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从组配的多对桑树杂交组合中,选育出CC5组合,该组合的一代杂交种苗木,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杂交优势稳定。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超过对照沙2×伦109,并克服了沙2×伦109一代杂交苗木在重庆地区易受冻害的弱点。该组合是适合四川和重庆蚕桑生产使用的一对强优势桑树杂交组合。

  • 标签: 桑树 杂交优势 C6×C5组合 选育
  • 简介:柞蚕抗菌具有广谱杀菌功能,又能抑制病毒,对某些肿癌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的教授及其研究组成员,经多年努力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995年“柞蚕抗菌、溶菌酶的诱导、提取及基因工程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级奖。“溶菌酶生产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并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制药厂进行中试。由于种种

  • 标签: 柞蚕抗菌肽 抗病毒 华南农业大学 溶菌酶 杀菌功能 抑制病毒
  • 简介:本文从分离、分析鉴定霉茧的主要微生物出发,研制了挥发性蚕茧防霉剂C926,测定了C926对常见蚕茧致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10—200ppm,在高温(28—30℃)、高湿(相对湿度>95%)条件下进行了加速长霉试验,当C926的有效活性成分达90g/m2时,防治效果达95.4%,缫丝对比试验表明:C926对缫丝成绩几乎没有影响。皮肤、眼睛刺激试验及动物毒性试验表明:C925的LD50>5000mg/kg,对皮肤无刺激,对眼睛有轻度刺激,但可逆的安全性高的防霉剂。

  • 标签: 蚕茧保存 防霉剂
  • 简介:昆虫抗菌的研究,近年来取得长足的进展,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1983年以来先后在美国、法国、西德及日本召开无脊椎动物比较免疫学学术讨论会。Hultmatrk作了《昆虫抗菌蛋白》的综述,总结了十年来研究的成果。Goldsmith等在《蚕体发育

  • 标签: 浓核病 比较免疫学 抗菌蛋白 品种选育 天蚕素 基因合成
  • 简介:本试验以中国系统种夏芳为材料,用医用催产对雌蛹、母蛾进行喷雾法和雌蛹瞬时浸渍法处理。调查了母蛾产卵速度、产卵数、产出卵率及不受精卵率,探讨了催产对母蛾产卵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催产处理雌蛹或母蛾对产出卵率有降低的趋势,对不受精卵率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提高产卵速度。

  • 标签: 催产素 家蚕 产卵速度 产卵数 不受精卵率
  • 简介:我国每年因蚕病损失的产茧量高达数千吨,其中70~80%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蚕病所造成的.通过样品纯化后进行核酸性状分析,确认为都是DNV.从而证明我国主要蚕区的“病毒性软化病”应是DNV所引起的浓核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有的放矢地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切断其中的任何环节就有可能抑制病毒增殖,从而产生治疗效果.以蚯蚓为原料的第一代蚕宝中,添加“扶正”“祛邪”的十味中草药,配制成《四号蚕宝》.1987年在铜梁初试,1988年经西南农大蚕学系和四川省蚕丝学校作了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四号蚕宝》对防治DNV病效果显著,对CPV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对NPV病无作用.《蚕宝》经检测,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维生和无机盐钾等.所含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比例,与桑叶蛋白的十分相似,添食后改善蚕体营养,提高抗病力.蚯蚓是息风清热、通络利尿的传统中药,还有增强体液免疫之作用.加入补虚、壮阳、清热等中药后,在各地各季蚕的试用中,从未发现对蚕体有任何药害,且普遍反映添食后蚕喜吃、蚕体壮、蚕病少,能防治“水亮蚕”故而颇受欢迎.

  • 标签: 蚕宝素 蚕病 添食 机理初探 浓核病 攻毒试验
  • 简介:“四号蚕宝”对病毒性浓核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添食后增产9.7~18.8%,平均增产14.2%.但对血液型脓病的防治效果不佳.“四号蚕宝”应掌握从四龄起委开始添食,用清水或白酒(效果更好)稀释50倍,每天添食一次,直至上簇为止.若出现病毒性浓核病,以原液兑白酒5~10倍添食,连续添喂2次以上.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情况报告 空白区 对比试验 铜梁县
  • 简介:蚕与蜜蜂并称为人类两大畜养昆虫,几千年来的蚕、蛹、蛾食用历史足以证明其食用的生物安全性,食用蚕类食品已成为产地民间饮食习惯,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对人体防病、治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如已开发成功的白僵蚕、冬虫夏草、蛾公酒、延生护宝液等,都是以蚕、蛹、蛾为原料生产的药品和保健食品。

  • 标签: 保健食品 柞蚕胚胎精华素 产品开发 生物安全性
  • 简介:用“四号蚕宝”进行小批定点与普遍应用试验.结果:①对夏秋蚕的病毒性软化病及细菌病有抑制作用.在“北面”试区,用药户比不用药户的产茧量多30%左右;在“中部”试区,凡添食“四号蚕宝”的蚕农都比历年产茧量有所提高,而未添食的,蚕在五龄第五、六天就死亡70%.②对中肠型和血液型脓病无防治效果.③在添食过程中,用酒作添加剂的效果明显优于用水作添加剂的试验.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大面积生产 试验初报 病毒性软化病 蚕病
  • 简介:1988年从西南农大引进“四号蚕宝”进行原蚕添食试验.结果:88年晚秋批7532品种比对照增产7.43—7.81%,932品种比对照增产9.84—13.49%.两添药区以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89年夏季批,932品种比对照区增产3.50一8.97%,也是50倍区比70倍区增产大.两批添药区茧层量比对照提高1.90—8.92%,以晚秋批932品种提高显著.两批茧层率比对照略有提高,为0.05—2.92%.晚秋批虫蛹统一生命率,7532试区比对照提高5.83—7.30%;932品种试区与对照几乎无差异.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原蚕 932品种 试验初报 对照区
  • 简介:使用含桑蚕血球细胞(主要是颗粒细胞和浆细胞)的离体培养系,经各种刺激物诱导后,对蛋白激酶C(下称PKC)和蛋白激酶A(PKA,需cAMP型)的活性进行了试验。血球细胞经大肠杆菌中的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离子霉素、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毒素或笨基乙酸汞(杀菌剂)(4β—phorbor12—myristate13acetate)(PMA)处理后便可清楚地检测到PKC的活性,而没有上述刺激物诱导时,其活性情况没试验过。结果表明,不仅LPS而且Ca2+和一种G蛋白均可能参与了PKC活性诱导的信号转导。同样用LPS、dcAMP、离子霉素或霍乱毒素处理血球细胞,对PKA的活性进行了类似的检测,而不经处理的对照细胞没有PKA活性,而且LPS、cAMP、Ca2+和G蛋白很可能也参与了PKA活性诱导过程中的信号转导。用抗兔脑PKC—α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以LPS处理的血球细胞样品中有一种与单抗有交叉反应的90KDa蛋白质,而未经LPS处理的对照样品不存在这种蛋白。桑蚕血球细胞内的PKC和PKA被细菌感染后的LPS激活后,可以诱导自身防御反应,例如抗菌蛋白基因的表达。

  • 标签: 桑蚕 蛋白激酶C和A 类脂多糖 血球细胞 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