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应辉县市农业局梅俊杰局长邀请,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调研组对辉县市煤矿沉陷区进行了实地考察,随后又对沉陷区基本情况及其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总体策略意见建议:一、沉陷区状况资料显示,辉县市压煤村镇沉陷区涉及7个乡镇、65个村、21789户、84786人,总面积12007.0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120.46公顷,老村庄面积

  • 标签: 特色农业经济 沉陷区 总体策略 综合分析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 焦煤集团
  • 简介:在水温22~25℃下,测定了不同体质量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Brandt小体鲟Acipenserruthenuslinnaeus在饱食空腹情况下的耗氧率窒息点。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小体鲟摄食后耗氧率与体质量关系的变化趋势与空腹情况时相同,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下降,饱食耗氧率与空腹耗氧率的比值随体质量的增加也下降,饱食与空腹西伯利亚鲟平均耗氧率与平均体质量的相关关系式分别为:Q=0.809*W-0.2414(0.179和Q=0.3786*W-0.1664((0.104和Q=0.4427*W-0.1588((0.164和小体鲟的饱食空腹窒息点也随体质量的增加下降。

  • 标签: 耗氧率 窒息点 西伯利亚鲟 小体鲟
  • 简介:<正>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豫政办〔2014〕47号)精神,2014年6月24日,省农业厅组织召开全省水产技术推广补助项目暨水产科技下乡联合行动工作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全省水产科技联合下乡行动工作。来自全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水产院校、专家代表等180人参加会议。

  • 标签: 水产科技 现代渔业发展 “菜篮子”工程 联合行动 主管部门领导 主推技术
  • 简介:渔业管理是渔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我国早在三代之时就有“川泽非时不入网罟”,“江海……鱼鳖虽多,网眼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裁而成”五个季节允许开捕鱼虾的规定。渔业从属于农业之后,它的管理工作出现了历史大倒退。

  • 标签: 渔业法规 述评 中央 民国 渔业生产 渔业管理
  • 简介:<正>2014年7月15日农业部渔业局组织召开全国渔业院所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渔业科研院所建设工作成效与经验,分析渔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部署

  • 标签: 农业部渔业局 工作会议 牛盾副部长 电视电话会议 水产科学 重大关键技术
  • 简介:在13℃~15℃、18℃~21℃28℃~31℃的土层温度下,将体质量7.0g3.0g的活菲牛蛭Hirudinariamanillensis放养到湿度35%~45%、底铺水稻田土的体积为580mm×380mm×60mm的80目网箱中,网箱置于同等大的聚乙烯塑料箱中,密度变化在2~5kg之间,观察其越冬情况。150d的试验表明:温度为18℃~21℃时,菲牛蛭的越冬存活率最高,大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先升高而后下降,大个体的成活率最高(68.8±2.8%);小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最高为61.0±1.9%。各试验组菲牛蛭的相对失重率随越冬温度升高而增大,28℃~31℃下大个体组的相对失重率最大(9.4±2.0%10.2±2.2%);18℃~21℃下,小个体组相对失重率最大(9.6±2.8%10.6±2.6%)。

  • 标签: 菲牛蛭 越冬 成活率 相对减重率
  • 简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16、20、24、2832℃下测定了当年(体质量0.57~3.82g)1冬龄(17.39~54.40g)拉氏Phoxinuslagowskii的耗氧率及其昼夜变化窒息点。结果表明:拉氏昼间耗氧率高于夜间,当年苗种耗氧率峰值在中午傍晚,而成鱼的仅在傍晚;在16~32℃范围内,体质量为(1.72±0.60)g的拉氏耗氧率(OR)随温度(T)升高而增加,其关系式为OR=0.1734e0.2277T(R2=0.9911),窒息点在1.53~1.65mg·L-1之间,平均(1.59±0.04)mg·L-1;在20~24℃下,拉氏(0.77~52.4g)耗氧率(OR)随体质量(W)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关系式为OR=0.3248W-0.2206(R2=0.8076),窒息点在1.10~1.55mg·L-1之间,均值为(1.29±0.19)mg·L-1。

  • 标签: 拉氏 耗氧率 窒息点
  • 简介:在电子控温循环水系统中,研究不同水温(15℃、18℃、21℃、24℃27℃)对56日龄的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小体鲟A.ruthenus西伯利亚鲟A.baerii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组施氏鲟幼鱼的体长特定生长率(SGRL)显著高于其它温度组(P<0.05),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W)差异不显著(P>0.05);在18~27℃范围内,体长绝对增长率(AGRL)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显著高于15℃组(P<0.05)。18~24℃组的体质量绝对增长率(AGRW)显著高于15℃27℃组(P<0.05)。在18~24℃范围内,施氏鲟幼鱼的体长相对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显著高于15℃27℃组(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24℃。18℃组小体鲟幼鱼的SGRL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0.05),SGRW则差异不显著(P>0.05)。在15~27℃温度范围内,小体鲟幼鱼的AGRW升高后降低,其中18℃24℃的SGRW分别为0.61g/d0.64g/d,显著高于其他组。15℃组AGRL最低(1.6mm/d),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小体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18~24℃,最适生长温度为18℃。在15~27℃范围内,21℃组西伯利亚鲟幼鱼的SGRL、AGRL体长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但27℃组存活率最低。西伯利亚鲟幼鱼的最适生长范围为15~24℃,最适生长水温为21℃。不同温度下,3种鲟幼鱼的肥满度变化不同,施氏鲟幼鱼的生长类型为强异速度生长,不同于小体鲟幼鱼与西伯利亚鲟幼鱼。在15~27℃范围内,3种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在早期生长培育时应选用不同的培育温度。

  • 标签: 施氏鲟 西伯利亚鲟 小体鲟 温度 生长 增重率
  • 简介: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太门哲罗鱼Huchotaimen成熟卵子氨基酸组成,并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氨基酸组成对受精率发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剔除对受精率决定性较小的影响因素,精氨酸(X1)、氨基酸总量(X2)丝氨酸(X3)3个对受精率起决定性的因变量,与受精率的相关性依次为0.982、0.9010.596,对受精率(Y)的决定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精氨酸>氨基酸总量>丝氨酸,拟合方程为Y=-2.892+0.960X1+0.062X2+0.367X3。剔除对发眼率决定性较小的影响因素,保留精氨酸氨基酸总量2个对发眼率起决定性的因变量,与发眼率的相关性依次为0.9540.902,精氨酸对发眼率的决定程度大于精氨基酸总量,拟合方程为Y=-2.917+0.742X1+0.096X2。

  • 标签: 太门哲罗鱼 氨基酸 受精率 发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