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青海栗钙土的物理性质及利用昂毛(青海省草原总站西宁810008)我省栗钙土,主要分布在海东地区及环湖各州县的低山地,滩地和山间盆地,海拔约2100—3500米,面积249.25万公顷。其中耕种土壤面积60.23万公顷,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3.80%,是...

  • 标签: 耕种栗钙土 孔隙度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温度 土壤质地 有机肥料
  • 简介:燕麦草是阿鲁科尔沁旗苜蓿倒茬轮作的首选品种。为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产草量高、质量好的燕麦(AvenasativaL.)品种,于2014年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对7个夏播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夏播燕麦7个品种均不能完成其生育期,其中进入抽穗期时间差异很大,品种间最多差29d,白燕2号播种40d后即开始抽穗。综合粗蛋白产量、饲草产量、株高、叶量、籽粒产量5个生产性状,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南部沙地夏播燕麦品种首选加拿大的VNS品种,其次为淮燕1号(品系)。坝莜二号叶量丰富,生育期长,可选作春播品种应用。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燕麦草 生产性能 生物量分配
  • 简介:基于实测光谱反射率、FPAR数据,建立了反射率、一阶导数与FPAR的波段相关性,同时,将各波段反射率与导数光谱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FPAR与可见光反射率相关性好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其中374、539、639nm波段处相关性最好;FPAR与一阶导数的2个波段拟合效果较好,在376、920nm拟合效果较好,R2可达0.847、0.915,FPAR与对FPAR估算模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其结果较单波段的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估算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虽然植被光合作用吸收的是可见光部分,但如果综合的考虑近红外波段光谱的信息,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提高FPAR估算精度,特别是水分吸收较强的光谱波段.

  • 标签: 典型草原 FPAR 反射率 导数
  • 简介:自2012年以来,内蒙古牧草产业区域化发展逐步凸显,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态势,步入了起步发展的阶段。文章对内蒙古全区牧草产业现状进行了介绍,根据内蒙古区域特点,总结出一些经验做法,并对今后牧草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内蒙古 牧草产业 现状 建议
  • 简介:通过对我国草地进行施肥改良的综合研究分析,综述了牧草施肥的研究概况,主要内容包括牧草施肥的种类与作用。研究表明,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施用对牧草的产量和品质会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我国当前牧草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牧草施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草地 施肥 效果 采取措施
  • 简介:2019年3月20日,草原生态修复国家创新联盟成员代表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由内蒙古草原学会理事长纪大才主持,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共同审议了联盟章程,并对联盟筹备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联盟成员 生态修复 创新 呼和浩特 筹备工作
  • 简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格局水平角度,选取景观斑块密度指数等10个指数对乌审旗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景观类型水平上,2000-2005年的变化以灌木景观的增加和沙地景观的减少为主,2005-2010年的变化以沙地景观的减少和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及高覆盖草地、灌木景观的增加为主,其他类型变化不明显;在景观格局水平上,景观破碎度提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不规则,边缘被分割程度增加,斑块分布均衡,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植被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防御自然风险功能提高;在景观类型转移上,2000-2005年,向灌木景观的面积最多,其次是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2005-2010年,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最多,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中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高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分别占景观类型转移总面积的32.89%、23.38%、14.27%。

  • 标签: 乌审旗 景观格局 动态 分析
  • 简介:本文以霍林河南露天矿为研究区,利用该区1986年、1996年、2008年、2013年四期遥感影像,在Arc—GislO.0及Fragstasts4.0软件支持下,分析矿区近27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而研究开矿导致的景观生态风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从景观水平对研究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内斑块总量增多,联接度提高,相对应的景观破碎性、景观多样性呈现增加的趋势,景观格局的稳定性逐渐下降。(2)通过计算得到的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作用下,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风险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由1986年的1.1999增加到2013年的1.4599,但土地复垦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风险指数增加的速度。

  • 标签: GIS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霍林河露天煤矿
  • 简介:针对玛多县草地退化及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分析,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和建议。

  • 标签: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 简介:基于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即3S技术,应用面向对象的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分类结合判读方式,以SPOT、TM影像为背景,结合地面调查样地及历史资料,准确获得岗巴县草原类型空间分布现状图件及统计数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岗巴县草原总面积为365222.89hm2,占岗巴县国土面积86.94%。该县草原类型共划分4个草原大类、6个草原亚类、21个草原型。各类草原类型面积最大为高寒草原类,占总草原面积58.66%;其次是高寒草甸类,占38.61%;第三位是高寒草甸草原类占2.56%;低地草甸类面积最少,占0.18%。该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3809.91hm2,占该县草原面积的46.36%,其中草原退化面积31.44%;草原沙化占12.96%;草原盐渍化占1.96%。草原畜牧业是该县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科技与政策支持是恢复草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对策。

  • 标签: 3S技术 草原资源 分布现状
  • 简介:本文通过最近邻体距离法和相关性分析分别选取样本数据和环境变量,并应用最大熵方法(Maxent)建立生态位模型,分析了影响醉马草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预测了醉马草在青海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等温性、最潮湿季节的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和季节性降水量对醉马草的潜在分布影响较大;醉马草在青海省有广泛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分布在青海湖附近和黄河流域。虽然目前醉马草的现实分布区远小于潜在分布范围,但其具有相当大的扩散空间,应高度重视醉马草的危害性,严格监控其向潜在适生区域扩散蔓延。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醉马草 潜在分布区 最大熵模型
  • 简介:草原执法是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民和县自2009年开展草原执法工作以来,发现存在草原权属不清,部门间职能冲突,收费保准太低等许多问题。为此笔者就民和县草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建议。

  • 标签: 民和县 草原执法 建议
  • 简介:本文综述了对护牧林的认识问题,划分了护牧林的类型,提出了建设方法和对策研究,其中包括若干新见解。

  • 标签: 青海省 护牧林 建设
  • 简介:通过调查研究,本文对同仁县草原防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有效对策。

  • 标签: 同仁县 草原防火 现状 问题分析
  • 简介:我省东部农区畜牧业产值达3.45×108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6%.从而在草地法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文中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依法治草的对策及建议.

  • 标签: 农区草地 法制建设
  • 简介: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环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点对策建议.

  • 标签: 青海湖 环湖地区 生态环境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消费也不断增长,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决定了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本文简述了发展优质饲草料的必要性,针对我国畜牧业优质饲草料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优质饲草料的建议。

  • 标签: 畜牧业 饲草料 草产品 问题 建议
  • 简介:畜牧业作为青海省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大力发展推进青海省特色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畜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对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保障肉、蛋、奶等畜产品有效供应,推进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青海 畜牧业 问题 对策
  • 简介:以呼和塔拉万亩草原为研究区,选用2001、2010、2013、2016四期TM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NDVI结果输入到像元二分模型中计算得到研究区各时期植被覆盖度,然后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6个等级,最后计算覆盖度差值并结合各级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了万亩草原生态修复前后的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之前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主要以0-30%为主;在生态修复之后的2013、2016年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主要以45-100%为主,2013年植被覆盖度45-100%的面积为11352亩,占总面积71.62%,2016年植被覆盖度45-100%的面积为14563亩,占总面积91.88%,说明植被生长情况明显好转。

  • 标签: 万亩草原 植被覆盖度 NDVI 像元二分模型
  • 简介:内蒙草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接待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草原旅游发展进程。本文以西乌珠穆沁旗为例,在阐述草原旅游接待业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内蒙古草原旅游接待业主要有依托乡镇型、依托景区型、依托牧场型等三种经营模式,对草原旅游接待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内蒙古草原旅游接待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标签: 草原旅游接待业 经营模式 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