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引领福建虾苗产业升级,建设海北运苗的"桥头堡""未来2年,海将投资超过1亿元在福建省厦门市建设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基地,首期投资3000万工程已经启动,2015年春季将正式投产。"最近,广东海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良在接受《海洋与渔业》记者采访时公布了这个重大计划。经过多年的发展,湛江虾苗品牌在全国已有较高的知名度,但随着各个苗场不断扩张,当地产量已供过于求,于是部分有实力的虾苗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 标签: 厦门市 虾苗 东海 “走出去”战略 南美白对虾 产业升级
  • 简介:茂名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是省级罗非鱼良种场、农业部立项的在建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是以生产“三高奥雄”牌奥尼鱼苗为主,拓展生态休闲渔业为辅的新型企业。企业基地占地2000多亩,建有1000亩高标准的亲鱼繁育池塘,年产奥尼鱼优质种苗8亿尾。企业拥有员工100多名,并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为技术顾问,拥有成熟的技术队伍。

  • 标签: 繁殖基地 良种场 茂名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态休闲渔业 技术队伍
  • 简介:茂名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是省级罗非鱼良种场、农业部立项的在建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是以生产“三高奥雄”牌奥尼鱼苗为主,拓展生态休闲渔业为辅的新型企业。企业基地占地2000多亩,

  • 标签: 繁殖基地 良种场 茂名市 生态休闲渔业 罗非鱼 国家级
  • 简介: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Abbott)是属鲑形目、银鱼科的小型鱼类,但在同科鱼类中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而堪称我国名特优水产品之一.兴湖水产养殖场乐营塘放养场自1997年移植大银鱼受精卵以来,经过4年的人工移植驯化,从2001年到2003年共捕大银鱼6388kg,获得大银鱼受精卵557万粒,经济收入31.94万元,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移植增殖与资源保护技术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保护技术 增殖资源 技术措施
  • 简介:中国蛙为食、药、补等多用珍贵的经济蛙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眼前利益的驱动,人为不择手段的乱捕乱杀,加之森林资源大量采伐,中国蛙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中国蛙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种群质量明显下降,个别地区野生中国蛙已濒临绝迹.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蛙及蛙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天然野生蛙及制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中国蛙生产必须由以前的只捕不养的生产方式转移到半人工养殖和人工养殖的生产方式上来.

  • 标签: 中国林蛙 林蛙繁育 繁育技术
  • 简介:中国蛙又称"哈士蟆"、"哈士蛙"、"黄哈蟆"等,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中国东北特产的珍贵药用动物,可以滋阴补肾,强身壮体,主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精力不足,肺虚咳嗽、发热、产后无乳等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中国蛙的池塘养殖不仅是当今水产养殖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未来水产品养殖的热点.

  • 标签: 中国林蛙 养殖技术 北方池塘
  • 简介:东北蛙别名哈大蟆(以下简称蛙),它隶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野生蛙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由于近年来的私捕滥杀,造成野生蛙逐年减少,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病虫害逐年增多。为保护野生蛙资源,恢复自然环境抵预病虫害的能力,我站于1994年在逊克县边疆乡团结村,进行了人工驯化养殖东北蛙的试验,获得成功,

  • 标签: 东北林蛙 人工驯养 经济效益 病虫害 逊克县 形态特征
  • 简介:2009年3月28日,浩然院士在河南调研水产工作。浩然院士先后参观了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郑州市惠济区石桥渔业专业村、河南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就河南名鱼——黄河鲤鱼提纯复壮、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现状与保护、河南省高产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渔业产业化开发、河南良种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提出建议与对策。院士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 标签: 水产工作 河南省 院士 调研 渔业资源现状 水产科学研究院
  • 简介:利巴韦(Rihavrin、病毒唑、三氮唑)在近几年常用作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传染病,在规模化猪场预防疾病时常采用大规模拌料口服用药。河北省晋州市畜牧水产局动物疫病检测中心魏广等,在使用利巴韦控制猪的疾病过程卡,发现采用口服饲喂的方法,特别容易引起猪中毒。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性传染病 利巴韦林 口服 极大 猪流行性腹泻
  • 简介:水体污染、抗生素滥用……不正确的养殖观念和方法,导致底质和水体中的微生物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大量增殖,引发鱼虾病害,成活率降低,产品市场价值不高。会上,上海乾界生物公司总经理江一以《微生物在再建水产养殖环境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为题,为水产从业者讲述微生物系统在水产养殖生态中的微妙作用。

  • 标签: 平衡体系 微生物 养殖水体 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