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新选育的雄蚕品种——雄蚕1号、雄蚕2号进行省级实验鉴定试验,结果经SPSS软件分析显示:雄蚕1号虫蛹生命率显著高于对照(两广二号),雄蚕2号略高于对照;雄蚕1号和雄蚕2号的全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茧层率分别为21.58%、21.73%,比对照高1.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干茧出丝率分别为42.02%、42.32%,比对照高2%以上,显著高于对照。一茧丝长分别为905.0m、977.5m,分别比对照长66m、138.5m;净度分别为96分、94.75分。

  • 标签: 雄蚕 虫蛹生命率 出丝率 一茧丝长
  • 简介:2013年,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参加国家桑蚕品种鉴定的1对新蚕品种粤蚕8号进行了实验鉴定。通过蚕期饲养表现、茧质调查成绩、丝质鉴定成绩及综合经济性状的对比分析,客观反映了粤蚕8号在广东点的饲养情况及性状表现。

  • 标签: 粤蚕8号 饲养 茧丝质量 品比鉴定
  • 简介:2012年依照《2012年国家桑蚕试验实验鉴定实施方案》对1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鉴定,调查了其饲养成绩、茧丝质和综合经济性状,结果表明:该对新品种孵化齐一、发育整齐,茧丝成绩和综合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

  • 标签: 2012年 桑蚕品种 国家鉴定 实验室鉴定 广东
  • 简介: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形象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实现师生互动,使教师能够高效率地对全体学生给予指导。另外,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等也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有助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 标签: 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遗传学 实验教学
  • 简介:“重庆市开放示范研发平台”授牌仪式2009年12月1日重庆市科委举行,依托西南大学建设的“蚕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等9个研发平台经过严格程序评审,被重庆市科委授予重庆市首批“开放示范研发平台”。市科委委领导和各专业处室领导,以及我市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工程中心及依托单位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授牌仪式。

  • 标签: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研发平台 重庆市 示范 工程中心 科委
  • 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服务西部蚕业的发展,2007年6月19日,向仲怀院士与夏庆友、鲁成教授前往广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签订了“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广西蚕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合作协议,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总站签订了“关于在广西成立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广西工作站”的合作协议,这是重点实验继新疆工作站之后的又一个工作站。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工作站 农业部 合作协议 产学研结合
  • 简介:2007年4月25日,重庆市科委国际合作交流处受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委托,组织以市科委副主任张文为组长的专家组来我所,对夏庆友教授、向仲怀院士承担的中日国际合作项目“家蚕重点功能基因及遗传资源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姜小平处长出席验收汇报会并讲话。姜处长和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国际合作项目 重点实验室 蚕学 大学 西南 合作交流
  • 简介:为进一步培养本科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蚕丝文化,并为广大优秀大学生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实验浓厚科研氛围和优良人文环境的交流平台,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承办的“2013学术夏令营”活动于7月20日正式开营。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夏令营 生物学 基因组 学术 家蚕
  • 简介:为有效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计划将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中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机质、土壤交换性钙镁、土壤有效硼和蔬菜中还原型维生素C总量5个实验的测定方法由原来的每个实验1个测定方法改为2个测定方法,使测定结果更精确,实验内容更充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土壤 农化分析 实验课 实验方法 改进
  • 简介:2013年9月11日,科技部陈小娅副部长一行来到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检查指导工作,并听取了西南大学基础科技工作情况汇报。出席汇报会的还有向仲怀院士和学校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张卫国、党委副书记张跃光、副校长李明、副校长周常勇等。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学 基因组 副部长 科技部 家蚕
  • 简介:2013年9月19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袁于人教授访问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并为师生们做了题为“Cas-mediatedgenomeediting:Structureandapplic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中,袁教授详细介绍了ZFN、TALEN、Cas9等目前国际流行基因组编辑技术,并就不同编辑手段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剖析。在交流环节中,实验马三垣、王峰博士在技术关键环节与袁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夏庆友教授与袁教授就基因组编辑在未来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 基因组 生物学 交流 家蚕
  • 简介:通过抽查5个蚕桑主产县不同类型桑田的57个土样养分测定表明:原肇庆地区现有桑田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平均都处于缺乏水平,有效氮处于中等水平。47.4%的桑田土样呈弱酸性到强酸性,36.8%的土样呈碱性。因此该地区桑田应该增施有机肥并配施磷、钾肥,酸性桑田要施用石灰或草木灰、碱性桑田要施用石膏、硫磺或明矾加以改良。

  • 标签: 桑田 土壤肥力普查 原肇庆地区
  • 简介:土壤是桑树生长的基础,改良土壤、增厚土层、活化土质、平衡施肥、综合治理桑病虫害是增强树势、延长桑树盛产期、提高产叶量必不可少的措施。对桑园土壤的改造是满足桑树生长的需要,加强桑园土壤管理工作,能为桑树发根生长和根系吸收土壤养料和水分创造一个有利的生态环境。桑树在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快,发根多,树势壮,条长叶多,并能增强光合作用,制造更多养分和碳水化合物,通过韧皮部运转,输送给根系,促进桑根生长,根系发达又促进枝粗叶大,常言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的辨证关系就在于此。对桑树的管理,只对树型的养护,对枝、干和桑叶收获的管理是不全面的,这只是一个方面,不能忽略桑树地下部分的管理。要把桑树养成丰产型,建立稳产高产型桑地,对桑园土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桑园的土壤改造,活化土层,不仅有利桑树生长,提高桑叶和蚕茧总产量,同时也能提高蚕种质量。为此,有必要从改良土壤、增厚土层、平衡施肥、综合治理虫害方面来探讨怎样促进桑树生长。1增厚土层、保持水土川渝各地栽植桑树的环境,从发展历史来看,至今还有不少利用荒山和小块峪地、房前屋后的零星小块建立起来的桑园,这类桑园土层薄,肥力差,土壤机构差,若土壤管理工作跟不上,易造成肥水流失,桑树生...

  • 标签:
  • 简介:2012年4月15-16日,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蚕桑抗病育种中心挂牌暨蚕桑抗病育种学术研讨会在蚕业/生物所召开。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广东省科技厅刘炜副厅长、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主任夏庆友教授、西南大学桑树基因组计划项目组负责人何更多还原

  • 标签: 蚕业 农产品加工 向仲怀 抗病育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因组计划
  • 简介:近年来,土壤镉污染及其防治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论文概括了土壤中镉的污染现状,总结了农田镉污染修复措施和治理方法,综述了桑树对土壤镉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提出种桑养蚕是治理和利用我国镉污染农田的一种成功的经济生态模式。

  • 标签: 桑树 土壤镉污染 修复措施 研究进展
  • 简介:由于我场桑园地处沿海,属盐碱性土壤,加之施肥结构不合理,导致桑园产叶质量下降,蚕儿生长发育不良,制种质量不高。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可以提高桑叶质量与产量。本文通过未改良土壤与改良土壤不同土层有机质及其它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以及桑叶成分的对比来证明改良效果。结果是通过三年改良,采用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土壤性状有了较明显的好转,养蚕制种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桑园 土壤改良 效果
  • 简介:6月20日,福建省农业厅印发了《福建省农产品产地环境长期定位监测工作方案》文件,提出2017—2019年在全省各地农产品产地土壤布设5000个长期定位监测点.对农产品产地土壤开展常态化监测.为更好地管理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果园土壤 监测点 福建省 农产品产地 农产品质量安全 长期定位
  • 简介: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11期《生草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作者徐田伟等)报道,以5年生“寒富”苹果园行间生草区不同草种为试材,采用田问取样、实验内测定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行间种植6种草后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苹果园生草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从而为生草制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壤酶活性 果园生草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种群 苹果园 活性变化
  • 简介:因为种植了大量优质水果,越南的TienGiang和BenTre省被称为"水果王国",最出名的水果包括葡萄柚、榴莲、杧果、红毛丹、菠萝蜜和山竹。这些水果不仅在国内热销,还远销世界各地。但是,目前这两个省的果农很苦恼,因为海水已经渗透到这些果园附近的河流和池塘,附近的果农无意中就用了这些含高盐浓度的水浇灌果园,影响果园产量及果实品质。

  • 标签: 水果生产 土壤盐碱化 越南 重影 干旱 优质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