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记述了四川蚕区的桑螟天敌28种,其中有16种国内首次报道的。桑螟绒茧蜂(AP—antelesheterusiaeWilkinson)和长距茧蜂(Macocentrussp.)为桑螟的优势天敌。

  • 标签: 桑螟 天敌 种类
  • 简介:本试验采用两个日系品种(秋星.54改)和两个中系品种(C20、中夏)以及按不完全双列杂交制成8个杂交组(正反交),在五龄起蚕饲养,以茧层转换率及近似消化率为指标,对原种及杂种一代的饲料效率进行了研究,同时,试验还对消化量,食下量、消化率、茧层转换率四个性状的势能比值进行测定,得到如下结论:在原种之间,近似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的变异大于杂交种;(2)近似消化率和茧层转化率的变异趋势是不相同的,在杂交种中,消化率高的,其茧层转换率也高,而原种则相反;(3)对于消化量和近似消化率,所有杂交种的PR值内负,要育成消化量和近似消化率高的品种,只有通过选择优良亲本来实现;(4)对于食下量和茧层转换率,所有杂交种的PR值为正,因些要提高茧层转换率,可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和利用杂种优势来实现.

  • 标签: 近似消化率 饲料效率 转换率 杂交种 杂种优势率 消化量
  • 简介:四川蚕区因气候适宜,原料茧霉变普遍,损失严重。过去主要根据霉茧表面的菌丝和孢子颜色来定名,实际镜检工作不多,有时种类混淆。本文选择和调查了四川省有代表性地区的霉茧,按照常规方法对霉菌进行了鉴定,病菌特征进行了描述,以及感染途径作了初步的实验。已明确霉茧主要是蚕茧曲霉菌,菌源来自环境,采取加强仓储管理,完全可以控制其为害。卡氏长螨的为害能促进曲霉的生长,加重了霉菌的感染为害。

  • 标签: 蚕茧 霉蚕 曲霉菌 卡氏长螨 发生种类 感染途径
  • 简介: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一是胚种传染,二是食下传染。胚种传染途径经过母蛾镜检、补正检查及饲育期间的预知检查等环节逐步淘汰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生产中的防微重点应放在防止饲育中的食下传染途径上。近年来,我场通过净化桑园环境、加强桑园管理、强化蚕室消毒防病等工作,防微效果显著,确保了蚕种生产的安全,蚕种质量大幅度提高(见表1)。笔者将近年来在场内蚕种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归纳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表1近年来西里蚕种场生产蚕种质量情况年别生产合格净种(张)带毒净种(张)带毒率(%)无毒净种(张)无毒率(%)2003年21133467422.121645977.882004年15028300019.961202880.042005年14652248016.931217283.072006年2092311765.621974794.382007年1805300180531001加强桑园虫害防治,遏制交叉感染,是提高防微效果的基础工作1.1牢固树立桑园防虫治虫就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新观念微粒子病原除原(母)种带毒外,野外昆虫是重要的传染源。而家蚕与...

  • 标签:
  • 简介:施用除草剂,我国早在30年前(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开始施用于大农业生产,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经验和防治效果.近十年来,我省也应用于桑园,效果十分明显.它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持效久、效果好、省工节肥、简便易行的除草举措.既可杀灭杂草地上部的茎、叶,又能灭其地下的根、幼芽、种子,对快速抑制杂草的出土或生长、减少肥水争夺、增加产量、改善叶质,均有重要意义.尤其中、低产桑园效果更佳,一般可节肥25~40%,除草效果达80~90%以上.现将其施用技术简述如下,供作参考.

  • 标签: 桑园 除草剂 使用技术 灭草机理
  • 简介:分别采用经太阳晒干和沸水杀青烘干的桑叶制成的人工饲料,饲养4个不同的蚕品种,比较它们的饲育效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种干燥处理对4个品种的疏毛率、眠蚕体重、3龄起蚕率、蚕茧品质等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桑叶 干燥方法 饲料质量 影响因素 人工饲料 杀青烘干
  • 简介:关于蚕的人工饲料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在昭和35年(1960年),以桑叶粉为主体的人工饲料首次在全龄饲育获得成功。当时作为参与以茧质问题为中心的制丝技术改良研究的笔者,对于人工饲料在养蚕业的应用,虽然也有迷惑的感觉,但是,因此而可以实现全年养蚕,制丝工厂也能全年获得新鲜的蚕茧,可以设想,制丝工艺将更加合理化,生丝的品质也可得到格外的改善,所以,对人工饲料的发展前途抱有很大的期望。其后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在此其间,开始在蚕丝试验场,以后在各大学,县的蚕单试验场,民间企业等都进行了多边的研究。在获得

  • 标签: 人工饲料育 丝质 茧质 四分之一世纪 制丝 民间企业
  • 简介: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重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据四川蚕病普查资料显示,每年家蚕因蚕病减产20%左右,其中家蚕病毒病的危害占蚕病损失中的70%~80%,养蚕成败的关键是蚕品种的优劣和蚕病的防除,蚕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茧丝质量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病毒病 家蚕 发病规律 种类 病征 病变
  • 简介:蓖麻蚕属多食性绢丝昆虫,它除了主食蓖麻叶子外,还喜食木薯、樗树、马桑、红麻、扁蓄以及蒲公英、鸟桕、鹤木、向日葵等40多种植物的叶子。其中养蚕价值高,开发资源丰富,能大面积种植,并已在部分省区用于生产的有蓖麻、本薯、马桑、樗树、扁蓄等几种作物。现分述如下:

  • 标签: 蓖麻蚕 马桑 樗树 饲料类型 养蚕效果 种植
  • 简介:设饱食添食区与饱食对照区、吊食I添食区与吊食I对照区,吊食Ⅱ添食区与吊食Ⅱ对照区共6个处理,为5龄蚕起蚕添食营养饲料,每处理区再设一个重复区,每处理区蚕头数200头。添食区添食营养饲料,自5龄饷食开始到见熟蚕为止,每天3次,每次给桑前将营养饲料与冷开水按1:i0配兑的稀释液用喷雾器喷于桑叶上混匀后再稍晾干喂蚕;对照区则饲喂用清水进行同样处理的桑叶。试验结果表明添食桑蚕营养饲料可以增强蚕儿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且能强化蚕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蚕儿对桑叶的消化吸收,提高叶丝转化率等。

  • 标签: 桑蚕 营养饲料 添食
  • 简介:我国的养蚕业,目前依靠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蚕桑生产在家庭收入的比重,蚕桑生产必须向规模化、专业化、省力化方向发展.

  • 标签: 家蚕 稚蚕 人工饲料育技术 特点 应用 饲育形式
  • 简介:本文综述了围绕提高家蚕饲料效率的蚕育种、桑树育种、桑树栽培技术、养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家蚕 饲料效率 测定方法 育种
  • 简介:为了验证蚕用营养饲料的养蚕效果,在蚕室和塑料大棚作了两期小区试验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5龄每次给桑添食营养饲料与给桑添水相比,节省桑叶10.8%~12.1%,万蚕产茧量提高3.5%~4.1%。万蚕茧层量增加4.6%~7.0%,100kg桑产茧量多14.7%~18.2%;生产应用每日添食2次营养饲料跟全桑叶育比较,节省桑叶7.7%~10.3%,盒种产茧量提高2.2%~3.9%,茧层量增加3.5%~5.1%;叶质差添食有较好的效果,还提出了研发高效营养饲料的建议。

  • 标签: 营养饲料 蚕用 养蚕效果
  • 简介:为了解决家蚕中系原蚕对人工饲料极不适应问题,提高现行主推蚕品种中系原种的人工饲料摄食性,苏州大学和大丰蚕种场联合协作,以家蚕品种菁松A系和菁松B系为选育素材,采用系统育种法和高选择压技术,经6个世代的系统选拔,显著提高了各品系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2016年春季大丰区蚕种场对该选育系杂交原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小规模繁育试验,结果表明:选拔系的饲料适应性显著好于对照,为提高现行推广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的选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家蚕 人工饲料 菁松原蚕 繁育
  • 简介:作者1987~1992年调查研究了我省各蚕区桑红叶螨天敌的种类,初步鉴定为2纲8目15科■其中食螨瓢甲、食螨瘿蚊、食螨蓟马、小花蝽,植缓螨分布广,数量大,为控制该螨的优势种■同时研究了各种天敌在我省盆地内部各蚕区的分布状况,通过室内饲养测定了几种主要天敌对该螨的日捕食量,计算出的天敌指数,可用于该螨的发生预测。估计未来种群的扩张或收缩。

  • 标签: 桑红叶螨 天敌 捕食作用
  • 简介:贝尔饲料精是一种主要由多种氨基酸、葡萄糖及少量微量元素等组成的营养复合物。在缺乏桑叶或桑叶质量较差时,用它作蚕儿的添加剂,可以补充蚕儿营养,保证丝物质合成的顺利进行。当桑叶充足叶质良好时,用贝尔饲料精作添加剂,对茧丝质影响较大。本试验用25倍液、33倍液、50倍液添食,结果:提高了养蚕各项经济指标,尤其以33倍液更增加茧丝长和解舒丝长,提高叶丝转化效率。

  • 标签: 贝尔饲料精 家蚕 叶丝转化率 添加剂 丝质
  • 简介:本实验用4个三元杂交种、2个二元杂交种和2个原种为实验材料,4龄起蚕开始饲养,以茧层转换率、近似消化率、丝长、丝量、干茧出丝率等为指标,分别对原种、二元杂交种、三元杂交种间的饲料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对食下量、食下率近似消化量、近似消化率、茧层转换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二元杂交种的食下率、近似消化率高于三元杂交种,而三元杂交种又高于原种;②对于茧层转换率,三元杂交种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与原种之间差异不显著;③对于丝长、丝量,三元杂交种略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高于原种.因此,要提高茧层转换率,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利用杂种优势来实现.

  • 标签: 家蚕 饲料效率 杂种优势
  • 简介:东川区是昆明市石榴主产区,石榴种植面积达666.67hm^2,年总产量达5000t,产品远销北京、杭州等地。近年来。由于石榴园有害生物发生十分严重.导致产量损失常年达30%,品质变劣,加上果农盲目使用高毒农药,影响了食用安全。

  • 标签: 石榴园 东川区 昆明市 病虫草 种类 种植面积
  • 简介:蚂蚁是家蚕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害家蚕,直接影响蚕业生产。目前,世界尚未见有关家蚕有害蚂蚁种类的报导,我国只记载了柞蚕有害蚂蚁的部分种类,亦未见对家蚕有害蚂蚁种类记载(1991,中国广东国际联机情报检索)、(1991,中国广东省科技情报中心检索)。广东家蚕、柞蚕有害蚂蚁种类的调查尚属空白。我国对柞蚕有害蚂蚁主要种类有:普通黑蚁Lasiusniger(L.)分布于辽宁、北京、河

  • 标签: 生活特性 科技情报中心 中国广东省 蚕业生产 黑蚁 NIGER
  • 简介:为解决小蚕共育过程中出现的户主老龄化和人工短缺,以及共育安全等问题,开展了规模化人工饲料育技术共育小蚕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1眠蚕体重无显著差异,2眠开始眠蚕时体重表现出差异,3眠期蚕体质量差距较大,4眠蚕体重差异缩小,熟蚕体重差异不显著;盒种产茧量除春蚕低于桑叶育5.1%外,续春蚕、一秋蚕和二秋蚕分别比桑叶育增加4.8%、4.9%和9.5%;春季蚕茧质量无显著差异,二秋蚕茧各项质量指标优于桑叶育;加强蚕室的温湿度控制和眠起处理工作,加强分发后的饲养管理,是小蚕人工饲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蚕共育 人工饲料 饲育技术 共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