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标准适用于猪的培育品种和配套的审定。一、品种审定条件:1、有共同来源,血缘清楚。地方品种分布于相对隔离的区域,末与其它品种杂交。经杂交选育的品种,自群繁育应在4个世代以上。2、纯种基础母猪达到l000头以上。符合育种指标要求的个体应在70%,即(u-)/S〈-0.5244(u是育种指标.是群体平均数,S是群体标准差)。3代之内没有亲缘关系的家系应有10个以上。3、提供公、母猪初配体重,母猪初产、经产平均产仔数及育成数,21日龄窝重,肥育猪达到屠宰体重的日龄,活体背膘厚,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胴体平均背瞟厚,眼肌面积,肉品质、瘦肉率等性能指标。

  • 标签: 审定标准 猪品种 配套系 基础母猪 育种指标 活体背膘厚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锦鲤(Cyprinuscarpio)尾鳍细胞。染色体数目、核型及DNA含量等实验,发现锦鲤体细胞和锦鲤培养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符合比例关系,建立的锦鲤尾鳍细胞已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性状,命名为KF—H。

  • 标签: 锦鲤尾鳍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分析 DNA含量
  • 简介:长期以来.市场上的所谓“蓝底过背”泛滥.而其中能真正称得上的“蓝底”或“过背”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能二者兼具的则更是凤毛麟角。有人认为过背金相较于红龙辨认的难度较低,事实上挑准一只优质的蓝底过背是一件非常见功力和需要勇气与运气的事情。

  • 标签: 金相
  • 简介:四川白猪Ⅱ是在四川省第一个专门化母本新品系四川白猪Ⅰ的基础上.采用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法,育成的瘦肉猪专门化母本新品系。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何志平等,对4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表明,新品系猪保持了原四川白猪Ⅰ高繁殖性能特性,3世代母猪产仔数13-3头,产活仔数12.4头,初生个体重1.45kg,断奶(35日龄)头数11.3头,断奶个体重8.0kg,断奶成活率91.1%,是一个优良的母本品系。

  • 标签: 四川白猪Ⅰ系 繁殖性能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母本新品系 断奶成活率 群体继代选育法
  • 简介:初步调查勤得利湾鱼类共计58种,隶属于15科,其中鲤科鱼类为最多,43种,占水系鱼类总数74.13%;鳅科5种,占0.09%;鱼尝科、鲶科各2种,各占0.035%;鲟科、狗鱼科、鳕科、鱼旨科、塘鳢科、鳢科、杜父鱼科各1种,共占0.017%.肉食性鱼类种类相对较多.通过比较分析,黑龙江勤得利湾鱼类组成与黑龙江中游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

  • 标签: 黑龙江 勤得利湾 鱼类区系 相似系数 组成特征 渔业资源
  • 简介:综述了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活性研究的以下三方面:(1)消化酶活性的研究,内容包括消化酶的活性分布,温度、pH、外界环境及季节变化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2)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内容包括与仔鱼生长发育相对应的消化酶形成的时间,稚鱼、幼鱼在生长进程中,消化酶的变化规律;(3)鱼类的食物组成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内容包括饲料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饲料不同成分对鱼类消化酶的分泌、活性的影响,进而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本对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为海水养殖鱼类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 标签: 海水养殖鱼类 消化酶
  • 简介:淇河鲫(Carassiusauratus)为河南省的传统优质特色水产品种之一,是我国著名的鲫地方品种。本研究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从85尾淇河鲫样品中共鉴定出21个克隆,在其中6个克隆中检测到18尾雄性个体。结果表明:淇河鲫是两性型雌核发育三倍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多元统计分析显示:体高、体宽、背鳍基长等3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这一结果与体高背厚的淇河鲫种质较优异的生产经验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借鉴两性型雌核发育方正银鲫育种成功经验来开展淇河鲫品种的选育,在选育过程中应关注淇河鲫体高背厚的形态特点。

  • 标签: 淇河 雌核发育 克隆系
  • 简介:本文对虹鳟消化道做了显微结构的观察,口腔基膜之下有经伊红染色较深的密层,有味蕾,无唾液腺。食管粘膜厚,有纵行褶皱,肌肉层内纵肌层厚于外环肌层,肌肉为横纹肌。胃有纵行平滑肌纤维的粘膜肌层,有稠密排列胶原纤维特化层和颗粒层。在固有膜与粘膜下层之间,有一个不规则环形网和纵行平滑肌纤维组成的独特部分,称粘膜肌层。幽门区有胃腺,为颈粘液细胞特殊腺体,肌肉层最厚,肠后部有特殊的瓣,由粘膜和环肌形成螺旋隔伸入肠腔。幽门盲囊每排54—82个、肝为网管腺。

  • 标签: 虹鳟 消化道 幽门盲囊 螺旋隔
  • 简介:2015年7-8月对信阳市商城县鱼类资源开展调查,根据商城县水系分布特点,共设置13个采样点。以黄柏山森林公园、金刚台景区溪流为重点,对商城县主要水库、河流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并结合当地农贸市场收集鱼类样本。本次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2种,隶属于5目10科36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6.1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各占总种数的9.52%,颌针鱼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38%。调查结果显示:商城县鱼类物种较丰富,群落较复杂,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区复合体学说,商城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复合体和晚第三纪早期鱼类区复合体种类为主。

  • 标签: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省直老干部活动中心,于六月上旬,组织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到位于肇东市的省水产引育种中心进行了一次参观访问.活动中心副主任张烈宝、写作协会曹乃夫会长带队,杂志几位编委参加了此项采访活动.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邹民、副站长张毅和科长张旭彬引领大家参观了育种中心新建的生产车间各项设施,并介绍了投产实验情况.

  • 标签: 老干部活动中心 水产技术推广 育种中心 渔业建设 名品 生产车间
  • 简介: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酶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前2个处理组(P〈0.05)。肠中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胃和肝中(P〈0.05),其次为幽门盲囊。各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均在14℃时最高,其中肠和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各水温条件下,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最高,其次为肠。6℃时,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14℃和22℃时,幽门盲囊和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胃和肝脏中差异不显著(P〉0.05)。14℃时各消化器官淀粉酶活力最高,6℃时肝脏和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14℃时,其它组织中各处理组间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细鳞鱼 水温 消化酶活性
  • 简介:本文通过组织解剖与切片法测量了鲤、草、鲢、鳙的相关生物学参数,系统观察了四种鱼的消化道肌肉层、肠绒毛以及粘液细胞的显微结构及分布特点,探究其与食性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鲤比肠长1.0,环行肌较纵行肌发达,肠绒毛丰富,粘液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消化道中;草鱼比肠长2.13,消化道组织结构均一,肌肉壁中纵行肌所占比例高,粘液细胞体积小,分散于整个消化道中,肠绒毛极发达;鲢比肠长8.49,环行肌极发达,粘液细胞集中于消化道前段,肠绒毛由前至后逐渐呈短粗状;鳙比肠长4.58,环行肌极为发达,粘液细胞数量多且均匀地分布于消化道前、中段,肠绒毛较为稀疏短粗,粘液细胞较少。这四种鱼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与各自食性密切相关。

  • 标签: 草鱼 食性 消化道
  • 简介:现代养猪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或早期断奶,国外有的提前到5-10日龄,而我国较多是4周龄断奶。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然而仔猪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强、饲料转化率最高,同时也是死亡最高、饲养管理最复杂的阶段嘲。主要是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酶系统和胃酸分泌量不足,正常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还未完全建立。断奶应激往往导致仔猪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差,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差,

  • 标签: 消化生理特点 断奶仔猪 现代养猪生产 超早期断奶 调控 酸化
  • 简介: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能产生多种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胃肠激素。该类激素除了能促进胃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外,还能控制摄食行为、调控消化道运动以及细胞营养作用,甚至能够影响其他一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了解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基本概况有助于深入地研究鱼类的消化生理,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是研究消化道内分泌细胞鉴别、定位以及形态学的重要方法,利用这些技术能够揭示鱼类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生物功能及作用机理,对研究鱼类摄食、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鱼类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手段,旨在为鱼类消化生理学、内分泌学和营养学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硬骨鱼类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胃肠激素 组织化学 免疫细胞化学
  • 简介:王潇等选择9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Ⅰ组为对照组,为普通玉米豆粕等配制的日粮;Ⅱ,M,N组分别以占日粮20%、40%和60%含量的膨化玉米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其它饲粮成分不变。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都显著提高了0-14d的平均日增重;

  • 标签: 膨化玉米 养分消化率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平均日增重 普通玉米
  • 简介:将贻贝棘尾虫衰老无性(分裂200代以上)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经H型强场磁化杯磁化理的无机液中培养;另一组做为对照组,在不经磁处理的无机培养液中培养。在喂食、温度等其他条件一致的下培养三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消除·OH自由基、O2^-自由基能力、脂质过氧程度及脂褐素含量。结果表明,经磁处理的贻贝尾虫衰老无性,其消除·OH自由基、O2^-自由基能力(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质过氧化程度(P<0.05)、脂褐素含量(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根据Harman(1956)的衰老自由基学说,本文从增强抗氧化能力的角度证实了磁处理水在保持细胞活力和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 标签: 磁处理水 贻贝棘尾虫 自由基 衰老无性系 抗氧化能力 细胞活力
  • 简介:研究了盐度对高体革(Scortumbarcoo)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温度25±2℃下,将平均体质量为2.50±0.23g的高体革幼鱼分别饲养在盐度0,5,8,11,13和16条件下20d,检测幼鱼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高体革幼鱼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对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盐度的升高,胃蛋白酶活力先升后降,当盐度升高到13时又急剧升高;脂肪酶的活力则是随盐度的升高而受到抑制,当盐度升高到13时也急剧升高,盐度16时最高;而淀粉酶活力变化则是盐度升高时显著降低。这说明环境盐度对高体革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比较大,不同消化酶随盐度变化规律有所差异。

  • 标签: 高体革鯻 盐度 消化酶 影响
  • 简介:解剖观察了哲罗鱼(Huchotaimen)和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Walbaum)的消化系统,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舌、鳃耙、胃、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的形态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食道长、胃长、肠长、消化道长;计算了有关比值。结果表明:这二种鲑科鱼类的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的特点,口裂较大,口咽腔长/头长为0.62~0.71,肠较短,肠长/体长为0.69,食道、胃、肠壁内突形成明显的粘膜皱褶。具有独立而发达的肝脏和胰腺。文中讨论了消化道分段及摄食习性与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大麻哈鱼 哲罗鱼 消化系统 解剖 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