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原生斗鱼旁克斯(bettapugnax)跟我们平常看到的泰国斗鱼(bettasplendens)是非常接近的“亲戚”。从泰国南部,贯通马来半岛,甚至在新加坡的一些蓄水池,都可以见到旁克斯野斗鱼的踪影。

  • 标签: 斗鱼 蓄水池 新加坡 泰国
  • 简介:滨对虾“科海1号”(品种髓记号:GS-01—006—2010)是以从海南、广东等地收集的夏威夷亲虾繁养4代的养殖群体为育种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西北农林大学、海南东方中科海洋生物育种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合作,经过8年连续7代选育获得的新品种。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海洋研究所 选育指标 生物育种 基础群体 养殖群体
  • 简介: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是我国的主要对虾养殖种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之一。目前我国凡滨对虾种苗生产大多依赖从国外进口良种亲本,不仅花费巨额外汇,还可能存在难于适应国内养殖环境、生产不稳定等缺点。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养殖种类 种苗生产 南美白对虾 生长速度 饵料系数
  • 简介:“桂海1号”是凡滨对虾高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1—2012),它是从国外引进的代表5个地理种群血缘的对虾群体中,经过6个世代的连续选育而成。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地理种群 新品种 登记号 选育 世代
  • 简介:滨对虾是世界第一养殖虾类,约占全球养殖对虾产量70%,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80%~90%。随着我国凡滨对虾养殖地域和规模的扩大,养殖产业对优质种苗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目前我国凡滨对虾的种苗生产量已超过7000亿尾。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金阳1号 养殖对虾 对虾养殖 优质种苗 生产量
  • 简介:在我的生活中,最富情趣的休闲活动就是欣赏和养殖迷你欧匹斗鱼。看着它在精心布叠的水族箱中.一天到晚不停的游来游去,就像一个调皮的孩童在水中不停地嬉戏,灵气十足.能让人回忆那美好的孩童时代,给人一种很轻松很愉快的感觉:而在光影的作用下,五光十色.亮丽迷人.令人遐想无限.让人回味曾经拥有或者现在正在拥有的美好事物,它哪有好“斗”的性格.有种激人向上,催人奋进之神效,也许这就是迷你欧匹斗鱼(Bettaminiopinna)“迷你”的魅力所在吧。

  • 标签: 斗鱼 休闲活动 水族箱 观赏鱼
  • 简介:前言凡对虾亦称南美白对虾。本标准规范了凡对虾食用虾饲养技术,以促进凡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标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湛江海洋大学。本标准起草人:赖秋明、杜国平、叶富良、梁华芳、林浩。

  • 标签: 对虾养殖 饲养技术 南美白对虾 南海水产研究所 增氧机 叶富
  • 简介:前言:凡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上世纪70年代初厄瓜多尔正式养殖。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目前我国凡滨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苗种市场很不规范,已经进入低价位的恶性竞争状态。大量使用药物提高出苗率,其中幼体出苗率可达80%,单位水体出苗率可达30万尾/m^3。这一现状在解决我国凡滨对虾苗种不足的同时,也导致苗种质量的严重下降。为了提高我国凡滨对虾的种质和苗种质量,我们对提高人工育苗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凡滨对虾规模化全人工繁育、连续传代和无特定病原(SPF)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技术操作规程 苗种生产 人工育苗技术 健康 苗种质量
  • 简介: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标记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和育种家的重视。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点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目前DNA分子标记在凡滨对虾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分子标记技术 凡纳滨对虾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