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在13℃~15℃、18℃~21℃28℃~31℃的土层温度下,将体质量7.0g3.0g的活菲蛭Hirudinariamanillensis放养到湿度35%~45%、底铺水稻田土的体积为580mm×380mm×60mm的80目网箱中,网箱置于同等大的聚乙烯塑料箱中,密度变化在2~5kg之间,观察其越冬情况。150d的试验表明:温度为18℃~21℃时,菲蛭的越冬存活率最高,大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先升高而后下降,大个体的成活率最高(68.8±2.8%);小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最高为61.0±1.9%。各试验组菲蛭的相对失重率随越冬温度升高而增大,28℃~31℃下大个体组的相对失重率最大(9.4±2.0%10.2±2.2%);18℃~21℃下,小个体组相对失重率最大(9.6±2.8%10.6±2.6%)。

  • 标签: 菲牛蛭 越冬 成活率 相对减重率
  • 简介:巨口脂鱼(Ictiobuscyprinellus)俗称大口胭脂鱼,属亚口鱼科(Catostomidae),是北美洲淡水经济鱼类,也是美国池塘养殖鱼类之一。(图1)体椭园形,体侧腹部呈橄榄绿色。头部较大,具有较宽的圆纯形的吻。头长为全长的20-25%;眼径为吻长的48.0-60.5%,侧线鳞35-39个。背鳍长,具23-31鳍条。

  • 标签: 新品种 淡水养殖 鱼类 大口胭脂鱼 橄榄 池塘养殖
  • 简介:投放等氮(32%蛋白质)等热(3600千卡/千克)的半提纯饵料饲养奥利亚罗非鱼苗12周,在这种饵料含有12%脂时,鱼苗的生长与缺脂饵料饲养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发现用这种饵料含有2、4、6、8、10或14%脂的饵料饲养鱼苗时,鱼苗生长无显著差异。饵料转换率(投喂的干饵料量(g)/鱼增重量(g)]的差异与饵料对鱼苗生长的影响是相似的。投喂含12%脂的饵料时,饵料转换率最低(1.9),而投喂缺脂饵科时,饵料转换率最高(2.8)。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鱼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而损失的鱼苗主要是因为逃逸。这次试验的结果表明脂对奥利亚罗非鱼来说是一种不好的食用脂类。一般来说鱼苗生长不好可能是因为饵料中有低度不饱和脂肪酸。

  • 标签: 饵料 鱼苗生长 投喂 罗非鱼 成活率 饲养
  • 简介:"以渔改碱"是开发利用我国约6.9×108km2低洼盐碱水域的有效途径。水体中的盐度过高会显著影响鱼类的渗透压调节、能量收支、生长发育、组织功能以及血浆电解质浓度等;碱度过高会引起"碱病"多种异常生理、生化而迅速死亡。盐碱pH对鱼类理化的影响还有协同作用,盐碱过高时对鱼产生联合毒性作用,pH值升高时同样也会加剧这种作用。本文综述了盐碱pH对鱼类的理化影响、毒性作用等,探讨了鱼类在盐碱水中的生长机制,以期为盐碱水域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 标签: 鱼类 盐度 碱度 PH 生长影响
  • 简介:引言在原来没有鱼礁的海底里,设置人工鱼礁,会使其环境的诸如水流、底质等物理因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以鱼类为主的生物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形成设置鱼礁前完全不同的生物环境。1955年以来,我们为了确切把握随着这种建造物的设置而发生的环境变化,从而建造更

  • 标签: 生物环境 鱼礁渔场 鱼群 分布 活动
  • 简介:必须区别发育生长两个概念,在这里“发育”是指卵割、胚体形成、各种器官的分化、发达、行动的产生发达等。相对而言,所谓生长仅仅是指体长、体重等身体大小的增大。鱼类的发生初期发育生长是同时、迅速进行。

  • 标签: 发育阶段 后期仔鱼 前期仔鱼 过渡期 仔稚鱼 摄饵促进物质
  • 简介:采用形态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研究了哲罗鱼(Huchotaimen)肝脏胰脏在胚胎期(水温7~8℃)胚后期(水温3~14℃)的发育。结果表明,与大多数硬骨鱼类不同,哲罗鱼的肝脏是在破膜前就开始发生、发育,而胰脏是在破膜后出现,以后逐渐发育完善。受精18d肝原基细胞出现,破膜8d,胰细胞出现,破膜8d肝后部开始贮存脂质,破膜18d后肝前部开始积累脂质,肝脏发育与卵黄囊有密切的关系。肝脏胰脏为相互分开的独立器官,具有丰富的肝、胰管。

  • 标签: 哲罗鱼 肝脏 胰脏 胚后发育 组织学
  • 简介:将黑龙睛金鱼苗放养在120-90cm×20-45cm×30-65cm的水族箱或塑料泡沫箱中,密度为500尾/m^3,然后分为2组:一组分别投喂轮虫、枝角类等活饵料蛋黄、豆浆等人工饲料;另一组的光照分别为0,5,1014hr/日,观察2组鱼生长及体色变化。结果表明,投喂活饵的鱼苗生长迅速,体色变化快,体长达2cm时开始变黑,3cm以上时有50%的鱼苗变色明黑;而投喂人工饲料的鱼苗生长变色缓慢,体长达3cm以上时,才开始变黑。鱼苗在自然光照下生长最快,体色变化明显;而黑暗组鱼生长最慢,体色变化最不明显;日照5~10h的鱼生长体色变化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 标签: 体色变化 鱼苗生长 金鱼 投喂 人工饲料 光照时间
  • 简介:海马属于海龙目(Syngnathitormes)、海龙科(Syngnathidae)、海龙属(Hippocampus)的小型海洋鱼类。目前全球所见到的海马有34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8种。2001年全球干海马贸易量超过70t(超过2500万尾),其中很大部分用作中医药。用作观赏鱼用途的极大部分海马都是野生的,主要来自印尼菲律宾,出口北美、欧洲日本。

  • 标签: 海马 资源开发 印度 保护 海洋鱼类 经济价值
  • 简介:汕头地处粤东沿海,海岸线长达289km(包括117km岛岸线),有大小岛屿61个,面积112.9km^2,10m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15米等深线内水域面积132.8万亩,延伸至200米等深线渔场面积约5万km^2。淡水可利用面积10万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

  • 标签: 汕头市 渔业 发展现状 海洋捕捞 水产养殖业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  一、品牌鱼凸显魅力  2006年,福寿螺事件、多宝鱼事件、孔雀石绿事件接连发生,养殖户遭受严重打击,个别产业更是奄奄一息.同年12月份,决心打造"中国第一品牌鱼"的通威集团继成都、北京之后又在上海、广州、武汉、无锡等各大城市首次正式统一上市通威鱼,国内餐饮名店、香港水产经销商对其青睐有加,社会各方反应热烈.同样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养鱼,但结果却截然相反,一些罔顾人们生命健康、片面追求最大效益的企业产生了信任危机,而一些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特别是注重品牌经营的企业,其产品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 标签: 启示分析 品牌鱼 带来启示
  • 简介:江河天然鱼苗的装捞崛起的西江鱼苗生产,其商品化、专业化的规模堪与江西、湖北相匹敌,形成中国继长江之后又一个鱼苗生产基地。西江鱼苗装捞的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中心,是在明代中叶,广东南海包括高自明坡山、顺德龙江、龙山等地,随着蚕桑业发展起来的基塘养鱼以及明末的桑基鱼塘的兴盛而出现在高要。

  • 标签: 鱼苗生产 人工繁殖 生产基地 广东南海 桑基鱼塘 商品化
  • 简介:泰国1989年的对虾出口值可望达到5亿美元;上半年对虾的出口量已达31,610吨,约值2.78亿美元。而1988年同期的出口值为1.25亿美元。全年的对虾出口指标原定为5.2万吨,但后来由于贸易不断发展,最后定为6.5万吨。。

  • 标签: 美元 出口值 泰国 贸易 出口量 上半年
  • 简介:鳄龟原产北美洲,1996年引进我国,首先在广东、浙江人工饲养成功。根据接受试验养殖任务的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的技术人员介绍,鳄龟在试验5年的繁殖情况看,与中国龟相比具有生长快、出肉率高、产印量多等优点,因此在管理收集龟卵及孵化技术上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

  • 标签: 鳄龟 孵化技术 出肉率 动物养殖 收集 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