三聚氰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定量分析
  • 简介:针对固体结构内部温度测量的工程需求,比较了目前工业中应用较多的热电偶测温法、光纤光栅测温法、中子共振谱法和超声测温技术,发现超声测温技术具有非接触式测量、测温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而更适用于固体结构内部温度的测量.调研了超声测温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国内外现状,重点对超声温度场重建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发现现有的重建方法主要是针对一温度场的而且都存在参数获取困难的局限性,导致重建方法的适用性较差并且重建精度较低.综述了超声测温技术在火灾损伤、医疗卫生、核力发电、冶炼制造等领域中的应用,讨论了超声测温技术在测温机理、声测量算法和时间测量分辨率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总结了超声测温技术在今后发展中的重点研究方向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固体结构内部测温 超声测温技术 温度场重建
  • 简介: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碳素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求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071%和0.0014%.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度 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