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此前,中国也曾多次面对产能过剩问题,但每次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结束后,产能过剩反而进一步严重。

  • 标签: 产能 平板玻璃 电解铝 国务院 水泥
  • 简介:日本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当带磁性的氧化铜晶体尺寸达到纳米级的时候,会表现出与通常情况下相反的热膨胀现象。该成果可帮助人们实现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率的自由控制。

  • 标签: 日本科学家 膨胀现象 氧化铜 铜纳米粒子 纳米技术 晶体尺寸
  • 简介:EMS伊文达-费希尔(Inventa—Fisher)公司开发出1种新型聚酯反应技术,可降低生产聚酯原材料消耗,并可提高产率。这种称为ESPRE的塔式反应可使转化费用降低26%,提高销售收益22%,并使聚酯质量得到改进。该反应可灵活地用于生产PET、PTT、PEN和PBT及其共聚酯。

  • 标签: 聚酯 反应器技术 产率 产品质量 生产装置
  • 简介:相变存储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硫系化合物薄膜的随机存储,被认为最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主流的非易失性存储。本文将对相变存储的基本概念、原理、发展现状及产业化趋势作以介绍。

  • 标签: 相变存储器 发展
  • 简介:加里弗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开发出一种碳块,它拥有非常复杂的纳米孔洞结构,可用于存贮天然气,存贮体积是本身体积的180倍,而工作压力只是普通天然气罐的1/7。这种由玉米芯作原料的块是第一个能达到美国能源部于2000年提出的180:1的存贮体积指标的工艺。

  • 标签: 玉米芯 压块 甲烷 存放 体积指标 天然气罐
  • 简介:在对彗星坦培尔1号173天空间追踪之后,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飞行释放出一个称作撞击的探测,并于2005年7月4日与彗核碰撞。铜在这个撞击中占有一半的重量。选择铜完成这一使命基于若干因素,其中包括铜的总强度足以穿过彗星外层表面。为使这个探测更加坚固,向铜中掺入了3%的铍。

  • 标签: 撞击器 核碰撞 彗星 美国宇航局 探测器
  • 简介:来自加州爱德华兹美国航空航天局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制造方法使“混合翼”飞行设计可以实现。这个制造过程从碳基复合材料杆开始。杆用碳纤维织物覆盖并缝合到位。织物用泡沫缝合产生横向结构,然后在织物内灌注环氧树脂形成一个坚固的复合结构。目前正在开发一个30英尺宽,二级增压结构用来验证这种制造方法,预计这将在2015年完成。

  • 标签: 飞行器设计 混合 碳纤维织物 美国航空航天局 碳基复合材料 制造方法
  • 简介:研究了恒温、一次冻结及预养护3种养护方式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确定碱矿渣水泥-20℃条件下的临界受冻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恒温至-10℃时,碱矿渣水泥已经不能正常水化硬化;一次冻结降低了碱矿渣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预养护6h的碱矿渣水泥便能在-20℃条件TN续发展强度。确定碱矿渣水泥的临界受冻强度为3MPa。

  • 标签: 碱矿渣水泥 养护方式 临界受冻强度
  • 简介: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实验证明,纤细的等离子体纳米天线阵列能采用新奇的方式对光进行精确地操控,改变光的相位,创造出折射现象,最新研究有望使科学家们研制出功能更强大的光子计算机等新式光学设备。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纳米天线 物理学家 等离子体 负折射率 光子计算机
  • 简介:纳米气体传感创新厂商AerNos近日宣布,它们开发出了一款微型、高精度、经济型纳米气体传感,能够同时探测多种ppb级(十亿分之一)的有害气体,这款气体传感专为物联网互联设备集成而设计。

  • 标签: 纳米传感器 有害气体 气体传感器 检测 ppb级 设备集成
  • 简介:据报道,富士通实验室宣布,基于石墨烯应用的全新原理,他们成功开发出世界首个具有极高灵敏度的石墨烯气体传感。这项成果为研制可快速、精确测量气体成分的便携式设备铺平了道路。而这些设备可用于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以及人体呼出的有机衍生气体的检测。

  • 标签: 气体传感器 石墨 世界 便携式设备 大气污染物 高灵敏度
  • 简介:磁性材料在Inverter逆变器中主要起到功率转换和电流整合的作用,是Inverter逆变器的核心元件之一,随着整个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为LCD配套的这一块领域也得到了提升。

  • 标签: LCD驱动 磁性材料 变压器 功率转换 逆变器 电流
  • 简介:介绍了等离子体发生化学气相反应法(CVD)的工作原理和直流电弧主电路,并对此法制备金属纳米和金属纳米氧化物过程中温度、颗粒形态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化学气相法 等离子体发生器 温度 形态
  • 简介:以水合氯化钌和乙醇钠为原料,首先制备了乙醇钌的乙醇溶液。通过对乙醇钌的乙醇溶液进行雾化,以2:1的氮氧比为载气,在400℃常压条件下沉积了RuO2薄膜。采用XRD和AFM分别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证实了Ru02薄膜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为21.4nm。通过电化学测试,RuO2薄膜的容量可达0.818F/cm2(549F/g),充放电性能良好。经1000次循环测试,剩余容量仍然可达到初始容量的92.1%,同时发现RuO2薄膜具有较低的阻抗,有利于薄膜电容器以大电流快速充放电。

  • 标签: RuO2薄膜 雾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 充放电性能
  • 简介:近几年来,从半导体集成电路(IC)技术发展而来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nicalsystem,MEMS)技术日渐成熟。微型传感是目前最为成功并最具实用性的微型机电器件,主要包括利用微型膜片的机械形变产生电信号输出的微型压力传感和微型加速度传感;此外,还有微型温度传感、磁场传感、气体传感等,这些微型传感的面积大多在1mm2以下。

  • 标签: 微型传感器 汽车工程 微型加速度传感器 半导体集成电路 微型压力传感器 微型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