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1994~1996年桑螟在我市连续3年暴发成灾,仅1996年调查统计,暴发面积达8万亩.亩虫量一般为1.8~4.3万头,最高虫量为侍岭乡信昌组一块625亩的桑园,平均虫量为8.5万头/亩.其发生量之大,危害程度之烈均为历史罕见.本文试就暴发的原因进行初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 标签: 原因及防治 桑螟 防治对策 有机磷农药 防治模式 农业防治
  • 简介:2011年6月份,在贵港很多蚕区暴发脓病,蚕农损失很大,这是近10年来蚕病发生最为严重的月份,笔者凭借自己多年蚕桑生产的经验,对暴发脓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贵港市 蚕区 暴发脓病 原因及对策
  • 简介:通过对铜梁县虎峰镇2012年晚秋蚕暴发僵病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提高晚秋蚕单张产茧量的防治对策,即加强对僵病知识的普及、彻底消毒防病、精心饲养增强蚕儿体质、严格分批提青及时淘汰弱小蚕、防止野外昆虫与家蚕交叉感染、调节好蚕室内的小气候等措施。

  • 标签: 晚秋蚕 暴发僵病 原因 对策
  • 简介:蚕农养蚕最怕的就是发生蚕病特别是暴发性蚕病,一旦蚕病暴发,轻者每盒蚕种损失几百元,重者损失上千元,尤其是实行规模化养蚕后,一些单季养蚕达10盒以上的养蚕大户,更要严格控制蚕病暴发,否则,损失将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因此,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养蚕逐步向大户转移的今天,如何搞好蚕病防治,特别是如何预防暴发性蚕病是摆在我们基层蚕桑科技人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养蚕大户在生产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标签: 槐树湾乡 “4+1”配方 预防蚕病
  • 简介:2008年7月,永福县暴发了罕见的桑园斜纹夜蛾虫害,其危害波及到桑树、木薯、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虫口密度一度达到40条/m^2。虫害发生后,县、乡两级政府及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动员群众群防群治,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田调查,研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如采取人工灭虫、性诱捕器诱捕雄性成虫、在桑地里悬挂煤油灯或放置糖酒醋液盆及喷农药等措施,使虫害的蔓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桑树 斜纹夜蛾 防治 经验
  • 简介:为了有效防治家蚕蚕病,促进忻城县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通过实地调查忻城县家蚕蚕病发生情况,对家蚕暴发蚕病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忻城县发生的蚕病种类较多,老蚕区有病害加重发生的趋势,原因主要有蚕衣消毒防病意识不强,相关综合治理制度还未制定实施;蚕房使用和饲养方法不规范,建议树立小蚕共育户正确经营理念,增强蚕农消毒防病意识;对蚕农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饲养水平;依照法规规范小蚕及蚕种生产,以示范区推广防控技术。

  • 标签: 家蚕 蚕病 暴发原因 防治对策 忻城县
  • 简介:今秋我市8个蚕种场制种,共制一代杂交毛种23万余张,经镜检,微粒子病超毒蚕种99780张,占总数的42%,比今年春季微粒子病毒率4.05%上升37.95%,是历史上毒率最高的一季。现就我市今秋微粒子病大暴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 标签: 微粒子病 一代杂交 原蚕区 暴发原因 胚种传染 蚕体
  • 简介:忻城县2013年上半年桑蚕白僵病暴发,危害面广,蚕农损失大,笔者经过调查找到引起发病的几个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蚕农采取措施,控制白僵病害、增加养蚕收入提供参考。

  • 标签: 桑蚕白僵病 暴发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近年来,家蚕微料子病在我省暴发并迅速蔓延。1989年全省因微粒子超标烧种10O多万张,占全省年生产蚕种量20%左右,直接经济损失1千多万元。因超毒和烧种造成对环境污染,蚕种供需矛盾所增大的损失更无法估计。尽管我省1987年以来,家蚕微粒子病暴发,引起了行业专家、学者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控微除微的措施.但微粒子病不仅没有控制住,相反带毒面在扩大,病毒率在增加。以我市为例:1889年全市

  • 标签: 家蚕微粒子病 原蚕区 蚕种生产 直接经济损失 蚕连纸 原蚕种
  • 简介:酉阳县地处川东南武陵山区.县委、县政府为振兴农村经济,果断决策在酉东片龙潭、麻旺两区的六个乡于1992年10月后集中成片利用广东杂交桑平栽建园1万亩.1993年正当幼桑茁壮成长,秋叶丰收在望时,万亩新桑全面暴发了罕见的桑粉虱危害,西南农大蚕丝学院蹲点教师与县丝绸公司的科技干部立即向县领导和蚕桑生产指挥部提出:“狠抓桑粉虱的统防统治确保秋叶丰收”的防治意见,引起县委、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亲自出马组

  • 标签: 桑粉虱 暴发原因 酉阳县 控制措施 统防统治 丝绸公司
  • 简介:枯草芽孢杆菌CP6是从宜州市南蛇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可分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拮抗细菌,经测定表明该菌对家蚕绿僵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获得其抗真菌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及RP-HPLC对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22∶78(v/v),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活性物质组分,经UPLC验证为单一峰,即为单一活性组分。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CP6 家蚕真菌病 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 简介:截至2012年10月底,厄瓜多尔已有7万hm2香蕉种植园感染香蕉叶斑病,这直接导致香蕉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500万箱。厄瓜多尔区域香蕉公司(Agroban)负责人Marun称,农民们担心这种病菌明年还会影响香蕉产量,而且由于资源缺乏,农民们没有办法防止病菌的侵染。在瓜亚基尔召开的第一届叶斑病论坛上,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 标签: 香蕉叶斑病 厄瓜多尔 感染 种植园 负责人 病菌
  • 简介:我国《物权法》第106条是对物权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106务针对的是物权的处分权存在瑕疵时受让人对抵押权是否可以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并未针对债权出现瑕疵时,存在于债权之上的抵押权该如何处理作出有效的规定。根据从属性原理,债权与设立在债权之上的抵押权据有从属关系,即当主债权不复存在时,因主债权而设立的抵押权也就不复存在。这种情形并不能很好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并且有损于法律的严谨性。当主债权存在瑕疵时受让人是否可以对抵押权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学理与实务当中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主要从重构从属性原则的效力方式以及不动产登记簿关于债权的相关登记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主债权瑕疵引发的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

  • 标签: 抵押权 善意取得 主债权
  • 简介:文章对日本学者三谷贤三郎曾提出的家蚕微粒子导入卵内并感染蚕卵的过程进行了质疑,对深入开展微粒子孢子感染蚕卵并进入胚胎的机理研究表达了强烈的期待.

  • 标签: 家蚕 微粒子病 微粒子孢子 胚胎感染 感染机理
  • 简介:本文报道了家蚕受不同种微粒子感染引起血液蛋白质组成发生变化,并对此做了比较研究。以蒸馏水做对照,添食微粒子正常种Nosemabombcis)(N.b)和变种MG1,且在添食后一定时间间隔内取血,以几条蚕血液混合做为平均值,用SDS-PAGE检测其蛋白质变化,添食MG1孢子与对照、N.b相比,家蚕血液中出现两条分子量较大的不同蛋白带,确定为脂酶同功酶蛋白A-1,A-2。用分光光度计检测480nm处的吸收值,添食后不同日数内,脂酶同功酶蛋白活力是不规则曲线,有两个活力高峰。

  • 标签: 微粒子 家蚕 脂酶同功酶
  • 简介:以桑蚕抗性品种桂蚕N2和常规品种两广二号为对象,用昆虫针在蚕体表制造创口接种新采集的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研究它们感染BmNPV的差异。结果显示两广二号的BmNPV创伤感染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2.46×10~6PDV/mL,相当于脓病末期蚕血液稀释264倍的值,属于易感品种。而同等条件下桂蚕N2的LC_(50)为2.21×108PDV/mL,相当于稀释不到3倍的值,对核型多角体病毒耐受度显著高于前者,具有很强的抗核型多角体病毒创伤感染的能力。饲养桂蚕N2能显著减少蚕期创伤感染BmNPV的几率。

  • 标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创伤感染 穿刺 桂蚕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