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靛蓝法对臭氧产量进行测定,并对不同气源条件下的臭氧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气源条件对臭氧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主要考虑的不同气源条件为:源气体的选择、电压、源气的湿度。

  • 标签: 臭氧产量 臭氧测定 靛蓝法
  • 简介:使用加速溶剂提取仪(ASE)萃取固体样品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种理想的萃取方式。本文利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提供的土壤样品,利用正交设计选取不同的萃取条件,使用ASE萃取土壤样品中的PCBs,结合GC/MS的试验结果,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试验设置的不同ASE萃取条件对土壤样品中的PCBs萃取效率差异不大,三因素中影响萃取效果较大的是溶剂,其次是静态提取时间,而加热温度对七氯以上取代的PCBs萃取效率影响较大。优化后的萃取条件方法重复性较好,方法检出限为10~30ng/kg^-1。

  • 标签: 土壤 ASE PCBS GCJMS
  • 简介:利用废弃茶叶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溴酸盐,探讨不同条件下茶叶活性炭对溴酸根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为30min,溶液pH值为5.0,活性炭投加量为120mg的条件下,茶叶活性炭对溴酸根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去除率可达86%。

  • 标签: 废弃茶叶 溴酸根 活性炭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系列Eu^2+掺杂的单一基质的白光荧光粉(Sr_(0.95)Mg_(0.05))_3(PO_4)_2.该荧光粉可有效被270~390nm的紫外光激发,激发波长范围与紫外LED芯片相匹配.在激发波长为350nm时,发射光谱中有两个发射峰,峰值分别位于410nm和570nm,对应于Eu^2+的4f65d1→4f7跃迁,是Eu^2+占据了基质中Sr~(2+)的十配位和六配位的两种不同的格位后,形成的两个发光中心.当Eu^2+的掺杂浓度为1mol%时,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继续增加Eu^2+的浓度后,会出现浓度猝灭现象.通过将Eu^2+的掺杂浓度从0到0.01,可以使该荧光粉的CIE色坐标从(0.2595,0.1987)的蓝光区域逐渐移动到(0.3245,03133)的白光区域.基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这种荧光粉是一种潜在的用近紫外光激发产生白光LED的荧光粉.

  • 标签: 单一基质 荧光粉(Sr0.95Mg0.05)3(PO4)2:Eu^2+ 白光LED
  • 简介:本论文通过优化选择确定了常见木屑中浸提物的提取条件及木屑浸提成分的GC-MS分析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种类、同种类不同产地木屑浸提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而验证了木屑浸提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综合分析方法条件的可行性。

  • 标签: 木屑浸提物 条件选择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肉苁蓉中多酚类物质(以没食子酸计)含量的方法。当乙醇浓度为70%、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20时,肉苁蓉中多酚类物质(以没食子酸计)的提取效果最好。同时肉苁蓉样品中多酚类物质(以没食子酸计)的平均质量百分比为0.2422%。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行可靠。

  • 标签: 肉苁蓉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多酚类物质 没食子酸
  • 简介:本文以日用陶瓷产品的萃取液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萃取液中铅、镉含量的保存条件:材料、温度、浓度等关键因素进行实验.采用了单因素多平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不同保存条件对萃取液中铅、镉的浓度影响.

  • 标签: 保存条件 萃取液 日用陶瓷 镉测定 陶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