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机械法制备了硅橡胶(MVQ)/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研究了EVA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尼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EVA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但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显著提高。当EVA用量为30份时,与纯硅橡胶相比,拉伸强度从7.0MPa提高到11.4MPa损耗因子大于0.1所对应的阻尼温域拓宽了近23℃,最大损耗因子从0.11提高到0.18,玻璃化转变温度(t)也向高温偏移了20℃左右。

  • 标签: 硅橡胶 EVA 增强 阻尼性能
  • 简介:用于提高聚氯乙烯(PVC)耐热性能的改性组分包括:以N-取代马来酰亚胺类、α-甲基苯乙烯类和马来酸酐类聚合物材料为代表的高分子耐热改性剂;氯化PVC、PVC纳米晶等具有较高耐热温度的改性PVC;另外还有纳米碳酸钙、凹凸棒土、玻璃纤维等无机填料。在PVC复合材料中共不同类型的耐热改性剂所获得的耐热改性效果有很大差异,从耐热改性剂选择的角度对改性制备高耐热PVC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高耐热PVC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耐热PVC 共混改性 复合材料
  • 简介:采用逐层自组装方法,利用三乙烯四胺盐对纳米TiO2的吸附作用,把直径约20nm的TiO2颗粒逐层组装到偏氟乙烯(PVDF)表面,研究了纳米TiO2组装层数对PVDF改性接触角的影响,发现当组装层数为1和3时改性PVDF初始接触角略有增大,而随着冻结时间延长改性PVDF接触角显著减小。当组装层数为5时PVDF改性的初始接触角从101.2°显著减小到72.1°,并在1min内被水滴完全浸润,探讨了纳米TiO2组装PVDF改性微观结构对其亲水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可用于发展分散均匀的高亲水性PVDF,提高PVDF的抗污染性能并延长其循环使用寿命。

  • 标签: 逐层自组装纳米 TiO2 PVDF 过滤
  • 简介:乙炔二反应制备乙烯基乙炔(MVA)是氯丁橡胶合成工艺中的重要过程。传统的乙炔二反应因Nieuwland催化体系与MVA形成的配合物的活性高,会进一步与乙炔反应形成二乙烯基乙炔(DVA),甚至高聚物。控制Nieuwland催化剂的活性,减少DVA和高聚物的产生,提高反应选择性,可实现节能减排。加入LaCl3以改善Nieuwland催化剂活性,调控乙炔二的催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LaCl3-Nieuwland催化剂可抑制DVA的产生,减少DVA与乙炔继续反应形成高聚物,可提高MVA的选择性。在反应温度80℃下,MVA/DVA值从6左右提高至19,MVA选择性由80%提高至95%,高聚物的生成量大幅度减少。LaCl3-Nieuwland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反应活性,60℃时,反应产物气相中MVA的体积分数达到10%。计算结果表明,传统Nieuwland催化剂存在下,MVA-乙炔反应生成DVA能垒较乙炔二形成MVA高379.8kJ·mol^-1。而LaCl3-Nieuwland催化剂存在下,MVA-乙炔反应生成DVA能垒较乙炔二形成MVA高686.07kJ·mol^-1。LaCl3-Nieuwland催化体系可强化乙炔二形成MVA。

  • 标签: 催化剂 聚合 选择性 乙炔 二聚
  • 简介:以JoncrylADR-4368为增容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制备聚乳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1,4-丁二醇三元共聚酯(PLA/PBAT)物,研究了该增容剂对体系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Joncryl可以增加PLA/PBAT体系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Joncryl的加入导致结晶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和结晶度下降;SEM断面形貌表明增容剂Joncryl的加入使得两组分之间有较强的界面结合力,增容效果显著。

  • 标签: PLA/PBAT共混 增容剂 形貌 性能
  • 简介:通过二氯二甲基硅烷和八甲基环丁硅氧胶(D4)的调聚反应(Telomerization)合成了一新型的紫外光(UV)可固化单体α,ω-二氯硅氧烷。该产品剥离强度很低(<0.332N/cm),可以用作压敏胶中的剥离剂。测定了不同分散组分制成的UV可固化预物薄膜的表面能值γs^d,研究了γs^d值对降低粘着性的影响。

  • 标签: 变性聚硅氧烷 紫外光固化 剥离剂 表面能 二氯二甲基硅烷 八甲基环丁硅氧胶
  • 简介:用环氧树脂(ER)及酚醛树脂(PR)与硬而脆的氰酸酯(CE)进行共聚改性,从而提高氰酸酯的韧性和弹性。通过凝胶时间曲线和DSC曲线对改性CE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CE固化时形成了韧性结构。研究了改性CE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环氧和酚醛树脂的加入能增加CE韧性,同时保持热稳定性。当CE/ER/PR的质量比为70/15/15时,改性CE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从改性前的113.6MPa、5.2kJ/m^2提高到134.5MPa、16.7kJ/m^2,而耐热性及电性能仅略微下降。

  • 标签: 改性 树脂 刚性 韧性 DSC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众多学者在双金属掺杂、双非金属掺杂、金属与非金属掺杂以及2种以上元素掺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阐述了掺杂TiO2的协同作用机制,并对掺杂TiO2光催化剂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共掺杂 纳米TIO2 光催化剂 协同作用
  • 简介:探讨了(二甲基硅氧烷己二酰二胺)(PDMSA)增韧线性酚醛树脂的机械性能(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由于PDMSA的软链段能吸收外加于脆性线性酚醛树脂网络结构的负荷,改性的线型酚醛的机械性能随PDMSA含量增加而提高。热失重分析(FGA)结果表明,其热降解温度高于400℃,失重10%的温度随PDMSA含量增加而提高,碳化率随线型酚醛树脂含量增加而增加。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改性酚醛树脂的断裂表面的形态,其结果与其机械性能变化一致。改性线型酚醛树脂还具有优良的阻燃性(UL—94V—I级),氧指数35.0以上。

  • 标签: 聚(二甲基硅氧烷己二酰二胺) 改性 线型酚醛树脂 机械性能
  • 简介:不饱和聚酯(UP)通过正确选择原材料和固化条件可获得更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抗冲击性能较低,使其一些应用受到限制。掺能够增加网络结构柔性的改性剂可提高抗冲击性能。在UP网络结构中引入柔性的硅氧烷链段,象形成接枝共聚物一样,作为树脂和改性剂之间的低粘附性降至最低的一种方法,以便增加改性物的柔性。由于聚酯和硅氧烷是不互溶的混合物体系,在固化时,接枝共聚作用能够促进两聚合物问的相容性。所以,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自由基反应引入到树脂网络结构中,以及1,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中的氨基与GMA反应。硅氧烷(1,1,3,3-四甲基-1,3-二乙氧二硅氧烷)的加入可使聚有机硅氧烷网络增长,而加水可以保证固化期间水解和缩聚反应进行。使用此方法可改善改性物的柔性。采用动态机械分析方法评价了接枝共聚,并且通过悬臂梁式试验评价了纯UP和改性UP抗冲击性能。在较低的改性剂含量范围内,在不饱和聚酯链段内接枝柔性链段可有效地提高聚酯树脂的冲击性能。

  • 标签: 聚硅氧烷 改性 不饱和聚酯 制备 动态机械性能 抗冲击性能
  • 简介:用改进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光滑致密的预晶化铈(Ce)和锰(Mn)掺钛酸锶钡(CeMn—SST)薄膜。电容-电压曲线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综合介电性能大幅度改善,8层薄膜显示介电常数约为1300、低于0.007介电损耗、高于58%调谐率及接近180优质因子等优化介电性能,为主要沿(1101晶面层状生长的钙钛矿结构。

  • 标签: BST薄膜 铈和锰共掺杂 介电调谐性能 改性机制 溶胶-凝胶法
  • 简介:1种半结晶聚合物,全规(苯基-乙二醇基醚)(i-PPGE)被用来改性环氧树脂(1,8二氨基-p-甲烷(MNDA)和4,4’-二氨基二苯(DDS)用作固化剂)。在MNDA固化的树脂中,当树脂混有5%的i-PPGE时,分散相为直径0.5-1.0um的环形颗粒。在DDS固化的树脂中,分散相的粒径分布更密。这种区别归因于固化剂的反应活性以及固化机理不同。通过动力学分析,发现在MNDA固化体系中,i-PPGE比DDS固化体系的结晶度更低,尽管用这2种固化剂固化的改性树脂在形态和微观结构上有明显区别,但i-PPGE的增韧效果是相似的。当掺入5%的增韧剂后,分别用DDS和MNDA固化的树脂,其临界应力密度因子(KIC)分别提高了54%和53%。i-PPGE和典型的增韧剂端羧基丁腈橡胶在增韧环氧树脂的效果上是一致的。i-PPGE的优势在于对树脂的模量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较小,但这种改性剂引起弯曲强度的下降。

  • 标签: 环氧树脂 固化机理 结晶度 结构表征 改性剂 弯曲强度
  • 简介:近来文献报道了基于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双弓树脂,这些材料是以4-(N-马来酰亚胺苯基)缩水甘油醚(MPGE)和各种二元酚和硅烷醇反志制谢的。这种方法将导致双马树脂具有在有机溶剂中稿解性好、熔点低和加工窗口宽的优点。固化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高于210℃,在350℃以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MPGE还可以用于与氨基化合物反应,形成玻璃化温度200℃左稻的交联产物.

  • 标签: 苯基马来酰亚胺 双马树脂 羟基 热性能 共混物 玻璃化温度
  • 简介:20073185未来汽车设计的材料和结构概念叙述了作业中使用黏合剂连接与机械连接相结合技术的特性,这种混合连接技术在低的热负荷下,能使具有相当不同电化学位的材料之间进行粘结。在铝合金和含碳纤维材料的连接处使用铆钉和环氧树脂或聚氨酯黏合剂相结合,并对其老化与锈蚀特性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改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碳纤维材料 机械连接 结合技术 结构概念
  • 简介:抗冲击抗反射的塑料镜片及其生产;含陶瓷的树脂组成物用及其制备装饰材料;生产无气泡粘接的含纤维聚合物;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涂层的金属板材;耐光照的人造革片材;一种有空隙可透过空气和液体的纤维复合材料;选择增强地下建筑物的材料;增塑剂对环氧树脂的影响.

  • 标签: 改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纤维复合材料 装饰材料 树脂涂层 纤维聚合物
  • 简介:天冬氨酸酯(PAE)脲是一种新型脂肪族、慢反应、高性能环保树脂,具有凝胶时间长、附着力好、固含量高、耐紫外线辐射好等特点。综述了PAE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AE脲组成、改性以及PAE脲在国内应用实例,并展望了脲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 标签: 聚脲 聚天冬氨酸酯 改性 应用
  • 简介:采用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固化剂、平滑剂、塑化剂、颜填料等,制成了一种混合型粉末涂料。利用热固性树脂粉末在高温下固化和热塑性树脂粉末在高温下不固化的原理,使其在胶化、固化时自行分层,形成双层防腐结构。

  • 标签: 塑化改性防腐粉末涂料 高温下自分层原理 涂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