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应用优良的蚕品种是茧丝绸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每次蚕品种的更新换代都使茧丝产、质量明显提高.蚕品种性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原料茧的质量,进而影响生丝及其织物的品位和档次,从而影响茧丝绸行业的效益.蚕茧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丝绸工业的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丝绸工业对原料茧提出了新的要求,优质茧的概念和内涵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标签: 品种应用 蚕品种 浙江省 茧丝绸行业 现状 丝绸工业
  • 简介:近日,天然彩色蚕丝技术由浙江大学和浙江花神丝绸集团联合完成,该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主持这项研究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玉银教授介绍,眼下他们已有能让蚕茧天然具有红、黄、绿、粉红和桔黄等颜色。该技术是利用家蚕种资源库中天然有色基因获得天然彩色茧育种材料,进一步选育出天然彩色茧实用蚕品种系列。

  • 标签: 蚕丝 天然彩色茧 衣服 浙江大学 动物科学 育种材料
  • 简介:最近,浙江丝绸集团公司下发通知,重申不得向无“缫丝生产准可证”的企业供应蚕茧原料.通知指出:各级丝绸公司应严格按照浙江计经委、省工商局、丝绸公司6月3日联合下发的浙计经工(1998)580号文“关于对我省缫丝机生产、销售实行准可证管理的通知”要求,各

  • 标签: 丝绸公司 蚕茧 丝绸集团公司 浙江省 省工商局 工商行政部门
  • 简介:被誉为“丝绸之府”的浙江,蚕茧的产量、质量一向居全国第一,丝绸业也历来是全省出口创汇的第一大户,但是近年来,却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蚕茧产量第一的位置已让给了四川,质量第一的位置也让给了山东.面对新的国内外市场态势,人们忧心忡忡……浙江丝绸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产品以外销为主,历来为全省重要的创汇产业.面对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丝绸所面临的结构调整问题,笔者走访了

  • 标签: 丝绸业 丝绸产业 丝绸出口 蚕桑生产 21世纪 丝绸产品
  • 简介:经本场反复试养,采用整叶穿连成串,垂直搁挂在饲育箱内,使蚕座呈立体状态,结合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干保鲜,大大地节省桑叶、劳力和蚕座面积,又可预防蚕病,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将桑叶切碎,平面饲喂小蚕的做法.采用此法养蚕,每张蚕多产蚕茧3.8公斤,增产11%,节约用叶10%~15%,减少投资30%~50%.

  • 标签: 小蚕 片叶立体育 饲育箱 采叶标准 收蚁方法
  • 简介: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为:广东蚕学会(GUANGDONGSOCIETYOFSERICULTURE,简称CDSSO)第二条广东蚕学会是广东从事蚕桑丝绸行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或单位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结成的地方性非菅利性社会组织。

  • 标签: 广东省 会员代表大会 会员大会 常务理事会 表决通过 蚕学
  • 简介:四川蚕桑学会,经四川科学技术协会川科协学[88]字第182号文批准更名为“四川蚕学会”。学会设置成立“栽桑、养蚕、蚕种、蚕病、茧丝、蚕业经济”六个专业委员会和“刊术、科普、组织、财务审计”四个工作委员会,并在养蚕专业委员会中增设了“野蚕、蚕桑综合利用”两个学组,学会和各个委员会已分别遴选了组成人员,制订和落实了1989年学术(工作)

  • 标签: 蚕业经济 蚕病 栽桑 财务审计 蚕业科技
  • 简介:2003年7月16日,由高县丝绸公司组织发起的宜宾蚕业协会会员大会在高县符江宾馆召开。九县一区丝绸公司、农业局、经贸委、市行管办、蚕业站以及丝绸工业企业等15家单位54名会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宜宾市 蚕业协会 高县丝绸公司 2003年
  • 简介: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原惠阳地区蚕学会第二届年会暨惠州蚕学会成立大会在惠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惠州科协等单位的领导以及原惠阳地区的蚕学会会员共二十多人。会议总结了原惠阳地区蚕学会三年来的工作,研讨和提出了如何加快发展东江流域蚕桑生产的意见和措施。会议期间还按新的行政区域划分,成立了惠州蚕学

  • 标签: 行政区域划分 蚕桑生产 学会会员 三年 东江流域 八年
  • 简介:广东蚕学会2005年在广东科协的正确领导和挂靠单位以及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遵照学会章程,开展了各项活动,现将主要活动情况简述如下:

  • 标签: 学会章程 广东 会员单位 挂靠单位 活动情况
  • 简介:广东蚕学会成立于1958年。四十多年来,在广东科学技术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学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活动比较活跃,在推广和普及我省蚕业科学技术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深受我省蚕业界的好评。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广东蚕学会仍属非法人社团。国务院于1998年10月25日颁发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并要求非法人

  • 标签: 广东省 社会团体 社团 蚕学 发展壮大 非法人
  • 简介: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丝绸集团广州蚕种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极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 标签: 检测中心 广东省 产品 蚕业 检疫检验 监督检验
  • 简介: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丝绸集团广州蚕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级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 标签: 检测中心 广东 产品 蚕业 检疫检验 监督检验
  • 简介:推广中心前身为广东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拥有一支在蚕种繁殖、研制、生产、质量检测及技术推广方面有独创见解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并凭借独树一帜的亚热带蚕业技术特色打造出弛名“石牌”蚕种。

  • 标签: 技术推广 广东 蚕业 蚕种繁殖 繁殖试验 人才队伍
  • 简介:成立50多年的广东丝绸集团公司,经过几代丝绸人的艰苦奋斗,目前已成为拥有超过100家国内外企业、资产超30亿元的省属大型企业集团,集茧、丝、绸、纺织服装的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于一身,实现了贸工农、科教研一条龙。近年来,广东丝绸集团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的前列,集团的出口业务、经济效益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出口额连续几年在行业内保持第一,2005年进出口额达到1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亿美元。自2000年授权经营以来,集团公司在各部门组织的考核中,每年均取得考核优秀值;在国企改革改制中,率先走一步,对所属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实行新体制,焕发了新的生机,被领导称赞为广东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 标签: 集团公司 广东省 丝绸 财务管理 大型企业集团 国企改革
  • 简介:纸板方格蔟是中外蚕业界的专家学者公认为目前最优良的蔟具,推广使用该蔟具是提高茧质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阳城蚕区经几年推广,蚕农不仅掌握了一般的上蔟技术,同时在实践中又改革、完善、创造了使用纸板方格蔟的新技术.为了使广大蚕农掌握简单易行的正确方法,笔者总结为“十改”.

  • 标签: 纸板方格蔟 省工省力 正确使用 方格簇 增效益 自动上簇
  • 简介:1991年,是广东全面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的一年,饲养多化性蚕种已成为历史,这是我省养蚕业的重要里程碑!解放后,广东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蚕茧产量1990年比1949年增加4倍多,亩桑产茧增长3.8倍,养蚕技术革新也取得很大成绩,但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本文就涉及全年二化白茧化问题,结合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继续向新的台阶攀登。一、历史的回顾“全年二化白茧化”是广东养蚕业的一个特殊问题,是指改革过去饲养多化性黄茧

  • 标签: 蚕业科技 蚕桑生产 蚕茧产量 养蚕技术 多化性 蚕茧收购
  • 简介:清远自然条件优越,种桑养蚕十分有利,蚕桑生产已有较长的历史,几十年来不断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几起几落,速度缓慢。到一九七九年,全市有桑地3285.5亩,产茧306.5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农业生产方针政策的调整,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清远的蚕桑生产才得到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市桑地发展到61510亩,年产茧达3529.7吨,但1986年起,农民又挖桑改种,到1987年底,全市桑地仅存34823亩,蚕茧只有2377吨,比1985年分别下降43.39%

  • 标签: 蚕桑生产 种桑 蚕茧生产 农业生产方针 蚕桑基地 丝绸公司
  • 简介:为了振兴我市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粮经比例,稳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蚕业,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口创汇的需要,根据永川市委、市政府发展蚕桑生产的战略规划,准备建立3000吨(6万担)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使我市蚕桑生产朝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方向转移,促进我市茧丝绸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现将基地建设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 标签: 基地建设 蚕桑发展 永川市 蚕桑生产 成片桑园 茧丝绸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