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摄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制作出照片,因此,最终的放大尺寸决定了镜头的选用。由于人眼辨别图像的能力为5-7线对/mm,所以最终图像能够表现出6线对/mm的图片就可以认为是非常清晰的图片。

  • 标签: 摄影镜头 照片尺寸 照片放大
  • 简介:张雅心的影展《超现实记忆革命样板戏剧照1969-1976》以及他的作品集由两大部分摄影作品组成,它们分别被命名为"革命样板戏剧照"和"红色岁月"。后一部分收录的照片时间跨度大于前者,它是摄影家从1966年到1977年期间拍

  • 标签: 革命样板戏 影像 摄影家 细读 超现实 摄影作品
  • 简介:尼康FM3A自发布到上市一直在摄影界制造轰动,“新浪摄影论坛”、“色影无忌”等和摄影有关的论坛中的热门话题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很多和摄影有关的报刊杂志也是如此。至今大家还在探讨要不要买它?为了能给大家一些帮助,本人根据有关资料编译此文,供购机者参考。

  • 标签: 尼康FM3A相机 手动单反相机 快门 MF相机 曝光记忆锁 取景器
  • 简介:在鲁迅的杂文里,曾多次谈论过照相,其中1924年写的《照相之类》是鲁迅照相的名篇。鲁迅自幼生长在绍兴,年轻时赴日本东京留学,归国后又随民国教育部迁入北京,由于鲁迅有两个国家三段不同地域的生活经历,他对照相的所见所闻要比一般人多一些,加之他用社会学的视角观察照相,所的照相具有相当高度。尽管文章是透过照相揭示社会深层问题,但谈论的照相部分,仍丰富了中国摄影史的内容。

  • 标签: 《论照相之类》 鲁迅论 日本东京 生活经历 深层问题 社会学
  • 简介:段琳琳(以下简称段)如何区分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胡颖(以下简称胡):这两个学术概念经常被使用,对其异同说法不一,我的看法是:“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是摄影领域中最能呈现摄影社会功能的两大重要门类,它们都具有记录、见证、留存社会生活历史面貌的共同责任、使命与担当,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视觉形象文化形式。

  • 标签: 新闻摄影 对话 灾难 纪实摄影 学术概念 社会功能
  • 简介:对于数码相机像素数的飞速提高,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哪一年数码相机的像素数没有翻番。反倒让人觉得有些不正常。从早期的35万像素、80万像素到曾经流行的200万像素再到最近出现的600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像素数增长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很多厂商把竞争的目标盯在像素上面,于是使得众多消费者在选择数码相机的时候也仅仅看重像素数这个指标。那么,对像素数的“偏爱”是否能让用户得到适用的数码相机呢?

  • 标签: 像素数 200万像素 数码相机 35万像素 用户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