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991年,是广东省全面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的一年,饲养多化性蚕种已成为历史,这是我省养蚕业的重要里程碑!解放后,广东省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蚕茧产量1990年比1949年增加4倍多,亩桑产茧增长3.8倍,养蚕技术革新也取得很大成绩,但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本文就涉及全年二化白茧化问题,结合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继续向新的台阶攀登。一、历史的回顾“全年二化白茧化”是广东养蚕业的一个特殊问题,是指改革过去饲养多化性黄茧

  • 标签: 蚕业科技 蚕桑生产 蚕茧产量 养蚕技术 多化性 蚕茧收购
  • 简介:239、白星桑天牛Psucotheatonkin-ensis(Aurivillius)寄主:桑。分市:海南、云南(金平、剑川、南华、大理、洱源、弥渡)、广尔。240海南白星天牛Psacothcatoni-nensisinarmataGressitt寄主:桑、构。分布:贵州(毕节等地)、海南。241桑坡天牛(坡翅大牛,斑角大牛,

  • 标签: 桑坡天牛 金平 桑树害虫 星天牛 tonkin 桑窝额萤叶甲
  • 简介:预防委病的消毒药物选择,历来就是保证蚕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1996年秋经过试验选出了新药2号(商品名:科力1号)消毒药物。在此基础上,今秋又对省蚕学会提供的供试药物进行了生物鉴定试验和消毒病原的培养试验,现将有关内容报告于后。

  • 标签: 消毒效果 新型消毒剂 曲霉菌 培养试验 消毒药物 质型多角体
  • 简介:1906年外山博士提出一代杂交种的优越性后,一代杂交种在1913年就得到普及推广,到1923年左右,全国推广一代杂交种已达90%,到1925年后几乎全部是杂交种,这是蚕茧生产一大变革。但是在蚕种生产中出现原种难养,产卵少,杂交种计划完不成现象。因此,在1918年采用杂交原种,最初用于制造三元杂交种,接着1919年又进一步试验更有利的四元杂交种。当时多元杂交种的研究主要是将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中的化性不同的品种如二化×一化等组合配制成杂交原种。

  • 标签: 一代杂交种 原种 蚕品种 四元杂交种 蚕种生产 三元杂交
  • 简介:蚕业生产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饲育技术,同时要改善饲育的环境和应用强健性的蚕品种。日本农林水产省对春用品种委托调查以化蛹率为主,达96%左右,夏用品种达94%~95A%。像这样的蚕品种在一般的条件下是好养的,但遇到不良气候、不良叶质和病害污染等,有些蚕品种的抵抗性就不十分理

  • 标签: 日本蚕 品种改良 蚕种业法规 蚕业生产
  • 简介:刘奇葆书记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对蚕桑丝绸产业的高度关注,极大地振奋了行业信心。由省农业厅牵头起草的《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已发布实施,对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把四川蚕桑丝绸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的千亿产业和全国蚕桑丝绸产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刊陆刊发,以飨读者。

  • 标签: 丝绸产业 四川省 蚕桑 规划 产业体系 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