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建立可快速准确测定海洋小单孢菌发酵液中RakicidinB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系统(HPLC)Agilent1260infinifty,色谱柱:SyncronisC18(5μ,4.6×250mm)。流动相:乙睛:水=85:15,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30℃。结果:RakicidinB浓度范围在30-600u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n=7);发酵液样品的加样回收率为99.2-105%,平均回收率101.57%,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049%(〈3%),方法的精密度RSD为0.444%。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RakicidinB发酵、提炼及纯化过程的含量测定。

  • 标签: Rakicidin B 发酵液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简介:植物受到外界刺激后,内部会产生电信号并进行传递,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实验测量了玉米在粘虫取食、剪伤以及烧伤刺激下电信号的变化,通过植物微弱电信号放大器、NIUSB6008数据采集卡、NIlabview等软件采集数据,采用OriginPro8.0及Image-Pro-Plus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了三种刺激下的电信号变化模型图.结果表明,粘虫取食与其它刺激下的电信号变化波形图明显不同,这种特异波形变化模型图可以与农业远程监控系统相关联,为粘虫预警自动化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植物电信号 粘虫取食 玉米电信号 信号分析
  • 简介:本文应用FAAS法直接测定大气降水中阳离子K+、Na+、Ca2+、Mg2+.通过对火焰状态的选择,以减少和抑制电离的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加标回收率在94.0%~105.2%之间,RSD<5.07%.

  • 标签: 大气降水 FAAS 测定 金属离子 酸雨 环境监测
  • 简介:建立了测定维生素B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C18柱(30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2%磷酸氢二钾水溶液(含5%甲醇,用磷酸调pH2.6),检测波长245nm。维生素B1在0.002~2.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8)。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制剂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

  • 标签: 维生素B1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实验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不同气氛条件下的BaZn2(BO3)2荧光粉.在空气气氛条件下制备的BaZn_2(BO_3)_2样品,发射黄色的荧光,峰位在543nm处,这是由颗粒中单个带负电荷的氧填隙离子O-i中心捕获价带上的光生空穴,与导带上落下的光生电子辐射复合产生的.在氮氢还原气氛条件下的BaZn_2(BO_3)_2样品,发射绿色的荧光,峰位在500nm处,这是由于在颗粒中光生电子经过无辐射跃迁,落入被单一电离的氧空位缺陷V*o,再由缺陷回到靠近价带,与光生空穴复合产生可见光的发射.BaZn_2(BO_3)_2荧光粉紫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并且荧光衰减寿命和稀土元素掺杂的荧光粉寿命相当.因此BaZn_2(BO_3)_2荧光粉在用于白光LED时,将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潜在的商业价值.

  • 标签: BaZn2(BO3)2荧光粉 发光性能 白光LED
  • 简介:利用双峰泰勒展开矩方法结合大涡模拟方法,研究在湍射流情况下硫酸合水纳米颗粒的形成以及随后的成核、凝并、凝结等生长情况.包含了水蒸气和硫酸分子的不可压缩气体射入含有背景气溶胶颗粒物的稳定流体域形成纳米颗粒,对颗粒的尺寸分布、质量浓度以及背景颗粒与生成颗粒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涡拟序结构会增强颗粒在流动中的扩散运动,造成了不同峰之间颗粒的转移.在背景颗粒浓度为5×10^11、直径为100nm时,背景颗粒物对新颗粒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

  • 标签: 泰勒展开矩方法 大涡模拟 颗粒物成核与凝并
  • 简介:针对观缆车主轴系统难以拆卸的特点,将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于观缆车轴承的故障诊断中,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EMD)与近似熵相结合的观缆车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即利用观缆车试验台对滚动轴承无故障、内圈故障和滚动体故障进行模拟,采集其声发射信号.通过EMD方法将获取的声发射信号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modefunction,IMF)分量,然后利用能量和相关系数法选取IMF分量,最后对筛选的IMF分量进行近似熵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判断观缆车滚动轴承是否存在故障.

  • 标签: 声发射 经验模态分解 近似熵 故障诊断
  • 简介:通常测量NMRT2都要经过付立叶变换成波谱,因而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计算机存储单元。本文实现了对生物组织中水样品的FID信号进行直接测量并计算出NMRT2,从而省去了繁锁的FT计算过程,并提高了测量精度。结果测得人血红细胞中水质子的T2值为112.6ms,标准偏差为1.89ms。

  • 标签: 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测量
  • 简介:由于Newman有理算子对|x|逼近效果较好,所以考虑利用Newman-α型有理算子对|x|~α进行逼近.构造Newman-α型有理算子,讨论Newman-α算子在Chebyshev结点组下逼近|x|~α的收敛速度,最后得到精确的逼近阶为O(1/(n~αlogn)).该结果包含了α=1时的情形.

  • 标签: 有理逼近 Chebyshev结点 Newman-α型有理算子
  • 简介:当植物受到植食者为害后,能够迅速合成并释放出一些挥发性物质,进而吸引植食者天敌,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大量的研究表明,茉莉酸信号路径在调节植物释放挥发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外来入侵刺吸式昆虫如烟粉虱,能通过激活植物体内的水杨酸信号路径,同时还能抑制茉莉酸信号路径.那么,水杨酸信号路径是否在刺吸式昆虫诱导植物释放挥发物吸引天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分别以拟南芥和番茄作为模式植物,研究经烟粉虱取食为害后的野生型植株以及不同信号路径突变体植株对丽蚜小蜂的嗅觉行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为害120h后的野生型拟南芥或番茄植株均能够显著吸引丽蚜小蜂.当茉莉酸路径被抑制时,烟粉虱为害后的拟南芥(dde2-2)或番茄(def-1和spr-2)植株同样显著吸引丽蚜小蜂;但是当水杨酸路径被抑制后,烟粉虱为害后的拟南芥(NahG和npr-1)或番茄(NahG)植株则并未吸引丽蚜小蜂.植物激素分析结果表明,烟粉虱能够诱导拟南芥或番茄植株内源水杨酸含量显著增加,但内源茉莉酸的含量则并未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水杨酸信号路径在调控烟粉虱诱导植物间接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刺吸式昆虫 烟粉虱 水杨酸信号路径 丽蚜小蜂
  • 简介:为了解决出口茶叶中2,4-D的残留检测的难题,研究了茶叶中2,4-D的残留检测的方法。样品采用酸性乙腈提取,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将2,4-D衍生成2,4-D甲酯,经过液-液萃取,用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除去干扰物质,以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依据色谱峰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该方法在0.01-0.5mg/k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80.1%~93.0%,相对标准偏差为1.4%~4.3%.

  • 标签: 茶叶 2 4-D 气相色谱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系列Eu^2+掺杂的单一基质的白光荧光粉(Sr_(0.95)Mg_(0.05))_3(PO_4)_2.该荧光粉可有效被270~390nm的紫外光激发,激发波长范围与紫外LED芯片相匹配.在激发波长为350nm时,发射光谱中有两个发射峰,峰值分别位于410nm和570nm,对应于Eu^2+的4f65d1→4f7跃迁,是Eu^2+占据了基质中Sr~(2+)的十配位和六配位的两种不同的格位后,形成的两个发光中心.当Eu^2+的掺杂浓度为1mol%时,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继续增加Eu^2+的浓度后,会出现浓度猝灭现象.通过将Eu^2+的掺杂浓度从0到0.01,可以使该荧光粉的CIE色坐标从(0.2595,0.1987)的蓝光区域逐渐移动到(0.3245,03133)的白光区域.基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这种荧光粉是一种潜在的用近紫外光激发产生白光LED的荧光粉.

  • 标签: 单一基质 荧光粉(Sr0.95Mg0.05)3(PO4)2:Eu^2+ 白光LED
  • 简介:建立了黄豆饼粉中B族维生素的RP—HPLC测定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水相含5mmol/L的PIC—B6,冰醋酸1%,三乙胺调pH),检测波长为275nm,苯甲酸为内标物,4种维生素(Vb1、Vb2、Vb6、叶酸)的平均回收率在99.35%-100.03%;RSD在0.42%-1.08%。本方法同时测定四种维生素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标法 黄豆饼粉 维生素
  • 简介:本文对高温铸钢涂料中主要成分ZrO2的快速测定进行了详细探讨。从生产多批涂料产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分析样品前处理实验,从中选取适合生产现场的取样方法。对各批取样,采用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与快速分析法进行数据对比,以确认适合高温铸钢涂料中ZrO2快速分析方法。该法快速简便,分析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铸钢涂料中ZrO2容量法的快速测定。

  • 标签: 铸钢涂料 二氧化锆 快速容量 测定
  • 简介:基于菰黑粉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及其酵母型和菌丝型转录组差异化表达数据库,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一个长度为7625bp的基因,其中编码序列为5874bp,无内含子.结构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MAPKKK蛋白激酶,属于Hogl信号途径,与大麦坚黑粉菌中的Ssk2亲缘关系最近.表达分析结果显示:UeSsk2在菌丝诱导形成过程中持续上调表达,而在生长受到抑制的菌丝细胞中其表达无显著变化或受到抑制,表明UeSsk2与菌丝形成具有相关性.同时,经生物传感器进行的蛋白互作检测结果表明,UeSsk2与前期发现的UeMkkl不存在蛋白互作关系,表明该蛋白参与其他MAPK途径来影响菌丝形成及生长.

  • 标签: 菰黑粉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 UeSsk2基因 二型态转换
  • 简介:用SEM研究了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前后的Al2O3载体的表面形貌,和在相同载体上用不同方法制备的Pd-Al2O3催化剂上钯粒子的大小和分布;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测定了催化剂上钯粒子的统计尺寸和大致分布。SAXS的分析结果与SEM结果对照认为二者基本上是吻合的。

  • 标签: Pd—Al2O3 催化剂 扫描电镜 X-射线小角散射
  • 简介:为了解宁波市不同区域生猪感染猪链球菌2型的现状,我们在不同时间从宁波市不同区域采集了两种猪龄的病猪咽喉拭子、死猪扁桃体、屠宰场和鲜肉市场猪肉等四类251份生猪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样品经选择性增菌培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cps2j、mrp和ef三种毒力基因,评估检测猪链球菌2型感染情况和菌株毒力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样本中猪链球菌2型三种毒力因子检出率在病猪咽喉拭子中最高(53.2%、41.9%、40.3%),其次是死猪扁桃体样本;4—6月份病猪中猪链球菌2型检出率高达77.8%,且高毒力型猪链球菌2型菌株(cps2j+mrp+ef+)也大量检出(61.1%).说明春季是猪感染猪链球菌2型感染高发时节,尤其要做好防疫工作.

  • 标签: 猪链球菌2型 毒力因子 荧光定量PCR
  • 简介:PEC-A2样品表面处理装置是岛津公司为EPM-8l0Q电子探针样品表面进行喷金处理装置,其主要包括抽真空系统和喷金电流控制系统,抽真空系统由机械泵和油扩散组成,真空度可达到6.7×103Patorr.

  • 标签: 真空规
  • 简介:本文研究了Mg2+—溴邻苯三酚红(BPR)—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B)的显色反应,探讨了Mg2+—BPR—CTMAB体系的最佳测定条件。实验表明Mg2+—BPR—CTMAB体系的最佳pH=9—10,λmax=680nm,ε=1.3×104L·mol-1·cm-1,镁量在0—80μg/50mL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测定铝合金中镁获得满意的结果。

  • 标签: 溴邻苯三酚红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技术(GC—FID)分析检测水样中微量2-甲基异茨醇和土臭素的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单、可靠、灵敏等优点。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5ng/L(2-甲基异茨)和2ng/L(土臭素),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大于90%。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我们详细研究了福建闽江下游水样中2-甲基异茨醇和土臭素的浓度变化特征。

  • 标签: 土臭素 2-甲基异茨醇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