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一、秋后霖前种对路适时出库,把蚕期安排在高温之末与阴雨低温之前这段时间来进行.秋蚕出库或迟或早三、五天都可能遭遇到前期高温或后期霖雨低温多湿的恶劣环境,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共育收蚁选好户要坚持集中收蚁推广共育.杜绝发卵现象.共育收蚁本是减少小蚕损失和养好小蚕的唯

  • 标签: 秋蚕 恶劣环境 药物作用 补催青 复合维生素B糖浆 质量标准
  • 简介:近日,在以“科普进农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科技宣传活动周中,福建省顺昌县委宣传部、科技局、科协、农业局和林业局等部门深入到全县10个乡(镇)100个村,举办“乡百村”科技培训讲座。他们把果树管理知识传授给果农,并现场接受咨询,赠送果树生产管理的科普图书和资料。此举深受果农欢迎。

  • 标签: 科技培训 果树管理 科普图书 科技宣传 知识传授 生产管理
  • 简介: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新的合成纤维、尼伦或维尼伦层出不穷。有人认为,天然纤维,特别是蚕丝的需求量将日益衰减。但事实上,世界生丝产量却由1938年的5.6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7.0万吨。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从事养蚕。虽然全世界蚕丝产量只占世界纺织纤维总量的0.17%,但国际蚕丝协会(ISA)对未来年的蚕丝供应和需求量持乐观态度。

  • 标签: 蚕丝业 尼伦 蚕茧生产 生丝市场 栽桑 十年
  • 简介:随着优质水果板块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湖北省水果实现了面积、产量、产值三增加和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可喜局面,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2006年,全省水果总面积达到28.21万hm^2、总产量302.4万t,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1.71万hm^2、41.6万t,增幅达6.4%和16%;水果产值达到42.7亿元,比2005年增加6.8亿元,增长18.9%。

  • 标签: 湖北 果业 优质水果 技术推广 产品质量 农业增效
  • 简介:养蚕技术指导“步法”作者通过多年来走村串户巡回技术指导蚕桑生产,工作中总结归纳出“步法”。即一看环境卫生和养蚕设施;闻室内气味鉴别空气是否新鲜;三看温湿度是否标准;四看蚕发育是否整齐;五看蚕座面积是否达到超前扩座稀放饱食;六看蚕沙多少,断定用叶...

  • 标签: 养蚕技术 “十步法” 蚕桑生产 环境卫生 养蚕设施 蚕沙
  • 简介:最近召开的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把蚕桑作为陕西大主导产业之一纳入“九五”规划。在这之前的陕西省农业工作会议已把蚕桑作为1996年项农业骨干项目,确定今年重点扩大植桑规模,积极推广小蚕共育等技术,在汉江、丹江流域及陕北、渭北建设25个蚕桑基地县,建设一个省级原种场及3个蚕种场,扩大蚕种供应能力,提出了1996年产茧2000吨、2000年达到4000—5000吨的目标。

  • 标签: 农业工作会议 主导产业 丹江流域 供应能力 蚕桑基地 陕西
  • 简介:柑桔是湖北省堰市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支柱产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到2006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2.4万hm^2,产量突破20万t,产值高达2.5亿元。堰市被湖北省列入全省优质柑桔板块,成为全省第大柑桔主产区(仅次于宜昌市)。全市柑桔基地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库区和黄龙滩库区沿岸低山丘陵区。全市农户中有11.2万户、41万多农民从事柑桔生产,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6.4%。其中,丹江口市2005年柑桔种植面积达1.54万hm^2,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柑桔之乡”;郧县柑桔面积达0.87万hm^2,是全省柑桔生产大县。

  • 标签: 柑桔业 十堰市 丹江口库区 优势 种植面积 支柱产业
  • 简介:果叶兼用桑品种“大”为广东桑系,天然三倍体。由于三倍体的染色体组为奇数,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配对,种子不孕不实,只留下种胚痕迹,所以无籽。该品种的特点是桑果优质、高产、味甜、果大、抗逆、无籽、高效,同时桑叶产量也较高,质量较好,可果叶两用。

  • 标签: 生物特性 果桑 天然三倍体 技术 栽培 染色体组
  • 简介: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作为古老的蚕桑丝绸行业,应加速科技发展,提高全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竞争力,争取在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中处于主动地位.要推动我区经济发展,提高蚕桑科技竞争力,将我区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变成经济优势,是摆在我们每个蚕桑技术工作者面前的大事.

  • 标签: 蚕桑生产 黄山区 科学技术发展 科技竞争力 科技创新能力 丝绸行业
  • 简介:《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学会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创办于1964年。其前身是广西区蚕业指导所主办的《广西木薯蚕简报》(1964年)、《广西蚕业简报》(1965年)。1966年正式创刊,刊名为《广西蚕业通讯》,1994年更名为《广西蚕业》。《广西蚕业》至今已出版、发行了41卷150期(含简报58期)。回顾《广西蚕业》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凝聚了多少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为之撰稿、审稿、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

  • 标签: 《广西蚕业》 发展历程 1966年 1994年 技术推广 科技期刊
  • 简介:我国丝绸出口经过两年多的下降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全面好转的势头,特别是去年季度开始,各大类丝绸产品对主销市场的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上半年,丝绸商品(真丝产品)出口总额为8.8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其中,桑蚕丝出口量增长16.3%,桑坯绸增长14%,桑印染绸增长72%,丝绸服装增长15%.而去年春茧产量为19.88万吨,比上年的20.56万吨减产3.29%.春茧收购结束后,从6月下旬开始,国内茧丝价格一路攀升,9月初,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价格行情显示,厂丝价为22.4万元/吨,比春茧上市前的5月底提高21.7%,干茧价为7万元/吨,比5月底提高34.6%.

  • 标签: 市场运行 茧丝绸市场 运行盘点
  • 简介:栽桑养蚕是我县农业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蚕桑生产成为广大农民的致富门路.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它经济作物的效益快速增长,尤其是蚕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栽桑养蚕在农业中的优势逐渐减少.为了稳步发展蚕桑生产,增强蚕桑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促进蚕农增收,我县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 标签: 蚕农 增收 蚕桑生产 农业 射阳县 致富门路
  • 简介:敬语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或话题中的人物等表达敬意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说在任何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敬语。这其中日语的敬语发达体现在丰富的表达和复杂的使用上。同时日语的敬语体现着上下关系、内外亲疏关系、公私场合等关系。同样的内容跟不同的人说,就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 标签: 敬语 日语 五分类
  • 简介:为探究在不同夏伐时间下果桑的产量产期变化情况,在传统夏伐适期内的第1d和第27d分别对两组“大”果桑进行夏伐,结果表明:夏伐时间的先后对桑果的产量、收获期、连续采摘期无显著影响,对收获期的峰值位置及总产量增加速度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早夏伐能够获得更早的收获高峰和高峰后总产量增加速度较为平稳的下降,有利于人员和用具的分配利用并提高利用效率,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晚夏伐能够推迟收获高峰和大熟期的到来,但日产量变化较大,适用于人员安排灵活的小规模种植.早、晚夏伐配合运用能保证最佳的收支比、较优的产品品质以及最适合的果期安排.

  • 标签: 夏伐 果桑 产量 产期
  • 简介:【导读】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除苹果、柑桔和梨三大水果外的其他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大都保持稳中有增态势,仅香蕉种植面积和荔枝产量较2015年略有减少,减幅分别为0.30%和O.51%。猕猴桃依然是全国增长最快的主产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7.91%和7.18%:桃种植面积和产量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2.83%和4.76%,产量重新超过葡萄,再次回归全国第四大水果位置;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略增。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131%和0.55%:菠萝种植面积和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2.07%和5.79%:枣、柿和龙眼产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2.04%、4.69%和3.70%。

  • 标签: 水果生产 统计分析 种植面积 统计数据 猕猴桃 产量
  • 简介:金湖县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稻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自1993年以来,由于受农药污染的影响,中秋蚕饲养中毒现象普遍发生,蚕农怨声载道。到2003年,我县被迫取消了中秋蚕,每年只饲养季蚕,即春蚕和晚秋蚕。随着养蚕次数的减少,蚕农收入下降,蚕桑效益与其它农作物相比失去了明显优势,蚕桑生产稳定的形势也变得不容乐观。为巩固和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提高桑园单产效益,2007年春我们引进了“春蚕”饲养这一做法,进行了春蚕的饲养实践,现对推广春蚕饲养谈一点体会。1春蚕推广饲养的优势1.1春蚕期的气候适宜,蚕作安全春蚕的饲养正值6月份,气温一般在25~30℃,气候条件相对夏蚕、中秋蚕而言比较适宜,而且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蚕作分安全,正好适合春蚕的饲养。1.2春蚕的经济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夏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蚕茧产量极低,经济效益差。中秋蚕由于水稻多次使用农药,造成大环境的污染,蚕中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绝收。通过实践,饲养春蚕,桑叶质量优良,蚕茧产量和春蚕相当,蚕茧质量略逊于春茧,但明显好于中秋茧,总的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1.3桑叶硬化延迟,有利于晚秋蚕生产由于春蚕和晚秋蚕相差3个半月左右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