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植入光发射纳米晶体,成功获得了同时具有光发射和光捕捉能力的超材料。由物理学家VinodMenon领导的这项工作或引领包括超快LED、纳米级激光和高校单光子源在内的一系列应用。

  • 标签: 捕捉能力 光发射 材料 纳米晶体 物理学家 单光子源
  • 简介:由于采用先进的摩擦搅拌焊接技术,加快了NASA空间运载系统(SLS)的新一代重型运载车研制进程。SLS项目经理ToddMay在米舒空间飞行中心(MarshallSpaceFlightCenter,Huntsville,Ala.)说:“NASA在采用摩擦搅拌焊接技术制造外箱体方面的成就使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还减少了项目成本、增加了可靠性并首次制造出具有超级机械性能的硬件。”

  • 标签: 焊接技术 摩擦搅拌 空间飞行 发射系统 CENTER NASA
  • 简介:介绍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平板显示器件——场致发射显示板及其优良的显示性能。三极结构具有低压调制的优点,而后栅极场致发射显示板更具有结构简单、发射均匀性好的优势。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成功地制作了后栅极场致发射显示板,利用碳纳米管作为阴极材料,并对介质层厚度对器件的影响、老炼、发光均匀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场致发射显示板 三极结构 后栅极 碳纳米管
  • 简介:为了克服用Fe(NO3)3、Mg(NO3)2体系催化剂自由生长出的碳纳米管缠绕程度较严重,分布不均匀的缺点,采用丝网印刷催化剂的方法将其印刷在石英、硅和钛三种不同的基底上,结果表明,在石英基底上,用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分布较均匀,有效地克服了团聚现象,并用其作为场发射的阴极进行场发射实验,实验表明,该阴极开启场为2.2V/μm,在电场强度为3.0V/μm下,阳极电流为46.6uA,场发射电流稳定,波动小于5%。该阴极可望应用于场致发射显示器、液晶显示的背光源、照明光源等器件。

  • 标签: 丝网印刷 催化剂 碳纳米管 场发射
  • 简介: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硅片上制作碳纳米管薄膜阴极,用真空荧光显示器的封装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试验性样管。比较测试可知,直接测量显示屏的器件电压和测试电源驱动电压所得结果是不同的,用后者代替前者不够合理。通过光亮度与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曲线比较分析可知,用光亮度与电流成线性关系的结论表征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屏的性能比用电压更合理,更利于器件的分析和设计。

  • 标签: 碳纳米管 场发射 发光规律
  • 简介:德国Ⅵ系统公司宣布研制出第一个通过多模光纤数据传输速率达40吉比特/s(40Gbit/s)的单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2009年1月份在美国加州SanJose召开的光子学会议上,该公司刚介绍了其20吉比特/s的器件,目前又使它的量子点激光器的调制速率提高了1倍。该公司利用其VCSEL和PIN光探测组件实现了通过多模光纤的40吉比特/s连续传输,这是850hm(波长)光发射的刨记录器件,是用与20吉比特/sVCSEL相同的光刻掩模研制的,但对外延结构作了改进。这种器件设计利用GaAs量子阱中的InAs量子点,并嵌入到AlGaAs基体中。

  • 标签: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量子点激光器 吉比特 数据传输速率 ALGAAS INAS量子点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的全彩色大面积平板显示器模型,该显示器的阴极和栅极位于同一个平面上,阴极和栅极之间的沟槽用激光束刻蚀形成,工艺简单,实验得到的电子传输比可以提高到29.3%。

  • 标签: 平面型场发射显示器 碳纳米管 电子传输比
  • 简介:在各种领先的技术中,IBC电池是不得不提到的一项。2016年,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23.5%的光电转换效率创造了156×156mm^2大面积N型单晶硅IBC电池的世界纪录。

  • 标签: IBC 电池 转化效率 光伏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学与技术
  • 简介:2006年9月11日,2006第五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在古城拉开帷幕,许多国内外纳米专家出席了本次盛会。茶歇期间,我们有幸对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内从事半导体纳米线资深学者——俞大鹏进行了采访。

  • 标签: 北京大学 纳米碳管 物理系 场发射 半导体纳米线 长江学者
  • 简介:经美国Rice大学的研究人员与Lehigh大学实验室、Hellas研究和技术中心和美国得克萨斯DCG合作伙伴公司的共同合作,于2010年9月21日宣布,配置于氧化锆上部的氧化钨次纳米团簇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可将汽油中的许多烃类之一正戊烷的直链分子转化为更易于燃烧的带支链的正戊烷。

  • 标签: 纳米催化剂 生产效率 汽油 大学实验室 合作伙伴 研究人员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与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同行通过将金纳米粒子用于有机光电太阳能电池,助其增强了光吸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在新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亨利萨缪里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材料学和工程教捧杨。阳(音译)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文章,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金纳米粒子 纳米层 转换效率 美国加州大学 光电转化率
  • 简介:日本碍子开发出了使用氢气燃料时发电效率(LHV)达到全球最高的63%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输出功率为700W,工作温度为800℃。在单元的支撑体——燃料极整个面上形成了5μm的电解质(氧化锆)薄膜,降低了电阻值,并在单元两面形成空气极确保了发电面积,从而实现了较高的输出功率。

  • 标签: 高效燃料电池 发电效率 SOFC 开发 输出功率 固体氧化物
  • 简介:<正>日本已正式启动以氨(NH3)为燃料的新型燃料电池的开发。这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推进的"尖端低碳化技术开发(ALCA)特別重点技术领域能源载体"项目中的一项内容,由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系教授江口浩一主导。

  • 标签: 燃料电池 发电效率 SOFC 能源载体 日本科学技术 振兴机构
  • 简介: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将催化剂附着在碳纳米管上,大幅提高了催化剂性能,并使此前只能使用一次的催化剂可回收利用。该所科学家说,该技术有望提高药品合成效率,使一些昂贵药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例如癌症治疗药物易瑞沙。在试验中,研究小组已经利用这种新方法高效合成了有望用于治疗高血脂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向混有碳纳米管的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使催化剂聚集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形成数十纳米至两百纳米(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的团块。由于催化剂分散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表面积变得很大,促进化学反应的效率是以前的6倍。此外,吸附在碳纳米管上的催化剂团块可以被过滤,从而能被回收利用。

  • 标签: 催化剂性能 碳纳米管 合成效率 药品 附着 可回收利用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显著改善太阳能电池效能的新技术,该技术可在近红外光谱区提高35%的太阳能转换效率,总体转换效率(全光谱)由此增加11%,从而使量子点光伏成为替代现有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极佳候选者。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快报》上。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新技术 加拿大 电池效率 转换效率 物理学家
  • 简介:英国劳斯莱斯公司已经开始为其新型UltraFan发动机开启世界上最强大的航空齿轮箱的电力运行,这将为第一代劳斯莱斯Trent发动机提供25%的燃油效率。齿轮箱采用碳/钛风扇叶片和复合外壳,用于减轻重量,并通过先进的陶瓷基体复合材料提高了效率,该复合材料具有耐热性,并且需要较少的冷却空气。

  • 标签: 风扇叶片 发动机 复合材料 劳斯莱斯
  • 简介: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钠基电池,能储存与锂离子电池一样多的电能,但成本大大降低。虽然新型钠基电池可能永远无法满足电动车制造商的需要,但研究人员认为,它将有助于储存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等可持续能源所获得的能源。研究人员指出,锂是制造电池的最佳选择,但锂已变得稀有且昂贵,人类需要利用其它更丰富的元素,

  • 标签: 锂电池 钠基 成本 研发 低效率 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