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就高校图书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高校图书管理模式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高校 图书馆 管理模式 信息化
  • 简介:在信息化时代做好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图书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更新工作意识,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学生图书信息进行整理,提升图书和各类资料的管理效率。在信息数字化图书管理活动中,工作人员应该使用数字化模块对管理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信息数字化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可行性建议。

  • 标签: 信息技术 数字模块 高校 图书馆管理
  • 简介:新型智库一个国家的话语权和软实力的象征,同时还是创新以及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定治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文章主要针对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高校图书服务于发展探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 标签: 新型智库建设 高校图书馆服务 发展
  • 简介:图书管理与服务受高新技术的影响,也要做出一些改变来满足人们到图书的需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这些挑战让图书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将图书变成自动化与网络化的模式越来越重要。

  • 标签: 图书馆 自动化 网络化 现状分析
  • 简介:我场土门坝桑园一组。经营面积52.85亩桑园,投产面积50亩,沙质壤土,栽植形式以2.33×1米,2.33×1.33米,树龄50年代栽植的7亩,1973年栽植的45亩,其余为零星栽植;桑树品种湖桑30亩,南1号7亩,桐乡青5亩,其余为荆桑品种。1980年前,亩桑产叶

  • 标签: 低产桑园 桐乡青 荆桑 湖桑 零星栽植 投产面积
  • 简介:针对今年春茧上市后国内茧丝市场行情发生的复杂变化,山东省丝绸总公司在认真分析本省蚕茧生产基础、茧质优势、工贸需求量和消化能力及地方政府与蚕农生产热情等实际情况后,作出了蚕桑生产三年发展规划、目标不变,调整今后发展思路的决定.

  • 标签: 蚕桑发展 发展思路 重点县 蚕茧生产 蚕桑生产 地区发展
  • 简介:秋用种超过规定时间入库的技术处理,采取不同冷藏温度和浸酸标准,提高孵化率。

  • 标签: 冷藏温度 浸酸标准 孵化率
  • 简介:自2000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以桑枝生产香菇为重点的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8个生产基地。栽培的模式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两种模式,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采用集中生产菌袋、合理利用茧站房屋及茧棚统一养菌、利用农户养蚕大棚分散出菇、再统一收购的生产经营方式。

  • 标签: 蚕桑资源 综合利用工作 生产经营方式 反季节栽培 开发 效益
  • 简介:鲁枣5号为金丝小枣自然杂交后代实生选种获得的干、鲜食枣兼用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果实椭圆形,平均纵径3.12cm,横径2.61cm;较大,平均单果重10.52g,最大达11.7g;大小均匀,

  • 标签: 金丝小枣 新品种 鲜食枣 制干 品种审定委员会 平均单果重
  • 简介:蚕丝业起源于中国,栽桑养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古老传统,形成农、工、商、贸一体化的特色丝绸产业。一直以来,蚕桑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蚕茧,目的产物是生丝。“种好桑、养好蚕、产好丝”是传统蚕业的固有思维模式和生产习惯。但是,桑树资源自古以来又是药食两用的珍贵材料,现代科学证实了桑树资源的营养成分、药理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开发桑树资源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近年来中医药界和蚕业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焦点。特殊品种桑树在生态建设的利用,更极大拓宽桑树资源的用途。查阅近年的国内外文献,本文对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作一概述。

  • 标签: 资源综合利用 桑树资源 药理活性成分 蚕桑生产 科技工作者 中华民族
  • 简介:家蚕品种资源保护,不仅是保存品种继代,还要在饲育选择中保持品种遗传性状与资源利用,做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基础建设,整合资源,寻求创新,开发利用蚕种质资源,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 标签: 家蚕 品种资源 保护 利用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越南各地开发利用蚕桑资源的概况,综述了越南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越南 蚕桑 资源利
  • 简介:报道了四川的野生、地方、选育、引进的桑树种质资源。四川有桑属植物9种,资源丰富。野生桑种分布不重叠,对研究桑属的起源、演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特异性状,是桑树育种宝贵财富。地方桑树品种,种类繁多,长期在一个地区种植,具有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选育和引进的桑树品种,产叶量高,叶质好,推广时应注意引种适应性实验。

  • 标签: 四川 桑属 资源 桑品种
  • 简介:桑蚕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式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现代化的桑蚕产业早已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栽桑养蚕,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蚕丝这一特定经济产物而存在。在桑蚕产业生产中,伴随产生着多种附属物,如桑枝、桑叶、桑葚、蚕蛹、蚕蛾、蚕茧、蚕沙等等,他们都有着自身的经济利用价值。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蚕产业综合利用已成为一门学科,其附属产物的价值不断被人们开发并加以利用。本人结合工作实际与产业发展现状对桑蚕产业中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情况进行系统的介绍与总结。

  • 标签: 桑蚕产业 资源 多功能利用
  • 简介:微机通讯也称为布告板系统(BBS—BulletinBoardsystem)通讯,是设置以交换情报为目的的主机站,由多个用户加入其中形成的通讯网络,用户会员可以从中获取所提供的情报,或会员之间进行情报交换。现在,在日本国内,这种系统(包括大规模的商业数据库的系统)已达1400个以上,但其中90%以上是会员数不到500人的小规模系统,估计利用人数已达20万人以上。

  • 标签: 专家系统 通讯网络 制丝 商业数据库 情报交换 会员数
  • 简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传统蚕业的延伸与拓展,是当前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在桑、蚕、丝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借鉴。

  • 标签: 广西 蚕桑资源 综合利用 SWOT分析
  • 简介:苏4×苏12春越年种实用孵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该品种的滞育程度较深.在无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要想使该品种的冷浸种获得满意的实用孵化率,在5℃中最好冷藏50天时间以上.春越年种要获得满意的孵化成绩,冬季浴种后,在5℃中的人工越冬时间至少要60天以上;在12.5℃温度中感处理时间至少要经过15天胚子才发育到丙1+~丙2,此时方能入库进行第二次冷藏.

  • 标签: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桑枝、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种桑除了养蚕外,还可以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茵以及加工板材;利用多余的桑叶研制桑绿茶;此外,种植多用途的桑树优良品种,还可以果、叶两收。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利用桑枝加工板材,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1400元。利用桑叶养蚕,1亩桑园仅养蚕一项的年产值约2400元~3600元;利用每年夏、冬两次砍伐及春秋萌长的弱枝所废弃的嫩梢、嫩叶研制桑绿茶,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种植果叶两用型桑树优良品种,1亩桑园总产值可达4600元。近年来,广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树资源丰富,大力开发桑枝、桑叶等桑树产品,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种桑只为养蚕”的单一生产模式,而且对促进蚕农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 标签: 桑树 综合利用 效益
  • 简介: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 标签: 桑树 品种资源 育种
  • 简介:一、马桑资源概况我县具有多种蓖麻蚕饲料植物,主要是马桑、臭椿、蓖麻、乌柏,其中尤以马桑资源最为丰富。马桑属马桑科,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生命力强,耐砍伐。马桑一般生长在海拔400米~1600米区域内的荒山荒坡上和灌木丛林中,土壤以石灰质的黄壤和紫色土为主。马桑的生长分布状况分为三类;一类,密集状,即马桑比较集中,一般一亩有250株以上,二类,簇状,几株马桑在一起,成簇状,簇与簇之间有一

  • 标签: 马桑科 马桑属 生长分布 饲料植物 丛林中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