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微机通讯也称为布告板系统(BBS—BulletinBoardsystem)通讯,是设置以交换情报为目的的主机站,由多个用户加入其中形成的通讯网络,用户会员可以从中获取所提供的情报,或会员之间进行情报交换。现在,在日本国内,这种系统(包括大规模的商业数据库的系统)已达1400个以上,但其中90%以上是会员数不到500人的小规模系统,估计利用人数已达20万人以上。

  • 标签: 专家系统 通讯网络 制丝 商业数据库 情报交换 会员数
  • 简介:2007年9月14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卢永根院士为组长、以武汉大学吕应堂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教授和教育部科技司邹晖博士为成员的教育部创新团队考察来到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研究所,实地考察我所的创新团队建设情况。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李明副校长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华南农业大学 系统生物学 生物研究所 教育部 西南 创新
  • 简介:据广西农业信息网(李宏辉)消息,6月20日,在广西区农业厅总农艺师白先进等陪同下,我国柑桔黄龙病防治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赵学源研究员到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调研,指导柑桔黄龙病防治等相关工作。赵学源研究员一行先后考察了该县建安柑桔高科技示范园、五福无病毒繁育苗圃和良溪容器苗夏橙示范点。了解到该县柑桔黄龙病防治相关措施后,赵学源研究员对此表示肯定和赞赏。他强调:“只要方法对路,措施得力,柑桔黄龙病是可以防控的。”同时,赵学源研究员指出,应用无病毒苗木对防治非虫传病害有决定性作用。大面积种植无病毒苗木能在相当程度上遏制柑桔黄龙病蔓延;坚持柑桔无病毒苗木的规范化生产,对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明显作用和重要意义。

  • 标签: 柑桔黄龙病 调研 恭城 专家 无病毒苗木 中国农业科学院
  • 简介:应中信红河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邀请,以色列Pomeg—Teoh公司专家在北京肯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珂的陪同下日前赴云南省蒙自县考察石榴产业。在3天考察行程中,以色列专家考察了该县新安所镇万亩石榴园,小东山、攀枝花乡石榴园和马桑酒厂。在与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时,

  • 标签: 产业开发 蒙自石榴 以色列 云南省 专家 石榴园
  • 简介:近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委托福州市农科所果树专家、高级农艺师陈雪金专程到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三桥自然村,现场考察该村的一株“血丝”龙眼,并采摘一些龙眼带回福州进行研究。

  • 标签: 果树专家 仙游县 龙眼 农业科学院 福州市 农科所
  • 简介:6月初以来,安徽省砀山县部分梨园相继发生梨炭疽病。砀山县委、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6月12日特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的有关专家教授、当地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梨园进行普查。据普查发现,目前梨病园率为15.3%。

  • 标签: 果树专家 砀山梨 炭疽病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会诊 南京农业大学
  • 简介:最近,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大学晁无疾教授等水果专家深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山区果园,给农户讲授有关红提葡萄栽培技术课,得到当地果农和农技人员的热烈欢迎。

  • 标签: 红提葡萄 山区果园 资源县 专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生产
  • 简介:为了切实抓好资江流域优质葡萄发展规划的实施,解决好当地果农在红提葡萄种植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今后红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近,广西资源县农业部门成立了红提科技攻关,其成员由当地高级农艺师、水果技术专家、红提协会人员以及主要红提技术骨干等组成。科技攻关将依托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专家,经常开展红提生产科学试验和技术攻关研究。攻关组成立以来,已多次深入红提种植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现场技术指导,对资源县各红提品种、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经验交流和技术探讨,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 标签: 科技攻关 资源县 红提 技术专家 现场技术指导 栽培管理技术
  • 简介: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编辑(genomeeditingwithengineerednucleases)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被《NatureMethods》杂志评为2011年的年度技术。家蚕的基因编辑在研究家蚕功能基因、培育家蚕新型素材、家蚕生物反应器开发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西南大学家蚕功能基因研究团队紧跟国际上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迅速在家蚕基因编辑研究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2012年9月,该团队在《PLoSONE》杂志上公布了其利用近期发展起来的基因编辑工具-TALE核酸酶技术(TALEN)实现对家蚕内源靶基因的可遗传敲除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发表以后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的转载与评论,发表之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内即被包括《NatRevMolCellBiol》、《GenomeRes》等高水平杂志在内的论文引用28次。随后,研究团队又围绕着建立高效的家蚕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了适用于家蚕基因编辑的TALEN高效组装技术体系和活性检测平台。通过组装平台,研究人员可以高效的对人工设计的TALEN打靶载体进行组装。通过活性检测平台,研究人员可以便利地对组装的TALEN打靶载体的打靶效率进行评估,筛选高活性的TALEN打靶载体,这对提高对家蚕功能基因敲除,尤其是可遗传敲除的成功率有着重大意义。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家蚕基因编辑技术平台的完善和成熟,为实现家蚕功能基因的大规模敲除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论文“High-efficiencysystemforconstructionandevaluationofcustomizedTALENsforsilkwormgenomeediting”于2013年9月28号在国家权威杂志《MolecularGeneticsandGenomics》上在线发表(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13-0782-4)。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峰、马三垣为论文�

  • 标签: 家蚕生物反应器 功能基因组 编辑技术 大学 西南 SILKWORM
  • 简介:2008年7月26日下午,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玉贤教授为组长,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毛龙研究员和西南大学张泽教授为成员的科技部“十一五”863重大项目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中期执行情况检查对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承担的两个课题进行了检查。

  • 标签: 植物功能基因组 中期检查 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科学研究院
  • 简介:著名昆虫学家美国MR.Goldsmith教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著名昆虫学家美国加尼福利亚大学的SarjeetS.Gill教授评价说:"对于你们所取得的家蚕基因组成就,我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感谢你们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 标签: 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世界 昆虫学家 美国 农村经济
  • 简介:以8份广西桑树种质资源为材料,比较了改良的CTAB法和植物基因DNA试剂盒法(离心柱)提取桑树基因DNA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得到桑树样品清晰的DNA电泳条带,DNA纯度高,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在308.70μg/mL~384.30μg/mL之间,平均值是331.45μg/mL;植物基因DNA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浓度在180.50μg/mL~305.60μg/mL,平均值是212.01μg/mL,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产量较高,用SRAP引物组合Me2-Em8进行扩增两种方法提取的DNA,均获得了清晰的扩增图谱,各样品的扩增效果条带清晰、多态性强。这两种桑树基因DNA提取方法都能满足桑树分子标记研究的需要。

  • 标签: 桑树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比较
  • 简介:西南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合作,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家蚕基因的测序工作和框架图的绘制工作。这是我国继人类基因计划中国卷、水稻基因工作框架图和精细图完成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家蚕基因工作框架图的完成,确立了

  • 标签: 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新闻发布会 西南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基因组
  • 简介:为探索EGFP荧光绿茧转基因家蚕品系与常规品种进行杂交时,其F1代的EGFP外源基因在杂交过程中的表达量和稳定性,笔者利用创新育成的亚热带型EGFP荧光绿茧转基因家蚕品系进行杂交配测试。结果表明:转EGFP家蚕品系与常规白茧品种杂交,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差异,造成绿茧比率各不一样;但利用已经纯合、外源基因表达量高的转EGFP家蚕新品系进行品系间二元杂交,其F1绿茧率高达100%;与常规白茧品种进行二元杂交测试,其F1代绿茧率高达90%以上;与常规白茧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测试,其F1代大多组合的绿茧率达到75%以上;测试杂交组合的结茧率、全茧量及茧层率等主要经济性状与两广二号相仿。

  • 标签: 转基因 家蚕品系 杂交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