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技术在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应用价值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监测、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以及脑脊液检查。分别比较两组脑电图异常率情况以及癫痫样放电现象发生率情况。此外,根据患者是否为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分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40例,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70例。以脑脊液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诊断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结果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轻度异常率为0.00%(0/110),明显低于常规脑电图组的10.91%(12/110),而脑电图重度异常率与癫痫样放电现象发生率分别为46.36%(51/110)、56.36%(62/110),均明显高于常规电脑组的25.45%(28/110)、16.36%(18/11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脑电图监测诊断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真阳性以及真阴性人数占比均明显低于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脑脊液检查为金标准,常规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分别为57.50%、60.00%、59.09%,均明显低于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的85.00%、84.29%、84.5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技术应用于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作为临床治疗预后的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颅内电极脑电图 脑电图异常
  • 简介:文昌鱼是脊索动物门的代表生物,自它的发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其演化地位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争议。近十几年,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文昌鱼是现存生物中最近似于脊椎动物直接祖先的生物。不论从文昌鱼的内柱和脊椎动物甲状腺的同源关系还是特定的转录因子Hox基因与基因倍增,都有力地证明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直接祖先极其接近,从而成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从基因组及细微变化可以看出,它的进化也不是停滞不变的,但相比其他物种,文昌鱼更能提供脊椎动物早期起源的线索。

  • 标签: 文昌鱼 内柱 基因倍增 胚胎发育
  • 简介:目的:研究并建立口腔细胞采集卡DNA分型快速检验模式,提高该类样本的DNA检验效率。方法:应用生物样本自动打孔仪小孔径多点取样,并使用DNATyperTM19试剂盒直接扩增检测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结果:获得了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的完整DNA分型,并且初检成功率高达98%。结论:建立的生物样本自动打孔仪小孔径多点取样结合使用DNATyperTM19试剂盒的方法能够用于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的批量化检验。

  • 标签: 自动打孔仪 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 多点取样 批量化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