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植入光发射纳米晶体,成功获得了同时具有光发射和光捕捉能力的超材料。由物理学家VinodMenon领导的这项工作或引领包括超快LED、纳米级激光和高校单光子源在内的一系列应用。

  • 标签: 捕捉能力 光发射 材料 纳米晶体 物理学家 单光子源
  • 简介:由于采用先进的摩擦搅拌焊接技术,加快了NASA空间运载系统(SLS)的新一代重型运载车研制进程。SLS项目经理ToddMay在米舒空间飞行中心(MarshallSpaceFlightCenter,Huntsville,Ala.)说:“NASA在采用摩擦搅拌焊接技术制造外箱体方面的成就使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还减少了项目成本、增加了可靠性并首次制造出具有超级机械性能的硬件。”

  • 标签: 焊接技术 摩擦搅拌 空间飞行 发射系统 CENTER NASA
  • 简介:介绍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平板显示器件——场致发射显示板及其优良的显示性能。三极结构具有低压调制的优点,而后栅极场致发射显示板更具有结构简单、发射均匀性好的优势。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成功地制作了后栅极场致发射显示板,利用碳纳米管作为阴极材料,并对介质层厚度对器件的影响、老炼、发光均匀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场致发射显示板 三极结构 后栅极 碳纳米管
  • 简介:为了克服用Fe(NO3)3、Mg(NO3)2体系催化剂自由生长出的碳纳米管缠绕程度较严重,分布不均匀的缺点,采用丝网印刷催化剂的方法将其印刷在石英、硅和钛三种不同的基底上,结果表明,在石英基底上,用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分布较均匀,有效地克服了团聚现象,并用其作为场发射的阴极进行场发射实验,实验表明,该阴极开启场为2.2V/μm,在电场强度为3.0V/μm下,阳极电流为46.6uA,场发射电流稳定,波动小于5%。该阴极可望应用于场致发射显示器、液晶显示的背光源、照明光源等器件。

  • 标签: 丝网印刷 催化剂 碳纳米管 场发射
  • 简介: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硅片上制作碳纳米管薄膜阴极,用真空荧光显示器的封装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试验性样管。比较测试可知,直接测量显示屏的器件电压和测试电源驱动电压所得结果是不同的,用后者代替前者不够合理。通过光亮度与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曲线比较分析可知,用光亮度与电流成线性关系的结论表征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屏的性能比用电压更合理,更利于器件的分析和设计。

  • 标签: 碳纳米管 场发射 发光规律
  • 简介:德国Ⅵ系统公司宣布研制出第一个通过多模光纤数据传输速率达40吉比特/s(40Gbit/s)的单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2009年1月份在美国加州SanJose召开的光子学会议上,该公司刚介绍了其20吉比特/s的器件,目前又使它的量子点激光器的调制速率提高了1倍。该公司利用其VCSEL和PIN光探测组件实现了通过多模光纤的40吉比特/s连续传输,这是850hm(波长)光发射的刨记录器件,是用与20吉比特/sVCSEL相同的光刻掩模研制的,但对外延结构作了改进。这种器件设计利用GaAs量子阱中的InAs量子点,并嵌入到AlGaAs基体中。

  • 标签: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量子点激光器 吉比特 数据传输速率 ALGAAS INAS量子点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的全彩色大面积平板显示器模型,该显示器的阴极和栅极位于同一个平面上,阴极和栅极之间的沟槽用激光束刻蚀形成,工艺简单,实验得到的电子传输比可以提高到29.3%。

  • 标签: 平面型场发射显示器 碳纳米管 电子传输比
  • 简介:2006年9月11日,2006第五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在古城拉开帷幕,许多国内外纳米专家出席了本次盛会。茶歇期间,我们有幸对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内从事半导体纳米线资深学者——俞大鹏进行了采访。

  • 标签: 北京大学 纳米碳管 物理系 场发射 半导体纳米线 长江学者
  • 简介:研究了304不锈钢和镀锌钢在变电站原土中的自然腐蚀、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电解腐蚀,以及交流直流泄流下的腐蚀。结果表明:镀锌钢在土壤中的自然腐蚀严重,304不锈钢基本不腐蚀;比较镀锌钢、不锈钢母材及不锈钢焊缝3种材料在4个地区的腐蚀失重.腐蚀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卤阳湖〉户县〉榆林〉安徽;土壤中Cr极大促进了接地网的腐蚀;交直流泄流电解腐蚀中.304不锈钢以点蚀为主,镀锌钢腐蚀严重,趋于均匀腐蚀;接地网交流电解腐蚀明显轻于直流电解腐蚀。

  • 标签: 304不锈钢 镀锌钢 土壤腐蚀 电解腐蚀 直流泄流 交流泄流
  • 简介:氧化皮可保护合金免受各种腐蚀,然而美国能源部所属阿贡国家实验室(U.S.DepartmentofEnergy’sArgonneNational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铁和镍的纳米微粒网状物能导致装甲出现裂缝。

  • 标签: 纳米颗粒 腐蚀 合金 嵌入式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 简介:无机/无机核壳(记为“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独特的光、电、磁、催化等物理与化学性质。介绍了无机/无机核壳纳米复合粒子的4种主要形式:金属/半导体、金属/金属、半导体/半导体和半导体/金属型.详细讨论了金属/半导体型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如何控制壳厚的完整性和均匀性,同时评述了这些形式及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并展望了其前景。

  • 标签: 核壳粒子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
  • 简介:采用微米级的碱碳酸镁作为原料,用一步烧结的方法制备铁电材料0.67Pb(Mg1/3Nb2/3)O3-0.33PbTiO3(PMNT)。经过1200℃烧结后,XRD测试没有发现烧绿石相。与传统的使用氧化镁为原料的两步烧结法相比,此方法方便。同时,系统地研究了此方法可以避免烧绿石相的原因。

  • 标签: 碱式碳酸镁 一步烧结 烧绿石相
  • 简介:采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同一种类中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改性剂,利用沉降性试验和透射电镜对改性纳米碱碳酸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其改性效果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纳米碱碳酸镁的分散及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存在。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纳米碱式碳酸镁 改性
  • 简介:通过在通用型树脂Epidian5中添加酸烯丙基顺丁烯二酸得到了新型的环氧反式丁烯二酸(环氧富马酸)和环氧顺丁烯二酸(环氧马来酸)。本文就其合成及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该树脂的合成一般有一步法和二步法.对工种方法所制得树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饱和树脂的合成过程中,使用烯丙基醇能够有效地提高体系的性能。例如,环氧富马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了100℃,同时环氧马来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高于70℃。所得到的树脂体系具有很好的耐化学性。

  • 标签: 不饱和树脂 环氧 合成过程 富马酸 烯丙基 顺丁烯二酸
  • 简介:FiskerAutomotive和美国能源部已经签署了5亿美元以上的贷款项目,目的是研发廉价的、高能效的插电混合电动汽车。低息贷款的大部分将用于NINA项目,即FiskerAutomotive的新一代插电混合电动汽车的设计、工程化和装配项目。

  • 标签: 混合电动汽车 美国能源部 贷款项目 研发 NINA 工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