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高活性金属粉,特别是高活性纳米铝粉的研究进展。详述了纳米铝粉的粒径对其熔点、表面氧化层厚度、氧化起始温度以及纳米铝粉的点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高活性纳米金属铝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高活性纳米金属铝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材料科学 高活性金属 纳米金属铝
  • 简介: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糖尿病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产氧生物材料,其可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提供存活所需的氧元素。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利用生物材料将本体的氧传递给B细胞,代表了实现“开发胰岛素分泌细胞培育替代场所”目标的主要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 标签: 生物材料 氧元素 细胞活性 胰岛素分泌 移植 物理学家
  • 简介:科学家近日研究一种生产玻璃纳米纤维的新方法,该方法依赖于众所周知的“激光纺纱”技术。该研究小组研究人员来自美国的维戈大学和罗格斯大学、英国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该小组成功地从生物活性玻璃提取出纳米纤维。这种材料与用于医药的材料相同,能够促进骨骼再生。

  • 标签: 生物活性玻璃 纳米纤维 玻璃纤维 研发 专家 国际
  • 简介:系统介绍了CO2、SO2、NOx等几种主要酸性污染气体的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活性炭在酸性污染气体治理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影响单一吸附技术效果的主要因素和复合吸附技术的主要改性方式。

  • 标签: 活性炭 酸性污染气体 单一吸附 复合吸附
  • 简介:针对赤泥、油页岩利用率极低的现状,基于热蚀变原理,对赤泥、油页岩进行了蚀变处理。借助XRD、IR等一系列微观测试分析工具,研究了蚀变混合物料的物质组成、结构特性以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混合物料在700℃,煅烧2h时,活性明显提高。

  • 标签: 赤泥 油页岩 热蚀查 活性
  • 简介:本专题由四川大学、西南交大、广汉恒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省纺织工业研究所提供的无机和有机纳米抗菌材料对各种类型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进行抗菌活性的检测。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琼脂固体培养法和肉汤液体培养法。

  • 标签: 无机/有机纳米抗菌材料 抗菌活性 测定
  • 简介: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xNx粉体,使粉体的禁带宽度变窄,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较高的抗菌率(32%)。再采用浸渍法制备掺Fe的TiO2--xNx粉体,实现TiO2粉体的金属-非金属双掺杂。Fe-TiO2--xNx粉体在可见光下的抗菌率随着掺Fe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掺杂量为0.5%(原子分数)时抗菌活性最高,达71%。

  • 标签: 掺杂 抗菌活性 TIO2 可见光
  • 简介:结合XRD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从钢渣对胶凝材料活性影响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不同比表面积钢渣复合胶凝材料对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推广绿色混凝土以及加快工业废弃物钢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试验表明,采用比表面积为450m2/kg的钢渣制备的复合胶凝材料在钢渣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0%时,制备的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接近普通混凝土强度;在钢渣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水泥和矿渣可以协同激发钢渣的活性,促使水化过程中硅氧四面体结构的变化,提高胶凝体系的活性

  • 标签: 钢渣 活性指数 气相色谱 混凝土
  • 简介:土壤和地下水的憎水有机碳化物(HOCs)污染通常是由于储藏罐的泄漏、溢出或不正当的垃圾处理方法造成的。一旦进入土壤基质中,HOCs就会产生溶解的污染物。例如,经常可以在煤焦油垃圾点附近的地下水中发现多环芳烃(PAHs)。对被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经常采用下述补救措施:利用水井或排水道将地下水抽出,然后再对抽出的水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称为“抽出处理法”。

  • 标签: 土壤净化 纳米粒子 多环芳烃(PAHs) 聚氨酯 垃圾处理方法 应用
  • 简介:用甲醛气体降解法和染料脱色法评价4种市面上出售的光触媒喷液产品的光催化活性,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两种评价手段的相关性良好。操作简单、耗时短的染料脱色法完全可以替代操作复杂、耗时长的气体降解法,在没有分析仪器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肉眼比色,因此,利用染料脱色法就可以实现对光触媒喷液产品的现场快速评价。

  • 标签: 光触媒喷液 光催化活性 甲醛气体降解法 染料脱色法 相关性 快速评价
  • 简介:研究了304不锈钢和镀锌钢在变电站原土中的自然腐蚀、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电解腐蚀,以及交流直流泄流下的腐蚀。结果表明:镀锌钢在土壤中的自然腐蚀严重,304不锈钢基本不腐蚀;比较镀锌钢、不锈钢母材及不锈钢焊缝3种材料在4个地区的腐蚀失重.腐蚀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卤阳湖〉户县〉榆林〉安徽;土壤中Cr极大促进了接地网的腐蚀;交直流泄流电解腐蚀中.304不锈钢以点蚀为主,镀锌钢腐蚀严重,趋于均匀腐蚀;接地网交流电解腐蚀明显轻于直流电解腐蚀。

  • 标签: 304不锈钢 镀锌钢 土壤腐蚀 电解腐蚀 直流泄流 交流泄流
  • 简介:以硅藻土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法固定化碳酸酐。对制备固定化过程中的pH值、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对固定化和游离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化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比游离高了5℃;最适反应pH值为6.0,比游离低了2个pH值单位。该固定化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均高于游离

  • 标签: 碳酸酐酶 固定化 硅藻土
  • 简介:使用Stober法水热反应制备球状SiO2@ZnO核壳结构,通过样品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研究其光催化活性,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光致发光谱(PL)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物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表面包覆的ZnO层结晶良好,且不与SiO2核发生反应,表面致密、厚度均匀,保持了SiO2微球体的形貌特征;球状SiO2@ZnO核壳结构的吸收边和紫外发光峰位置相比于ZnO均发生红移,禁带宽度减小;通过光催化实验分析可知,球状SiO2@ZnO核壳结构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率有所提高,光照3h其降解率高达11%。

  • 标签: 核壳结构 氧化锌 二氧化硅 光催化
  • 简介:据媒体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展的麻类等纤维质预处理、糖化液酵解生成燃料乙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麻类等纤维质降解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己于近日通过国家级鉴定。

  • 标签: 燃料乙醇 纤维质 酶降解 麻类 技术 生产
  • 简介:采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同一种类中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改性剂,利用沉降性试验和透射电镜对改性纳米碱式碳酸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其改性效果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纳米碱式碳酸镁的分散及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存在。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纳米碱式碳酸镁 改性
  • 简介:在正辛醇体系中,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出表面具有超细纳米棒的TiO2微米球,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产品的物相和组成为金红石结构的TiO2,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样品的外观形貌、大小以及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对样品的固含量进行了测量,最后利用所制备的TiO2微米球催化剂降解水溶液中的甲基橙,结果显示其具有较快的光催化速度

  • 标签: 金红石 溶剂热 微球 级次结构 光催化
  • 简介:采用药敏纸片法和对倍稀释法分别考察了低聚壳聚糖与茶树油对化脓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定量法测定了低聚壳聚糖和茶树油复配体系的杀菌率,并与单组分杀菌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和茶树油对4种实验菌均有抑菌性的MIC分别为0.5g/L和7.50mL/L;0.5g/L低聚壳聚糖与7.50mL/L茶树油复配后,对4种实验菌均有优异的杀菌率,复配体系明显优于单组分杀菌效果,其20min杀菌率均达到100%。

  • 标签: 低聚壳聚糖 茶树油 抗菌性 复配
  • 简介:采用柠檬酸络合和浸渍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B-xMo共掺杂BiVO4可见光光催化剂,并采用XRD、XPS、SEM、EDS、BET和UV-vis等表征和分析。以降解甲基橙(MO)、亚甲基蓝(MB)、金橙Ⅱ号(AOⅡ)和罗丹明B(RhB)溶液为指针反应,考察掺杂对BiVO4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Mo共掺杂能抑制BiVO4晶粒生长,比表面积增大,共掺杂后BiVO4禁带宽度窄化,且氧空位较单掺杂增加。当Mo掺杂量为2.5%(原子分数)时制备的B-2.5Mo-BiVO4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6%左右,且该样品也能有效降解亚甲基蓝(MB)、金橙Ⅱ号(AOⅡ)和罗丹明B(RhB)溶液。

  • 标签: 钒酸铋 光催化剂 B-Mo共掺杂 柠檬酸络合法 浸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