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即时浸酸蚕种是指蚕蛾产卵后在正常温度(24—25℃)保护下,经20个小时左右,给越年蚕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使其停止滞育的过程,从而使越年蚕卵继续发育至孵化。在生产中,采用此法主要是为调节夏季用种的供应。但由于运输关系,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用种计划,自行进行蚕种即浸,然后人库作短期冷藏、以备出库,然即浸蚕种由于各种因素.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给生产造成损失.

  • 标签: 冷藏时间 孵化率 蚕种 即时浸酸 浸渍处理 生产
  • 简介:引进沙2×伦教109杂交桑品种,作为湖羊饲料进行开发,为方便种子的存储和随时播种的需要,进行了杂交桑籽不同冷藏时间对其发芽的影响试验。

  • 标签: 杂交桑籽 不同冷藏时间 发芽率
  • 简介:一、同种类农药致蚕中毒的症状1、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久效磷、甲胺磷、敌敌畏、辛硫磷等为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蚕接触或食下此类农药后,中毒蚕即突然停止食桑、烦躁、乱爬、不断翻滚,吐出绿色的胃液,胸粗尾小并萎缩,严重的有脱肛现象,经数十分钟后即死亡.

  • 标签: 农药中毒 症状 解毒方法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6.097),意大利学者尝试利用反射光谱鉴别葡萄叶片的矿物质缺乏症状。该研究中的葡萄分别培养在5种不同的水培营养液中:不缺素(对照)和缺素(缺铁、缺镁、缺氮、缺钾)营养液。

  • 标签: 缺素症状 葡萄叶片 反射光谱 鉴别 水培营养液 矿物质缺乏
  • 简介:本试验通过蚕种不同的入库前保护时间、冷藏时间及出库后分浸酸与不浸酸等处理后,调查932、7532原原种不同处理的实用孵化。结果:浸酸处理的蚕种库外保护时间在50天以内,冷藏时间在120—140天内孵化成绩比较好,冷藏时间超过140天以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孵化下降;不浸酸处理就催青的蚕种冷藏120—130天的孵化稍偏低,而冷藏时间140—160天的蚕种的实用孵化高,孵化成绩稳定。结论:932、7532原原种的库外保护时间最好控制在40天以内,最长不超过50天。冷藏时间在140天以内的,应当进行浸酸处理。而冷藏时间在140天以上的,蚕种出库前经过适当的中库调整3天后再出库,不需要经过浸酸处理,蚕种孵化就可以达到生产要求.达到推迟用种的目的。

  • 标签: 保护时间 冷藏时间 出库处理 932 7532 孵化成绩
  • 简介: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改进采后催熟技术可以缩短美国考密斯梨(comicepear)和波斯卡梨(boscpear)的冷藏处理时间,使其上市时间提前,从而延长上市时间。试验表明,这两种梨与乙烯气体接触以后,冷藏处理的时间就可以缩短。研究结果表明,考密斯梨刚进入成熟期时采摘,采后需进行30天冷藏处理后才能成熟上市,随着采摘时成熟度增加,

  • 标签: 上市时间 催熟技术 采后 冷藏处理 研究人员
  • 简介: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据奥地利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2007年度(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奥地利市场水果供应量f奥地利水果产量加上水果进口量,再去除水果出口量)达124万t,比上年度增加了7%,比2000-2005年的平均水平高出4%。其中,奥地利本国产的水果产品占市场供应量的66%,多于进口量。

  • 标签: 水果产量 奥地利 自给率 市场供应量 进口量 商务部
  • 简介:蚕种杂交是一代杂交种内在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省定质量标准要求杂交不低于95%。据省蚕种管理总站96年调查,我省一代杂交种杂交不彻底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问题,除了应继续抽检蚕种杂交,并不断完善检验方法,将其作为一个常规检验项目,以保证蚕种质量外,蚕种场应采取下列措施来提高杂交:1.防止品种混杂在蚕种生产过程中,若不同品种相互混杂,就会影响杂交的提高。容易发生品种混

  • 标签: 杂交率 综合措 蚕种质量 不同品种 一代杂交种 蚕种场
  • 简介:春制秋用种超过规定时间入库的技术处理,采取不同冷藏温度和浸酸标准,提高孵化

  • 标签: 冷藏温度 浸酸标准 孵化率
  • 简介:试验结果表明:原原种即浸的适期中系为盛产卵后24℃保护22小时,即第二天下午3:00~3:30;日系保护24小时,即第二天下午3:30~4:00.浸酸时间中系为4.5分,日系为5分,冷藏期限中系为15天,日系为20天.超过上述即浸时间浸酸,耐冷藏期限缩短.

  • 标签: 蚕种 原原种 即浸时间 冷藏期限 浸酸时间 孵化率
  • 简介:优良蚕种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蚕茧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蚕种各项技术处理,提高蚕种质量是生产优良蚕种的根本措施。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蚕种必须以质取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蚕种良卵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业部部颁标准必须检验的项目之一。不良卵以不受精卵、生种、再出卵为主,还有部分红褐色死卵、淡色卵、浓色卵。笔者通过多年来的调查,发现影响蚕种良卵的原因有很多,与催青、饲养过程中环境因素、营养条件、种茧及蛹期保护、制种、蚕种保护、浸酸冷藏、浴消处理等许多环节关系密切。因此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必须牢固落实和贯彻制种生产和蚕种处理的关键技术,减少不良卵的发生,提高蚕种良卵

  • 标签: 蚕种质量 良卵率 技术 蚕茧生产 制种生产 物质基础
  • 简介:1993年4月垫江县丝绸公司在已修建八年的老催青室选用三间屋安装了由四川省丝绸公司蚕茧生产部与成都电子科技开发部(原成都电子音响设备厂技术服务部)采用微电脑自控技术研制开发的CCB—Ⅱ型蚕种催青保种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监测显示自控功能、体积小、精度高、工作安

  • 标签: 蚕种催青 催青室 丝绸公司 智能控制系统 科技开发部 自控技术
  • 简介: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从F3开始进行蛾区育,对入选蛾区及其个体应用茧质与丝质选育相结合的方法,茧质选择以个体为主,入选的个体对号交配,使茧层量基因尽快累加。丝质选择以蛾区为主,选择经活蛹缫丝,茧丝长的蛾区内茧层高的个体继代。与此同时,应用天平摆动模式,使高茧层基础品种的体质保持在较强水平,从而育成了家蚕中系品种的茧层达到30%以上的水平。

  • 标签: 家蚕 基础品种 遗传 选择 茧层率
  • 简介:本试验用福尔马林、二氧化氯和漂白粉液3种消毒液对原原种转青卵进行卵面消毒后,调查比较各种卵面消毒处理对蚕种的孵化及蚁蚕绝食生命的影响,以探索最适合作为卵面消毒的方法。试验发现最适合的卵面消毒药物因品种不同而异。

  • 标签: 卵面消毒 一日孵化率 蚁蚕绝食生命率
  • 简介: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于12月底至翌年1月初伐条,可适当提高原蚕的4龄起蚕结茧、虫蛹统一生命和茧质及产卵量,显著提高良卵及实用孵化。综合考虑桑叶的产质量,生产中可推荐采用本方法。

  • 标签: 桑树管理 春伐桑园 剪伐时间 种茧育
  • 简介:荣县栽桑养蚕的历史悠久,清末《荣县志》中即有记载。荣县现有桑园2700hm^2,养蚕4.2万张,产茧1500t,蚕农茧款收入达到5000万元,是广大蚕农增收致富的一个好产业。荣县从2014年开始与气象部门合作,通过气象预报与桑树生产情况相结合,摸索各季蚕种最佳出库时间,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目前养蚕布局形成了“双轨制”,大面积生产全年仍养春、夏、伏、秋和晚秋5批蚕,养蚕大户和蚕业家庭农场则养8批蚕,8批次的养蚕布局是促进全县蚕桑生产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蚕种出库 荣县 时间安排 天气预报 应用 栽桑养蚕
  • 简介:单盒蚕种产茧量的多少取决于盒种饲育蚁蚕头数的结茧和单粒茧重量,结茧和粒茧重量直接关系蚕农的养蚕经济效益,蚕农的经济效益又影响着蚕桑生产的正常发展。近几年,我县桑蚕结茧逐年下降,蚕茧产量连年减产,严重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蚕桑生

  • 标签: 结茧率 蚕茧产量 产茧量 小蚕 蚕儿 收蚁
  • 简介:精制于附种集散卵和平附两者的优点,互补两者之不足,且用绵纸复盖防止了精制蚕种再污染和落卵遗失,实为蚕种制作一大改进.但农村大面积饲养此种的孵化及产茧情况少见报道.1996年春、夏两季,重庆市蚕业制种公司与渝北区蚕桑站、蚕种场联合进行了入库、中感、出库三个时期制作精制平附种的前期死卵、催青死卵、总卵粒数、孵化、实用孵化和农村大面积饲养的调查.

  • 标签: 平附种 实用孵化率 正反交 重庆市 方差分析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