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一、珍珠生产2000个育珠蚌饲养两周年,收获人工无核珍珠8.2市斤。其中褶纹冠蚌平均200个左右收获珍珠1市斤;三角帆蚌平均300个左右收获1市斤。

  • 标签: 收获 河蚌育珠 无核 育珠蚌 褶纹冠蚌 周年
  • 简介:据国外有关报刊介绍,自1982年开始,日本用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珍珠贝外套膜的研究。此法是把培养的珍珠贝外套膜组织分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酶溶去细胞壁,成为单个原生质体,再把两种珠母贝的原生质体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外套膜组织。这种组织可产生具有两种珠母贝特性的珍珠。

  • 标签: 外套膜 育珠 珠母贝 新技术研究 珍珠贝 原生质体融合
  • 简介:在海水池塘进行马氏珠母贝珍珠培育获得成功。育时间8个月,平均放养万只插核育珠贝产1.23kg,养殖育珠贝成活率69.8%,含率46.99%,白色光率75%,商品率96%,珍珠层厚度400μm以上,投入产出比1:2.1。

  • 标签: 马氏珠母贝 池塘培育 珍珠
  • 简介:星雅罗鱼Leuciscusharonensis(Gunther)为鲤科鱼类中少有的溯河洄游类型。本研究采集了880尾2009年度绥芬河溯河洄游生殖群体样本,分析了溯河期、产卵期以及个体的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能力、成熟系数、肥满度等主要生态学特征及种群数量。绥芬河星雅罗鱼生殖群体分三批溯河繁殖,即3月中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至4月末;5月初至5月中旬。每批次体色、性比、成熟系数、肥满度等均有所差异。其中第二批次洄游群体为主要的产卵群体。根据绥芬河星雅罗鱼的生态学特征提出了该鱼的增殖保护措施。

  • 标签: 绥芬河 珠星雅罗鱼 生殖群体生态学 资源保护
  • 简介:本所从1988年起,对江河名优鱼类——倒刺鲃进行人工繁育试验,在1991年初获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再次繁育批量苗种。规模化繁育基地正在筹建中。该鱼食性杂、生长快,抗逆性强,易捕。高密度养殖产量可达50-100公斤/米^2,利润2000元/米^2左右,养殖效益很高。

  • 标签: 光倒刺鲃 高密度养殖 规模化繁育 抗逆性 人工繁殖 人工繁育
  • 简介:《广西农业》(1985年第10期)登载了(《福寿螺是有害动物》一文,我们读了以后与作者大有不同看法。福寿螺果真是有害动物吗?我们想从它得以迅速推广养殖的起因谈起。

  • 标签: 福寿螺 吴秀光 苹果螺 营养价值 养殖技术
  • 简介:流溪河发源于从化市吕田镇桂峰山麓,全长157公里,流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28.4亿立方米,既是哺育从化人的生命线,也是广州人的生命河。将要建立的流溪河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流溪河从化段,总长度113千米,平均宽度200米,总面积2260公顷。

  • 标签: 种质资源保护 保护区建设 流溪河 国家级 渔业资源 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