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阳离子高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并介导DNA在体外、体内转染细胞是重要的非病毒基因治疗方法。阳离子高分子基因治疗在体内应用主要是通过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和植入(植入表面负载聚阳离子/DNA复合物的材料)等方法实现的。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安全、易于制备,在过去十多年发展迅速,已成为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报道了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载体进行的系统研究,包括以季戊四醇、肌醇、间苯三甲酸、1,4,7,10-四氮杂十二烷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和聚磷酰胺介导的体外、体内基因传递,研究了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分子结构与基因传递效率之间的关系,最好的转染效率与聚乙烯亚胺相当,但比聚乙烯亚胺的毒性低得多。半乳糖-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的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胞吞作用靶向基因传递到HepG2细胞系,提高肝细胞的转染效率。半乳糖-聚磷酰胺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的复合物通过门静脉和胆管注射能大大提高荧光素酶基因在小鼠和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利用主链重复单元含硫硫键的新型聚阳离子与质粒DNA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聚电解质多层膜,利用硫硫键在还原条件下还原裂解的特点,成功实现...

  • 标签: DNA复合物 基因传递 基因载体 聚阳离子/传递效率
  • 简介:在科研领域,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开发石墨烯材料,用于改善电池续航、智能穿戴和其它领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市面上依然难觅相关产品应用的踪迹。最近,吴江市华诚电子有限公司全球首款采用石墨烯应用产品移动电源"秒充宝"研发成功,该移动电源的容量为2000mAh,能够在56秒内对移动设备完成100%充电,并计划于2015年1月份投入生产。

  • 标签: 移动电源 石墨 产品应用 科学家 吴江市
  • 简介:7月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杂志》(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题为“磷脂-阿霉素自组装纳米胶束促进对肿瘤的渗透性”的研究论文。这一最新发现表明: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与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可自组装形成纳米尺度的新型输送载体

  • 标签: 纳米载体 化疗药物 抗肿瘤 科学家 学术期刊 研究论文
  • 简介:蓝、白光片式LED器件是当今半导体光源的宠儿,用作移动通信工具的显示光源更是一种时尚。自从1992年第1只氮化镓(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问世后,其寿命和可靠性一直被世人所关注。GaNLED行业由于美、日等国的疯狂投入,其发展之迅速、成果之惊人,众所周知。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传统封装的蓝光器件已形成大规模生产,白光LED也已形成产业,工艺已基本成熟。

  • 标签: LED 移动通信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固体状态氢储存材料的电导率会以115℃为分界点发生急剧变化,其中的离子成为载体,从而成为具备高电导率的“超离子导电材料”。氢储存材料为硼氢化锂(LiBH4)固体。如果能将这种材料用作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电解质,则可使电解质完全成为固体,从而有可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标签: 锂离子充电电池 固体电解质 日本东北大学 物理现象 移动 储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