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分式小蚕加温器是为了适应当前农村小蚕饲育特点而研制的,根据小蚕的不同生理发育阶段而插入相应个数的加温片,通过自动控温器自动给加温片通断电,从而控制蚕座的温度。该加温器操作安全容易、节能环保,是小蚕饲育的理想仪器。

  • 标签: 控温器加温片 温度 小蚕
  • 简介:我公司位于湛江市附近,处于雷州半岛,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度适宜,雨水充沛,适宜种桑养蚕,全市有桑园4670多hm2,全年养蚕20多万张,产茧7000多t,是广东的新老蚕区,每年冬春季节各县市都要新种桑园1330~2000hm2,新蚕区以种实生苗(桑苗)为主,老蚕区由于主要以无性繁殖(株)为主,其品种有抗10、283×抗10等.这两个品种桑苗来源于冬至前后剪下的枝条来繁殖,这时气候干燥无雨,加上蚕农技术水平低,株成活率低,据各蚕区蚕农汇报成活率只有30~60%,既浪费土地,产量又低.为此,我公司于今年1月上旬,采用桑树无性繁殖(株)试283×抗10品种,共植0.2hm2,植后覆盖尼龙薄膜(种甘蔗用膜)加上科学管理,成活率达95%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 标签: 桑园 无性繁殖 成活率 蚕区 实生苗 桑树
  • 简介:种茧育原蚕上蔟是一项任务紧、工作量大、劳动力集中且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我场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发现种茧育原蚕上蔟采用“提法”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用工。

  • 标签: 种茧育 上蔟 网提法 效率
  • 简介:根据蚕种生产上微粒子病与桑园野外昆虫交叉感染的现状,试验在桑园中利用直径一寸管为立柱,四分管为辅助支架,并以15目的纱覆盖,搭建了大棚防虫,湘晖和7532养蚕制种试验的茧质和卵质调查,结果是试验区与对照区在茧层量、全茧量、茧层率、单蛾卵粒数和良卵率等没有显著差异,而死笼率和蛾圈合格率差异显著。认为在原蚕桑园建造防虫,隔离桑园野外昆虫,效果明显,蚕种毒率明显下降。从经济投入等方面考虑,桑园防虫适合在高毒或超毒地区的原原种或者原种桑园推广使用。

  • 标签: 微粒子病 野外昆虫 防虫网
  • 简介:在蚕种制造过程中,采用手工捉蛾的方法捉蛾,速度慢,蚕具取代手工捉蛾,每小时提高工效8.6倍,缓解了人力与时间、工作量不相平衡的突出矛盾。起到省时省事,一具多用的作用。

  • 标签: 蚕蛾 蚕具引蛾效果
  • 简介:对几种特殊场合,如蚕儿感染病源需隔离病蚕,眠起蚕分批等进行悬空加,达到快速有效地分隔蚕儿的目的。用蚕箔及塑料编织网为材料,在实验室开展了悬空加试验。结果蚕儿上爬率97%以上,硬质底蚕不出现下钻蚕,软质底蚕则出现1%左右下钻蚕。此方法养蚕产茧量、茧质各项成绩、蚕儿发育经过等各项性状均不受影响,是一种解决特殊场合下分离蚕儿的有效技术措施,可通过研究实现自动除沙。

  • 标签: 养蚕 悬空加网 应用技术
  • 简介:由全国蚕业信息办公室组织、甘肃省农业厅农业生产处承办的全国蚕业信息会员代表大会于1998年7月23目至2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来自江苏,浙江、四川、广东、重庆、山东、广西、河南、江西、云南、山西、河北、甘肃等13个省市区的会员代表及部分特邀代表共65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蚕业 中国 山西 信息网 召开 农业厅
  • 简介: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代方银等研究揭示了家蚕体色突变“暗化型”(melanism,mln)的成因。研究论文《Mutationsofanarylalkylamine--n--acetyltransferase,BM—IAANAT,areresponsibleforthesilkwormmelanismmutant》于2010年3月23日在《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杂志在线发表,6月18日正式出版。这是目前中国科技工作者利用本土资源和科技力量独立完成的第一篇关于家蚕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研究的论文。

  • 标签: 研究论文 突变基因 定位克隆 生物化学 家蚕 杂志
  • 简介:去年晚秋,我市部分蚕区由于蚕血液性脓病在5龄期大暴发,大部分蚕农颗粒未收,损失惨重。通过调查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蚕农对消毒认识不足,消毒走过场,消毒防病方法陈旧、单一,消毒效果差。为此,我们指导蚕农提高消毒防病意识,强化消毒,严格做好蚕病防控工作。

  • 标签: 强化消毒 蚕病 控制 消毒防病意识 防病方法 消毒效果
  • 简介: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建筑行业中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对企业加强工程预算控制提供建议。

  • 标签: 工程项目预算管理 问题 应对策略
  • 简介:近年来,我省养蚕生产单张产量下降,年平均单张产茧仅23.36公斤,推测全省大面积因蚕病实际总损失率约为38.16%,如每张蚕种22000头蚁计,约损失为8396头。至于蚕茧质量平均全茧量仅1.67克,上车率、茧丝长,解舒率皆有下降趋势,从产、质量这一问题看,是当前我省养蚕生产千万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 标签: 蚕病 养蚕生产 解舒率 蚕茧质量 总损失率 全茧量
  • 简介:了解微粒子病的传播途径,彻底断绝微粒子的传染源,从而提高蚕种质量。

  • 标签: 家蚕 微粒子病 蚕种 品质
  • 简介:文章以古建筑造价的控制进行分析,并针对古建筑造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仿古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途径,对仿古建筑工程造价实施管理具有较大意义。

  • 标签: 古建筑 造价 控制 管理
  • 简介:近年来,在蚕桑生产实践中,农药中毒屡见不鲜,且有趋于严重的迹象,已成为蚕区农民朋友增收的主要障碍,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蚕病造成的损失,2004年秋蚕期东台市富安镇因使用的乐果不纯,造成数千张蚕儿中毒,损失了几百万元,2005年春,因空气污染,东台市大部分镇发生不结茧蚕现象,比例从5%~30%不等,损失较大。

  • 标签: 农药中毒 控制 成因 家蚕 生产实践 空气污染
  • 简介:利用沼气灯作燃烧器,通过温度测控仪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从而控制沼气灯的燃烧加温,实现蚕室沼气加温的自动控制,是目前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一种配套设施的改进.双气路的设计结构不仅确保了沼气点火的成功率,还能在停电时通过人工控制燃烧加温.

  • 标签: 蚕室 沼气加温 自动控制
  • 简介:1)2010年1月5日,张诗亚教授应邀到我所作“蚕丝与华夏人文精神”讲座。2)2010年1月16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工作考评与总结会在广州召开。3)2010年1月20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袁于人博士来所访问交流,并就家蚕蛋白质结构解析研究达成合作意向。

  • 标签: 突变基因 自然科学 研究论文 定位克隆 家蚕 重庆市
  • 简介:桑叶全程消毒是种茧育防微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普种生产过程中,正确认识桑叶消毒,正确运用桑叶消毒技术,坚持桑叶全程消毒不走样,能够有效控制微粒子病发生,提高蚕种繁育质量。

  • 标签: 桑叶消毒 控制 蚕种质量
  • 简介:前几年,四川现行的几对二化性品种,在原种生产繁育中,不越年卵的发生率很高。通过几年不断探索化性变化的原因和防止对策。现在,不越年卵的发生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原种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 标签: 家蚕 不越年卵 发生 控制
  • 简介:近年来,四川省蚕种生产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损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蚕种胚中带病源增多所致。控制病毒危害的关键措施首先是各级蚕种繁育单位和管理部门全员应具有常备不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的意识;其次是坚持执行发现除去病源措施。抓住全过程严格消毒防病,减少养蚕环境病源,做好原种病毒补正检查,减少原种带毒危害,认真做好蚕种繁育各阶段病毒预知检查,严格淘汰带毒蚕卵、蚕、茧、蛹、蛾,禾发现病毒的蚕蛾分小批制种,地、市把住普种母蛾微粒子病合格检验关,超毒蚕种由主管单位监督烧毁处理,原蚕区使用的普种必须是经过全检母蛾无毒的蚕种,逗硬执行这些办法,一定能够控制家蚕微粒子危害。

  • 标签: 蚕种生产 控制病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