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粘土是当前分子工程学研究最为普遍的一族微孔/介孔材料。Ti柱粘土以其热稳定性、表面酸性强和催化性能而引人注目。采用水解法制备了Ti柱粘土(Ti-PILC),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BET)、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研究了TiO2在Na蒙脱石上氧物种的催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Ti柱粘土比表面积急剧增大,但TiCl4水解法产生的高浓度酸对皂土结构有一定影响,Ti柱粘土的还原温度要比单纯的TiO2粉体降低500℃,具有更高的氧活性,可望在催化领域得到应用。

  • 标签: Ti柱撑粘土 TiCl4水解法 氢程序升温还原
  • 简介:介绍了钴耐热钢成分设计的理论,研究了耐热钢的微观组织、热处理工艺和力学性能;根据裂纹产生的机制,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了恰当的热处理工艺,有效地防止了淬火裂纹的产生。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成分设计和热处理的钴耐热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标签: 耐热钢 强化理论 DV—Xa分子轨道法 热处理工艺
  • 简介:阐述了利用不同的方法,如自组装、嵌段共聚物辅助等方法在基底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无机材料纳米粒子掩模,以此作为模板进行刻蚀,可得到各种纳米图形和纳米结构。这一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在纳米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粒子模板 纳米阵列 刻蚀
  • 简介:采用低饱和态共沉淀,辅助微波手段快速合成了纳米ZnAl-C6H5SO3LDHs,其粒径为20~100nm,分散性较好、颗粒团聚少。将其应用于聚丙烯(PP)中,详细研究其对PP阻燃性能及抑烟性能的影响。经氧指数(LOI)、扫描电镜(SEM)和锥形量热仪(CONE)等研究表明,改性后的LDHs在PP材料中分散良好,在将PP氧指数有效提高到28的同时降低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有效延缓和抑制了材料的烟释放速率。

  • 标签: 纳米材料 柱撑层状双氢氧化物 微波晶化 阻燃性能 聚丙烯
  • 简介:以硫酸和草酸溶液为电解液,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出高度长程有序的纳米孔氧化铝(AAO)模板,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观察和表征。通过研究不同的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浓度对AAO模板纳米孔形貌(孔径、孔间距、面密度和长程有序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浓度。

  • 标签: AAO模板 二次阳极氧化 纳米孔 氧化电压
  • 简介:新能源电池一直是科研创新的重点。日前,方形软包装5Ah磷酸钒锂/石墨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北京通过鉴定。天津大学教授唐致远说,与目前常规使用的电池相比,该电池容量、安全性好、循环使用寿命长,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性能优良。

  • 标签: 锂电池 磷酸 高稳定 循环使用寿命 锂离子电池
  • 简介:综述了活性金属粉,特别是活性纳米铝粉的研究进展。详述了纳米铝粉的粒径对其熔点、表面氧化层厚度、氧化起始温度以及纳米铝粉的点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活性纳米金属铝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活性纳米金属铝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材料科学 高活性金属 纳米金属铝
  • 简介:研究了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剂应用于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艺,对纯煤沥青各组分及结焦值进行了测定,考察了配料比、混捏温度、混捏时间、辊压温度、辊压次数等因素对混捏、辊压过程中物料的均匀程度、塑性及成型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混捏配料比为1:0.8、混捏温度为140℃、混捏时间为lh、辊压温度为140℃、辊压次数2~3次。结果表明,采用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剂应用于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压工序,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内外煤沥青粘结剂指标的要求,不仅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能,且杂质含量极低,能够满足纯石墨制备对原料纯度的要求。混捏及辊压工序直接关系到后续纯石墨产品的成品率。在此条件下,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塑性好、糊料成型效果好且产品表面光洁致密度,为下一步等静压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 标签: 高纯煤沥青 粘结剂 混捏 辊压 高纯石墨
  • 简介:以InCl3·4H2O和乙二胺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合成了立方晶系的In2O3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材料的组成、形貌、晶粒的大小、直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直径为80-100nm,晶粒直径为4-10nm的纳米线。用产物In2O3纳米线制备气敏元件,气敏测试结果显示,合成的In2O3纳米线对NO2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器件的最佳工作温度为360℃。

  • 标签: 氧化铟 纳米纤维 模板法 气敏元件 二氧化氮
  • 简介:据报导,我国相关研究机构最近利用纳米技术将单质硫加工成了纳米粉体。研究人员巧妙地采用了物理、化学方法,并辅之以相关条件,成功地制备了纯颗粒状纳米硫和硫纳米丝,实现了用人工方式控制硫纳米材料的形状。硫纳米丝的制备为国内外的首创。颗粒状纯纳米硫尺寸为30nm。纯度可达

  • 标签: 中国 硫纳米丝 纳米硫 纳米材料 硫化物
  • 简介:采用MEMS工艺制备平面微盘腔,再通过二氧化碳激光熔融其表面形成为环状结构,通过三维形貌微系统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分别测试了其外部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实验结果表明,锥形光纤近场耦合测得微腔品质因素为4.8×10^5,耦合效率在95%以上,因此激光回流微的方式在得到了新的结构的同时保证了光腔的性能。

  • 标签: 光学微腔 品质因素 激光处理 粗糙度
  • 简介:为全面分析模量沥青及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对两种模量添加剂不同掺量下(添加剂分别为ZQ-2及ECB,掺量分别为占沥青质量5%、7%、10%)的模量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其疲劳因子随掺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四点疲劳梁试验,分析其疲劳寿命的规律,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ZQ2的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即疲劳性能随掺量变大而下降;而掺加ECB的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变化规律不明显,掺量为10%时疲劳性能最佳。此外,两种模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随掺量提高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 标签: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疲劳因子 掺量 疲劳寿命 疲劳性能
  • 简介:以稻壳为模板和硅源制备Co-TiO2-SiO2介孔材料,研究了太阳光下对罗丹明B和龙胆紫染料的光催化活性,探讨了相同条件下Si02、Co-SiO2、TiO2-SiO2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TiO2-SiO2在太阳光下对罗丹明B和龙胆紫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SiO2、Co-SiO2、TiO2-SiO2,降解率分别为70%和58%。更重要的是Co-TiO2-SiO2对蒽醌结构的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活性远远高于对苯环结构染料的龙胆紫的催化活性。

  • 标签: 稻壳 生物模板 Co-TiO2-SiO2 介孔材料 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