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15年前,几乎所有封装采用的都是引线键合技术,而如今倒装芯片封装技术正在逐步取代引线键合的位置。倒装芯片的基本概念就是拿来一颗芯片,在连接点位置放上导电的凸点,将该面翻转,有源面直接与电路连接。

  • 标签: 芯片封装技术 倒装芯片 竞争力 引线键合 接点位置 键合技术
  • 简介: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完全由自组装DNA纳米结构制成的基因检测平台。该成果发表在了1月11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它可能对基因芯片技术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可能革新在单个细胞内分析基因表达的方式。

  • 标签: 检测平台 结构基因 纳米结构 DNA 自组装 基因芯片技术
  • 简介:主要评述了金纳米棒自组装的最新研究进展。将金纳米棒组装为各种尺度的有序结构会产生更优异的整体协同性质,这对以金纳米棒为基础而构筑的微纳米器件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评述了模板诱导的金纳米棒的自组装、表面张力诱导的金纳米棒的自组装及应用。

  • 标签: 金属纳米材料 金纳米棒 自组装
  • 简介:利用自组装法在空气水界面制备了SiO2薄膜粒子,将所制薄膜粒子先后用AgNO3溶液与Na2S2O3溶液浸泡,并充分曝光,形成了一种形状如“西瓜”的SiO2-Ag纳米复合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其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纳米Ag“瓜子”均匀地分散于SiO2“瓜瓤”颗粒中,形成的复合颗粒呈球形,粒径均匀。

  • 标签: 二氧化硅银 自组装 纳米复合粒子
  • 简介:光电化学刻蚀出多孔硅(PS)用含有SnCl2、SbCl3和Ce(NO3)3的乙醇溶液浸泡后,经过400℃10min热处理,表面形成Ce—Sb共掺的SnO2光透导电薄层(TOCL)。在TOCL的表面组装含有胆固醇分子的十二烷基硫醇薄膜,萃取其中的胆固醇分子后形成筛孔分子印迹电极(SHE)。该电极与不同浓度的胆固醇乙醇溶液作用后,光电化学方法袁征了分子印迹电极对胆固醇浓度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电极与吸附胆固醇的浓度具有较好的关联。特别指出的是,该筛孔分子印迹电极有望在不需要掺比电极以及零偏电压条件下实现对胆固醇的检测。

  • 标签: 多孔硅 修饰电极 胆固醇 组装膜 分子印迹
  • 简介:采用逐层自组装方法,利用三乙烯四胺盐对纳米TiO2的吸附作用,把直径约20nm的TiO2颗粒逐层组装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研究了纳米TiO2组装层数对PVDF改性膜接触角的影响,发现当组装层数为1和3时改性PVDF膜初始接触角略有增大,而随着冻结时间延长改性PVDF膜接触角显著减小。当组装层数为5时PVDF改性膜的初始接触角从101.2°显著减小到72.1°,并在1min内被水滴完全浸润,探讨了纳米TiO2组装PVDF改性膜微观结构对其亲水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可用于发展分散均匀的高亲水性PVDF膜,提高PVDF膜的抗污染性能并延长其循环使用寿命。

  • 标签: 逐层自组装纳米 TiO2 PVDF 过滤
  • 简介:以TiCl4为钛源,SAMs为模板,Fe(NO3)3·9H2O为铁源,采用自组装方法于低温液相反应体系中分别成功地制备出大面积二维结构纳米的纯净和掺铁Ⅱ0:薄膜,通过拉曼光谱、高分辨透射电镜、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纳米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过程以及紫外光下对甲苯的降解效率,探讨了掺铁后对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方法不需要高温煅烧即可得到高催化活性的以金红石为主的掺铁二氧化钛纳米薄膜。

  • 标签: 铁掺杂 纳米TIO2薄膜 光催化
  • 简介:本文设计和考察了含有胺基苯并咪唑/苯并噻唑化合物和不同烷基长度脂肪酸的双元有机凝胶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的凝胶行为.在20种溶剂中的凝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是新型双元有机胶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取代烷基链的长度以及苯并咪唑/苯并噻唑部分在调控多种有机溶剂中的胶凝剂性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形貌研究揭示这些凝胶分子随着溶剂的改变自组装形成不同的聚集体,如褶皱、片状、带状、点状等.光谱研究表明依赖于苯并咪唑/苯并噻唑部分以及分子骨架中的烷基取代链,凝胶中存在不同的氮键和疏水作用力.此外,由于烷基取代链的长度不同,这些有机凝胶可以自组装形成单分子或多分子的纳米结构.目前研究工作对于设计新型双元有机胶凝剂和软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双元有机凝胶 自组装 纳米结构 药物释放 脂肪酸
  • 简介:制备了SO3H/SiO2自组装单层纳米膜材料,并用其在水中的质子化效应进行表征。用SO3H/SiO2作为吸附剂处理低浓度五氯酚(PCP)有机废水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通过调节/不调节pH值对比吸附实验,推测PCP在SO3H/SiO2自组装单层表面的吸附机理为氢键吸附。

  • 标签: 自组装单层 纳米膜 水处理 五氯酚 吸附
  • 简介:用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400nm、厚度为70nm的Fe3O4纳米,通过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其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时间、搅拌速度均对产物的形貌产生重要影响。在常温下的磁学性能测量显示,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为94.60emu·g^-1,101Oe,磁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 标签: 纳米结构 Fe(CO)5 FE3O4 纳米片 饱和磁化强度
  • 简介:三井化学计划在北美地区就其汽车刹车材料专用酚醛树脂产品进行全面业务推广。能够在刹车过程中抑制噪音的高性能材料目前已被在北美拥有业务关系的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所接受。近期,三井化学将以其现有的名古屋工厂生产的树脂来供应北美市场,将来会考虑本地化生产并研发新级别的树脂以满足当地的技术要求。该公司2006年的目标销售额为300万美元,2010年达到1000万美元。除了可耐受汽车刹车工作时摩擦所产生的高热外,日本市场对于该材料消除刹车噪音有强劲需求。

  • 标签: 酚醛树脂 化学 汽车刹车片 瞄准 汽车零部件 高性能材料
  • 简介:韩国科学家研制出灵活到足以环绕普通铅笔的超薄太阳能电池。这种柔韧的太阳能电池可为像健身追踪器和智能眼镜一样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超薄 发丝 厚度 设备供电 科学家
  • 简介:美国CPS工艺公司制成了AlSiC(铝硅碳化合物)金属基复合材料针状散热,这种散热可在混合式电动车的液冷大功率电源中使用。AlSiC针状散热的等温膨胀系数为8ppm/℃,这一数据与陶瓷电介质衬底的热膨胀相当,可用于降低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 标签: 金属基复合材料 散热片 可靠性 电池 CPS工艺 大功率电源
  • 简介:为了满足美国空军对高效、超轻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要求,空军研究实验室努力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创造能满足空间应用的产品。一种新产品是沉积在0.005in(0.13mm)厚度的不锈钢底板上的a-硅太阳能电池,是由美国联合太阳能奥佛公司在自己拥有的太阳能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的。

  • 标签: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不锈钢 金属片 制造 美国空军 太阳能技术
  • 简介:以1-氯-1-苯乙烷(1-PECl)为引发剂、CuCl/N,N,N’,N",N"-五甲基二乙撑三胺(PMDETA)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大分子引发剂PtBMA—C1和PtBMA-b-PNIPAM,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tBMA-b-PNIPAM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成胶束。采用红外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PtBMA-b-PNIPAM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及组成,采用GPC得到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并且采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分别研究了自组装得到的胶束的温敏性和形态。

  • 标签: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温度响应性 自组装 胶束
  • 简介:据报道,杭州湾LED产业园的核心项目——亚威朗光电(中国)有限公司LED外延生产项目,多项生产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厂房将于5月竣工使用,2010年7月份正式投入生产,2011年销售额有望达到6000万美元。”公司董事闫春辉介绍。

  • 标签: LED外延片 LED产业 生产项目 杭州湾 投产 生产技术
  • 简介:据报道,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吴忠帅团队发展了一种同时氧化和碱化的新策略,一步法实现了二维金属碳化物纳米向超薄钛酸钠或钛酸钾纳米带的转变,发现其具有优异的储钠和储钾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一纳米》上。

  • 标签: 金属碳化物 纳米片 二维 衍生物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美国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