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对初始温度为30℃,初始干基含水率为3kg/kg的豌豆在800W和500W的功率下进行微波干燥过程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符合微波干燥的一般规律,着重对物料内部水分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做了深入分析.对500W和800W功率的干燥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微波功率对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变化和温度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含水率的变化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干燥阶段和减速干燥阶段.

  • 标签: 微波干燥 球形物料 干燥特性
  • 简介:报道了以导电高分子材料为壳,纳米Fe3O4微粒为核的壳核结构的纳米磁性导电聚合物微波吸收材料的合成、结构、介电性能、磁导率和微波吸收性能。

  • 标签: 导电聚合物 磁性 微波吸收材料
  • 简介:以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微波辅助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超细铜粉,研究了微波的引入对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通过XRD、激光粒度分析和TEM表征了粉体的结晶性能、粒度度以及粉体的形貌,研究表明,微波的引入可以明显加速晶化反应的进行,在较短时间内制得的铜纳米晶发育好于传统热处理方式制得的铜纳米晶。

  • 标签: 微波 液相还原 超细铜粉
  • 简介:采用数值法设计了8~12GHz(X波段)具有高反射同时2~4GHz(S波段)具有高透射的频率选通复合材料。采用有限元法(FEM)计算了合导电纤维复合材料的传输和反射系数,并用自由空间法对所制备的多层凯夫拉(Kevlar)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样板(424min×424m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发现复合材料基材的介电特性和所嵌入金属纤维的电导率对材料的传输损耗有很大影响。

  • 标签: 复合材料 导电纤维 频率选择表面 有限元法
  • 简介:通过宏观试验和扫描电镜(SEM)微观测试分析技术研究了微波辐照活化煤矸石及掺量对硅酸盐水泥体系的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火山灰活性和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掺量微波辐照活化煤矸石对硅酸盐水泥体系各项技术性能无不良影响;微波辐照活化煤矸石硅酸盐水泥在水化硬化过程中有微膨胀,但体积安定性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在煤矸石中添加少量CaO利用微波技术可获得质地优良的水泥辅助性胶凝组分;与常规热活化煤矸石方法相比微波辐照活化煤矸石的节能和生产成本降低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微波辐照 水泥辅助性材料 煤矸石
  • 简介:介绍了微波辐照作用机理,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微波固化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微波固化与热固化作用的对比、影响微波固化速率的因素以及微波固化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简要介绍了其他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微波辐照固化研究,最后探讨了微波辐照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微波辐照技术 微波热效应 环氧树脂 材料结构
  • 简介:用改进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光滑致密的预晶化铈(Ce)和锰(Mn)共掺钛酸锶钡(CeMn—SST)薄膜。电容-电压曲线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综合介电性能大幅度改善,8层薄膜显示介电常数约为1300、低于0.007介电损耗、高于58%调谐率及接近180优质因子等优化介电性能,为主要沿(1101晶面层状生长的钙钛矿结构。

  • 标签: BST薄膜 铈和锰共掺杂 介电调谐性能 改性机制 溶胶-凝胶法
  • 简介:在自行设计出的直接耦合石英管式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f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金刚石膜装置的石英管反应腔加上磁镜场,以更好地约束等离子体,使等离子体球成为“碟盘”状,提高了等离子体球的密度,在基本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沉积面积可由ψ30mm增长到50mm,沉积速度由每小时3.3μm增长到3.8μm,反射电流减小,从而减少了在石英管壁和观察窗的沉积,更好地利用微波能量,有效利用电离的活性基团沉积出高质量的(类)金刚石薄膜。

  • 标签: 微波等离子体 化学气相沉积 金刚石膜 磁镜场
  • 简介: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存在的条件下,用微波加热法快速合成了大量纺锤形氢氧化钇。考察了微波加热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15min可制备形状貌均一且结晶良好的纺锤形氢氧化钇,其颗粒长度为2.5~4.0μm,宽度为400-900nm。将纺锤形氢氧化钇在500℃煅烧4h后可得纺锤形氧化钇,同时用相似方法还成功制备出纺锤形Y2O3:Eu3+,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当激发波长为465nm时,最强发射峰在613nm。用XRD、SEM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纺锤形氢氧化钇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 标签: 氢氧化钇 氧化钇 微波 发光
  • 简介:采用低饱和态共沉淀,辅助微波手段快速合成了纳米ZnAl-C6H5SO3LDHs,其粒径为20~100nm,分散性较好、颗粒团聚少。将其应用于聚丙烯(PP)中,详细研究其对PP阻燃性能及抑烟性能的影响。经氧指数(LOI)、扫描电镜(SEM)和锥形量热仪(CONE)等研究表明,改性后的LDHs在PP材料中分散良好,在将PP氧指数有效提高到28的同时降低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有效延缓和抑制了材料的烟释放速率。

  • 标签: 纳米材料 柱撑层状双氢氧化物 微波晶化 阻燃性能 聚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