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家蚕作为生物技术研究的模式昆虫,和现代生物技术有许多结合点,本文将把生物技术在家蚕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概括.

  • 标签: 家蚕 生物技术 模式昆虫 蛋白质工程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 简介:通过对蚕业的特点、蚕业生产的现状及我国蚕业科技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21世纪的蚕业发展战略应该是: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发展高科技蚕业;同时.提出了今后l5年我国蚕业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 标签: 蚕业科技 研究与开发 强生 高科技 蚕业发展 发展战略研究
  • 简介:蚕用蜕皮激素目前市售的商品有用唇形科植物(Ajuga.nipponensisMakino)及同属植物全草经水煮提取制成,每毫升含相当于生药5克的蜕皮激素和用云南露水草提练而成的每毫升含β—蜕皮激素(C27H44O7)22.5毫克的蜕皮激素.前者常称为“川蜕”,后者常称为“云蜕”.“川蜕”由于所用原料含蜕皮激素量较低,且不稳定,加之目前生产设备简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目前四川蚕药标准对这一药品的用法用量不完善,生物效价也难以确定.“云蜕”所用原料β—蜕皮激素量相对较高,一般都用先进工业化生产设备提练成含量高于

  • 标签: 蜕皮激素 生物效价 川蜕 产品质量 结茧率 生物技术研究
  • 简介:本实验从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中分离出以放线菌为主的近400个微生物菌,经过反复实验、分析,筛选出三个能产生对蚕蛹壳几丁质有较高分解性的几丁质酶.

  • 标签: 微生物 土壤 几丁质 几丁质酶 降解作用
  • 简介: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通过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影响很大,甚至带来毁灭性破坏.所以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动物植物检疫所把家蚕微粒子病列入目录.为防治该病.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迅猛发展,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孢子虫生物学 家蚕微 微孢子虫
  • 简介:为研究不同微量元素及其不同水平的叶面施肥方法对桑叶生化组成成分的影响效果,我们用良品种做了一个实验。此实验由六种微量元素组成,每种微量元素又分两种剂量(水平),即铁(2.5与5.O公斤/公顷/年)、镁(2.5与5.0公斤/公顷/年)、硼(2.5与5.0公斤/公顷/年)、铜(2.5与5.0公斤/公顷/年)、锌(5.0与10.0公斤/公顷/年)、钼(2.5与5.0公斤/公顷/年)。通过数据的分析显示出在十一种生化参数中有5种参数,即非还原性糖、总糖、碳水化合为物、粗纤维、总自由氨基酸,比对照实验统计上显著地提高了;剩下的6参数,即水分、总灰分、还原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粗蛋白,也都超过对照但增加不明显。可观察到,施用钼(2.5公斤/公顷/年)、钼(2.5公斤/公顷/年)、钼(2.5公斤/公顷/年)、铜(2.5公斤/公顷/年)和镁(5公斤/公顷/年)这几种水平,非还原糖、总糖、总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总自由氨基酸五种参数上升最大,分别比对照上升26.962%、24.585%、15.339%、22.519%和24.841%。

  • 标签: 微量元素
  • 简介:蚕丝的主要组成成分丝素蛋白有各种优良性能,随着对丝素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开发利用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本文对目前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丝素蛋白 医学领域 生物 应用 组成成分 结构研究
  • 简介:作者1991——1995年对桑树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螨——柑桔始叶螨为害桑树情况和室内生活史进行了初步研究,究明该螨在桑上年可发15~17代,卵期:23~24℃5~6天。27~30℃3~4天;幼螨至成螨历期:20℃左右9~10天,23~24℃6~7天,27~28℃5~6天;成螨寿命最短13天,最长51天。雌成螨产卵前期1—3天,产卵期10—41天。每雌产卵量最高90粒,最低为12粒,总平均为40.89粒。雌雄性比为2.05:1。该螨主要在桑树主干近基部疤痕、裂缝等处越冬,4月初上树为害,5~6月形成高峰。7-9月虫口锐减。10-11月再形成小高峰直至桑树落叶。四川桔桑混载地区均有发生。

  • 标签: 桑树 柑桔始叶螨 生物学
  • 简介:新型蚕用消毒剂“克孢灵”是广东顺德市化学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共同研制并生产的高效广谱杀菌剂。1990年初进行养蚕消毒室内试验,在肯定消毒效果后,1991年春蚕开始,进行“克孢灵”生产中试。现将“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研究及生产试验报告如下:一、“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试验<一>试验材料及方法(一)试验材料1.消毒药液配备:①“克孢灵”消毒药液配制:在含有效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药液配制 有效氯含量 蚕桑生产 广谱杀菌剂 丝绸公司
  • 简介:5、饲料与给桑采桑要与蚕的发育时期相一致,采桑的方法有摘叶、摘芽,捋叶及采伐,这些方法除桑树的树形养成法外,稚蚕和壮蚕不同。1)稚蚕用桑适熟叶的判定方法除照桑叶的理化性质外,还有以着叶部位判定的方法。

  • 标签: 养蚕技术 给桑 适熟叶 条桑育 摘叶 食桑
  • 简介:1消毒防病春蚕饲养后,病源集中,先要进行喷洒药液消毒,杜绝病毒病源四处扩散.其步骤与蚕前消毒相反,即光喷漂白粉液或福尔马林药液,药液要配准,药量要用够,喷洒要周到,以滴水为度,并保持30分钟的湿润状态.春蚕发生过僵病的地方趁湿还可再用硫磺柏桠熏烟消毒后,再将蚕具(蚕箔、蚕台、蚕架、竹竿等)搬出蚕室清水泡洗,日光曝晒消毒;蚕室要在喷消之后采取扫、刮清洗干净,再用鲜石灰浆刷白.并填塞鼠、蚁洞,根绝危害.蚕网等小蚕具用开水煮沸20分钟晾干备用.总之,室内室外,大小蚕具消毒防病,做到全面彻底,然后养蚕.

  • 标签: 夏蚕 饲育技术 消毒防病 桑叶质量 蚕种人工孵化 上蔟
  • 简介:四川省和重庆市广大蚕区这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疏于对桑树的管理,出现了大量低产桑树.这些桑树严重制约了亩桑产叶量和亩桑经济效益,挫伤了蚕农积极性.抓住今冬这段时间,对低产桑树进行改造、规范化管理,无疑对提高明春桑叶产量将起到直接作用.现将低产桑树冬季改造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桑树 冬季管理 产叶量 嫁接更新 桑叶产量 改造管理
  • 简介:蒸笼养蚕又叫笼箱密闭养蚕,是根据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性,结合农村分户养蚕面广、条件差、技术落后、饲养规模小的实际情况实践出的一种简易养蚕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将蚕饲养在专用的蒸笼内,给桑后把蒸笼密闭起来,使桑叶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蚕的食桑量和消化量,促进蚕良好地生长发育.实践证明,饲养1~3龄蚕能很好地满足蚕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气象、营养、卫生环境,蚕儿生长快、发育整齐、蚕体健壮、产茧量高、方法简单、省工、省叶、又便于消毒防病,在养蚕分散、饲养规模小的地方尤为适用.现将武胜县蚕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总结的蒸笼养蚕特点及饲养技术推荐给大家,供参考使用.

  • 标签: 饲养规模 饲养技术 小蚕 养蚕方法 生长发育 卫生环境
  • 简介:实生桑苗是无性繁殖嫁接桑必需的砧木,是建设新桑园的物质基础.新桑园的建立、老桑园的更新改造,都需要大量桑苗.由于桑苗品种的好坏,将影响桑园的高产优质.因此,要快速繁育足够的良种桑壮苗,最好是走"自采、自育、自栽"的培苗路子,可避免向外地调进桑苗而造成的成本高、成活率低、病虫传播等弊病,尤其是近年来,实生桑苗特别紧张、昂贵.立足在本地育苗,除满足自给外,还可在当地出售实生苗,每亩收入可达1000~2000元以上,起苗后正好赶得上秋播.

  • 标签: 桑园 桑苗 育苗技术 高产优质 壮苗 快速繁育
  • 简介:要养好家蚕,就必须作好蚕病的防治工作。蚕药是预防和治疗蚕病,且能使上簇整齐的一类物质。从1990年1月以后,按国发(87)48号文和川办函(1989)115号文示,蚕药归属兽药管理。业已整顿验收,全省有27家蚕药厂,共生产50多种蚕药。为了帮助了解,增加蚕药使用知识,以便准确配制,防除蚕病,故在此择要进行介绍。

  • 标签: 蚕药 蚕病 上簇 兽药管理 中肠型脓病 贮桑室
  • 简介:日本蚕丝业,从3O年代后半期,生丝向欧美的输出急速减少,进而转化为以和装需要为主体的产业。近年随着社会的富裕,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高级化意欲增强,从而对西装部门绢丝原料的需要也提高。面对这样的现状,以和装需要为主体的日本蚕丝业,也要适应新的需要,即使在原料供给部

  • 标签: 蚕丝业 养蚕技术 养蚕农户 供给部 高级化 桑园面积
  • 简介:实际生产中,大部分桑树都存在施肥不足的问题,多半是只施一次春肥。用肥成分单一,仅用氮系化肥的居多,少数地方用了一点人畜烘尿,施肥量也少,不能满足桑叶优质高产要求的。氮素化肥虽肥效快,但不持久,容易分解、损耗、流失,而且价格昂贵,成本投入高。不少化肥残留物多,容易导致土壤变酸,结构破坏粘硬板结。针对这些问题,我们

  • 标签: 配方施肥技术 桑园土壤 常规施肥 硫酸钾 桑树生长 供肥量
  • 简介:方格蔟与花蔟等旧蔟具相比具有上茧率高、次下茧少、茧衣毛少、茧层量高、蔟室省和花工少等优点.应用方格蔟上蔟能增加产量,提高茧的等级,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上蔟新技术,现将方格蔟上蔟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家蚕 蔟架 蔟片 蔟中管理 采茧 方格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