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以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为实验对象,探讨自组中药方剂(复方A)水煎剂对鲟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将1+龄施氏鲟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每日按1.1g·kg-1体质量口灌给药,连续7d。给药结束后,每组取10尾鱼高温30℃热刺激2h后,与常温22℃实验组共同采样,测定鱼血浆中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连续7d口灌复方A有效提高了施氏鲟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促进了白细胞吞噬作用;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能调节机体做出快速应激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对部分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复方A 施氏鲟 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
  • 简介: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中草药单方及5种复方制剂对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rucker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芩(RadixScutellariae)和诃子(FructusChebulae)对鲁氏耶尔森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均为0.028g·mL^-1,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耶尔森菌病害的主要备选中草药;大黄(RadixetRhizomaRhei)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值为0.227g·mL^-1,也可作为候选药物;青蒿(HerbaArtemisiae)、金樱子(FructusRosaeLaevigatae)、连翘(FructusForsythiae)、茵陈(HerbaArtemisiaeScopariae)、五倍子(GallaChinensis)及金银花(FlosLonicerae)的抑菌作用较弱,其MIC值均为0.455g·mL^-1。5种复方制剂中,大黄、黄柏(CortexPhel-lodendri)和黄芩3种中草药以5:3:2的比例配伍对鲁氏耶尔森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其MIC值为0.057g·mL^-1,抑菌效果弱于黄芩,但远强于大黄单独使用,可为该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复方配伍参考。

  • 标签: 中草药 鲁氏耶尔森菌 最小抑菌浓度
  • 简介:在饲料中添加几种自拟中草药复方药剂,研究其对平均体重0.08—0.10kg的1+龄哲罗鱼(Huchotaimen)增重率、死亡率以及血液组织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组30尾,饲养在室内水族箱(0.90m×0.50m×0.45m)中,每天按照鱼体重的2.O%投喂饲料,对照组投喂不含中草药添加剂的饲料,每组设平行组。实验结束后,对各组的增重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并对鱼体进行采样,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复方五对鱼体的增重效果显著;所有复方实验组鱼皆没有死亡;生化指标方面,复方二明显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的含量;复方一能明显升高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复方二组、复方三组尿素氮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余几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中草药方剂对哲罗鲑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的改变与药物种类和剂量密切相关。

  • 标签: 中草药 哲罗鲑 增重率 死亡率 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