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蚕桑生产已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发展,传统的养蚕技术已满足不了现代蚕业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改革传统的养蚕方法,我们从试点到扩面,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省力化养蚕技术,增强了比较效益和优势,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标签: 养殖技术 催青 小蚕共育 中蚕饲养 上蔟
  • 简介:经阆中市科技兴农“蚕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项目调查,家蚕病尤以病毒病发病面最广.危害最重,损失最大.一般在五龄中后期暴发成,大面积蚕茧减产20~30%,局部村社损失达50~70%,一旦暴发,病害成灾,蚕儿“无力回天”.在摸清发病规律,实施蚕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措施后,有效地控制了蚕病暴发,把蚕病损失率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蚕茧优质高产高效.一般大面积控制在10%,示范社控制在5%以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综合防治 配套技术 蚕病 科技兴农 发病规律 配套技术措施
  • 简介:如何能让传统的蚕桑产业在新的形势下让栽桑养蚕在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过程中得以传承?黔江区在新一轮的蚕桑产业发展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中,找到了一条适合黔江发展的"六化五配套"栽桑养蚕技术体系,对助推全区蚕桑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六化五配套"技术体系形成的背景2001年,黔江区委、区政府决定将蚕桑与烤烟、生猪一并列为全区"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并立足建设重庆市优质茧丝绸基地,

  • 标签: 养蚕技术 栽桑 农业支柱产业 茧丝绸 小蚕共育 方格蔟
  • 简介:1990年以来,我县进行了蚕病预测预报及防病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91年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蚕病测报和防治配套技术的内容及方法,促进了养蚕单产和效益的提高。现将1991年我县主要蚕病测报防治配套技术研究情况简介如下:一、主要蚕病的检测技术(一)微粒子病。为了超前掌握各季饲养的蚕种是否代毒或超毒,就必须早作检测,才能避免壮蚕期爆发微粒子病。一是,催青期抽检蚕卵,各季蚕种催青中,在蚕胚子发育至反转、点青期分别抽取不同场别,不同品种、不

  • 标签: 蚕病 微粒子病 蚕种催青 中肠型脓病 蚕期 浓核病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养蚕业如何从传统的生产技术与观念中摆脱出来,走一条“优质、省力、高效”的技术新路子,这是稳定与发展蚕业生产,建立高效农业的必然要求,我市不少乡镇通过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做到了节省用工降低成本,但增效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配套技术跟不上。为此,我们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在全面推广大棚条桑育这一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同时,将有关新老技术组合配套,系统地在我市各乡镇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省力化养蚕技术 技术标准 配套技术 农村产业结构 大棚条桑育 市场经济
  • 简介:1988年,我所在西江流域蚕区郁南县河口镇木树围村建立了实施蚕桑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点,经过一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木树围村共有107户养蚕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桑地面积147.3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29%,由于约有15%的青枯病桑,实折投产面积123亩,大部分是河滩地桑。1987年全村养蚕626张,单张产茧20.7公斤,亩平产茧105.3公斤。去年通过实施综合配套技术后,虽然桑园在夏期遇洪水淹盏,秋期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33户调查户中,桑地投产面

  • 标签: 综合配套技术 秋期 投产面积 青枯病 桑园管理 小蚕共育
  • 简介:桑树是蚕业的物质基础,快速推广良桑新品种是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一般发展桑树必须先培育实生桑苗,再经嫁接成良桑投产,经过时间长、技术性高、操作工序多、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不适应桑树快速投产的需要.因此,良桑密植小桑园的快速推广,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优良的桑树品种、改良后适宜栽桑的土壤,三者有机结合并组装配套一步成园.通过三年来的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于密植小桑园的良桑的快速推广,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

  • 标签: 丰产配套技术 密植园 规范化 桑树品种 嘉陵16号 经济效益
  • 简介:綦江县蚕桑生产已近170年的历史,曾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自生自灭的发展,解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蚕桑生产开始走上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的轨道。1980年县设立了蚕桑技术指导站,逐步增配了大中专毕业生和区乡蚕桑技术员,初步形成了县、区、乡三级技术指导网。40年来綦江蚕桑生

  • 标签: 蚕桑生产 綦江县 蚕桑技术 科技体制 指导网 科技队伍
  • 简介:本文以优良桑品种选择、桑树采伐生理、桑园培肥技术以及桑病虫害防治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从凉山州的自然气候条件、蚕业发展状况、生产技术实践进行分析.论述了凉山州优质高产桑园建设的实践经验.

  • 标签: 桑园 配套技术 研究
  • 简介:省丝绸公司蚕茧部与省蚕学会养蚕专业委员会联合,于本年5月上旬在隆昌县召开了全省养蚕技术配套暨小蚕片叶立体育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市、地、州丝绸公司(农业局、蚕桑局)蚕桑科(站)长以及科研,教学单位的人员和养蚕专委会代表等共80人。与会代表参观了“小蚕片叶立体育”和“大蚕蚕台隔沙育”以及桑树肥培管理等现场,围绕养蚕技术配套进行学术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养好小蚕应以“共育”为主体,推广薄膜覆盖防干育,对分散、量少

  • 标签: 养蚕技术 小蚕 隆昌县 肥培管理 丝绸公司 体育学术
  • 简介:为了解决广西桑树品种老化和桑园产量低产等问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选育出超高产杂交桑品种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并研究出配套技术,该品种具有投产快、稳产高产、叶质优良等优点。至2012年,这两个品种在广西已经种植184.8万亩,占广西桑园面积的73.35%,占全国桑园面积的14.64%。通过对示范基地的测产试验,两个品种的平均亩桑产叶量能达到3218.33kg,亩桑平均养蚕4.35张,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农民的桑园管理水平,对广西蚕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杂交桑品种 桂桑优12 桂桑优62 配套技术 推广应用
  • 简介:长江三峡工程云阳移民区,黄石镇高产农业百千万工程,在1994年实施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蚕茧质量为中心,以科技开发移民,增加蚕农经济效益为目的,大力推进科教兴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蚕桑生产.云阳县蚕丝公司、云阳县黄石镇党政与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进一步联手合作.狠抓育苗栽桑基础,坚持发种带药.统一消毒.纸带装卵隔日收蚁,小蚕专业化共育、大蚕省力化养蚕,改善上蔟结茧环境等先进的丰产配套技术,尽管1995年自然灾害频繁,春季遭遇干旱虫灾严重.秋季急剧高温桑叶减产,蚕茧仍获

  • 标签: 综合配套技术 高产农业 百千万工程 蚕茧质量 长江三峡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