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离子电极法测定了不同季节桑叶及蚕粪便的含量,回收率满意。并对桑叶含量的高低进行了环境和季节的分析。找准污染途径。同时对夏季桑叶进行不同解荆处理,得到最佳解剂的解效果。

  • 标签: 家蚕 桑叶 氟含量 氟离子电极法 解氟剂
  • 简介: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将耐主产基因导入性状优良的实用品种,并纯合固定,创建了一批耐种质,其2~4龄耐200ppm以上,保持了原型品种的特性,并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

  • 标签: 家蚕 耐氟性种质 抗逆育种 基因结合 主效基因
  • 简介:浙江省青年学者孟智启在世界上首创性的表现,使长期困扰我国乃至世界家蚕生产的中毒的防治研究出现曙光。他在日本九州大学学习时,通过不断观测发现,从家蚕中肠分离出的活细胞在受氟化物攻击时,其内部的钙离子明显下降,而钙离子是动物中枢神经向器官传递信号的载体,真正明确了家蚕中毒的机制。

  • 标签: 氟中毒 钙离子 防治研究 中枢神经 氟化物 活细胞
  • 简介:家蚕的耐性不仅随其龄期、世代的不同有差异,也与其品种的不同和健康性有关,其耐性主要由微效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或耐显性主效基因控制,选用耐性强的品种作亲本,结合耐性与其他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运用科学的遗传育种方法选育出高耐性家蚕新品种,是解决氟化物对蚕业生产危害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家蚕耐性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家蚕 氟中毒 耐氟性差异 耐氟遗传规律 耐氟遗传育种
  • 简介:2005年4月19日至5月3日,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作为中埃科技合作联委会第四届会议长期合作研究开发项目'中埃桑蚕科技合作示范项目(No.4-510)'的中方执行单位,并应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科技处的要求,接待了埃及农业农垦部派出的代表团一行三人的学术访问活动,埃方代表团由埃及农业农垦部植保研究院蚕业研究所所长Souad博土和家蚕育种专家Osama博土以及埃及农业农垦部国际农业关系局负责亚澳事务的官员Salwa女士组成.

  • 标签: 蚕业研究所 代表团 埃及 科技合作 广东 示范项目
  • 简介:通过2007年秋季对40%炔螨水乳剂的防效试验,结果40%炔螨乳剂3种浓度对桑叶螨(桑红蜘蛛)平均校正防效均达到94%以上,比对照药螨力平均高4个百分点:炔螨3种浓度中以1500倍平均校正防效为最高,达到96.82%,炔螨1750倍和2000倍平均校正防效基本相同。通过本试验认为,炔螨是目前防治桑红蜘蛛特效药,而且残药期长,因此,建议生产上使用浓度1500倍,安全用药叶间隔期为7—9d。

  • 标签: 40%炔螨特 桑叶螨 防治效果
  • 简介:家蚕新品种“桂蚕F95”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广西“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育成耐性强的强健性夏秋用新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性。2007年4月,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详细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 标签: 家蚕 耐氟品种 桂蚕F95 性状
  • 简介:栽桑养蚕是我县农业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蚕桑生产成为广大农民的致富门路.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它经济作物的效益快速增长,尤其是蚕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栽桑养蚕在农业中的优势逐渐减少.为了稳步发展蚕桑生产,增强蚕桑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促进蚕农增收,我县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 标签: 蚕农 增收 蚕桑生产 农业 射阳县 致富门路
  • 简介:为了探讨离子在雌雄家蚕中肠和头部的吸收累积情况,以家蚕耐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按照常规方法饲养到5龄起蚕时,对2品种家蚕进行雌雄鉴别,并将其分区饲养。添组喂食经200mg/kgNaF溶液浸泡后的桑叶,另设清水对照组,检测不同性别家蚕中肠和头部离子浓度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在中肠中,对照组734和T6雄蚕离子浓度分别高雌蚕1.20倍和1.03倍,添组734和T6雄蚕均是雌蚕的1.05倍。734雄蚕添组是对照组的1.67倍,而雌蚕添组是对照组的1.58倍。T6雄蚕添组是对照组的1.22倍,而雌蚕添组是对照组的1.20倍。在头部,对照组734和T6雄蚕分别是雌蚕1.39倍和1.08倍,添组734和T6雄蚕分别约是雌蚕的1.10倍和1.03。734雄蚕添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组是对照组的1.39倍。T6雄蚕添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组是对照组的1.03倍。两种组织中,均表现出雄蚕中的离子浓度高于雌蚕的。

  • 标签: 家蚕 氟化物 中肠 氟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