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电力能源研究部门开发成功晶状金属氧化纳米多孔材料。这是在使用模板的传统合成方法中加入微量的玻璃相前驱体,通过高温烧结,控制金属氧化的晶化而制成的。该材料有望用于触媒支撑、吸附剂、光触媒、色素增感型太阳电池、传感器、能量存储器件等广泛领域。

  • 标签: 晶状金属氧化物 纳米多孔材料 晶化 应用范围 玻璃相前驱体 合成方法
  • 简介:Fe3Al金属间化合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在钢表面制备Fe3Al基金属间化合涂层能有效提高基体在高温下的抗氧化、耐腐蚀、耐摩擦和抗冲蚀性能,其抗硫化性能甚至优于不锈钢。相比于同等功能的陶瓷涂层,Fe3Al涂层与基体有更好的相容性。综述了Fe3Al基金属间化合涂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涂层性能及影响因素,涂层制备的主要工艺方法和技术特点,主要包括热喷涂、堆焊、激光合成等。

  • 标签: 金属间化合物 FE3AL 涂层
  • 简介:美国CTD材料公司宣称,植有碳纤维的形状记忆聚合已可用于替代美空军卫星上连接太阳电池板的、复杂的机械折页。这种被称之为Tembo弹性复合记忆材料的物质可制成更简单、更轻便的折页。它们是开发用于宇航太阳电池板、通信及光学系统的展开机械。

  • 标签: 形状记忆聚合物 碳纤维 折页 太阳电池板 金属 记忆材料
  • 简介:据日本双日公司预测,2007年全球钼供应将有340万1b缺口。由于在日本、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市场,不锈钢、石油开采用管和特种钢等方面对钼需求持续旺盛,预计2007年钼需求将达3亿9600万1b,比2006年增加3.4%。其中,中国由于不锈钢产量急剧增加,

  • 标签: 钼矿石 供应 价格 短缺 石油开采 不锈钢
  • 简介:据报道,近日,由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复杂铜铅锌高效选矿分离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通过部级鉴定。该项目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多年困扰选矿界的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选矿技术难题。专家表示,该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铜铅分离技术和铜铅选矿指标国际领先。

  • 标签: 铜铅锌硫化矿 矿难 分离技术 选矿技术 多金属硫化矿 国际领先
  • 简介:综合论述了连续纤维增强钛铝金属间化合基复合材料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复合材料在发动机等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优势,总结归纳了基体的特性、常用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问题和制备技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纤维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界面 力学性能 制备
  • 简介:印度铁矿石年产量超过2亿t,年出口量约为1亿t,是世界主要铁矿石出口国。据报道,印度商业和工业部于2011年7月7日发布公告说,印度政府当日批准了印度矿产与金属贸易公司延长向日本和韩国出口铁矿石的长期协议。

  • 标签: 印度政府 铁矿石 出口量 协议 年产量 出口国
  • 简介:据报道,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熊启华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证明:利用激光可使半导体的温度从室温冷却到-20℃。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有望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上直接实现集成全固态、紧凑、无振动、无冷却剂的光学制冷器,相关元件可应用于航天器高灵敏探测器、红外夜视仪和电脑芯片等。

  • 标签: 新加坡 激光 纳米带 硫化镉 光电子器件 降温
  • 简介:据报道,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吴忠帅团队发展了一种同时氧化和碱化的新策略,一步法实现了二维金属碳化纳米片向超薄钛酸钠或钛酸钾纳米带的转变,发现其具有优异的储钠和储钾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一纳米》上。

  • 标签: 金属碳化物 纳米片 二维 衍生物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美国化学会
  • 简介: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表面含酯基的磁性聚合微球,利用醇解反应赋予微球表面丰富的羟基,进一步在微球表面偶联氨基硫脲,制备了螯合磁性聚合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微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比较均匀,在常温下具有超顺磁性。此外,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吸附容量顺序为Hg^2+〉Zn^2+〉Pb^2+〉Cd^2+,而且微球对各种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

  • 标签: 螯合 磁性 聚合物微球 重金属离子 吸附性能
  • 简介: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北京大学等合作,通过化学剥离成单层二硫化钽纳米片并将纳米片抽滤自组装而重新堆叠成二硫化钽薄膜。重新组装的二硫化钽薄膜打破了原母体的晶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均质界面,并获得了比母体材料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更大的上临界场。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 标签: 超导转变温度 钽薄膜 硫化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美国化学学会 高温
  • 简介:一般金属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后,首先发生弹性变形,达到屈服点,就产生塑性变形,压力消除后留下永久变形。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在发生了塑性变形后,经过合适的热过程,能够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这种现象就叫做形状记忆效应。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一般是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

  • 标签: “记忆”效应 金属材料 形状记忆效应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永久变形
  • 简介: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日前表示,预计中国铁矿石需求不会下降。分析师预期铁矿石价格将再次大幅上涨,全球矿业公司努力增加铁矿石的供应。

  • 标签: 矿业公司 澳大利亚 铁矿石 中国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