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试论风沙土对我省草原及环境影响严振英青海省草原总站在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中,土地沙漠化是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土地沙漠化(风沙土)是一种严重的蚕食式、潜移式的灾害。据资料,在过去的50年中,撒哈拉沙漠南缘的65万平方公里可用地变成了沙漠,仅就东部苏丹而...

  • 标签: 风沙土 土地沙漠化 严振 潜移 畜牧业生产 生态效益
  • 简介:不同放牧制度干扰对半固定沙地主要植物达乌里胡枝子和白草现存量无影响,轮牧区达乌里胡枝子高度和虫实、山窝苣、赖草和冰草等密度和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轮牧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现存量高于自由放牧区,一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显著高于多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两个放牧处理群落总密度、总盖度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放牧制度 半固定沙地 群落特征
  • 简介:采用室内低温培养箱模拟低温胁迫,对8份来自不同产地的冰草属植物材料进行胁迫,并测定8份材料幼苗的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5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程度加强,8份材料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能提高其抗寒性,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贡献最大;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8份冰草属植物幼苗的抗寒性顺序为:细茎冰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清)〉蒙古冰草(内农)〉冰草〉光穗冰草〉沙生冰草〉蒙古冰草(甘肃)。

  • 标签: 冰草属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抗寒性
  • 简介:本文以黄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从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对来源于蒙古、俄罗斯和中国的31份材料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黄花苜蓿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丰富,20个性状是构成农艺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累计贡献率为81.692%,营养性状多于生殖性状,聚类分析分为三类,蒙古、俄罗斯材料间表现出相似生境的聚类趋势,中国有交叉现象.9个营养成分指标是引起营养成分差异的主要因素,累计贡献率为71.477%,聚类分析分为四类,蒙古材料间表现出相似生境的聚类趋势,俄罗斯、中国交叉现象明显,与农艺性状聚类结果不完全-致.从鲜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值水平看,表现为俄罗斯〉蒙古〉中国.

  • 标签: 黄花苜蓿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评价
  • 简介:随着生态补偿相关研究工作的逐步开展,生态补偿政策评估研究逐渐增加。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国外的研究较多,内容较宽泛,多集中在理论、机会成本、影响因素、农牧民补偿意愿以及补偿效益评估等方面;国内研究较少,多集中在补偿意愿和效益评估方面,且评估指标简单、分散,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处于探索阶段,效益评估无法将气候与政策剥离,其它政策与补偿政策剥离。尽管这些问题的研究非常复杂,但却为生态补偿政策评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生态补偿 补偿意愿 机会成本 补偿效益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草原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草原制度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草原鼠虫害 草原鼠害 形态特征 专业技术人员 领域专家 内蒙古草原
  • 简介:我国确立的责任方式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本文通过结合分析我省执法实践中这三种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指出现行的及其配套的法规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无刑事责任的规定;二是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规定不足;三是不重视民事责任的规定,以致于导致草原法律、法规操作性差,不能适应现在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利于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依法管理的效果大大降低,并结合草原执法实际,提出了完善草原法律制度的几条建议.

  • 标签: 完善草原 法律责任制度 浅谈完善
  • 简介:冰草种质资源是研究冰草遗传变异和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冰草种质资源评价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为冰草引种、选种、育种策略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是决定冰草育种效果、提高冰草遗传改良水平的重要前提。本文综述了冰草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营养价值和抗逆性方面的评价,在生产和育种中的利用情况。

  • 标签: 冰草 种质资源 评价 利用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进行了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引种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探讨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的饲用栽培品种。结果如下:白燕7号、蒙燕1号、Leggett、草莜1号在抽穗期时均达到了其自身生育期中的干重峰值,而且粗蛋白含量也较高。蒙燕1号在乳熟期的地上生物量干重达到其整个生育期的峰值。蒙燕1号和Morgan种子产量高于其他品种。

  • 标签: 燕麦 品种比较 地上生物量 营养价值
  • 简介:青海草原蝗虫与环境温度姜衍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一、前言青海有可利用草地5.02亿亩,其中蝗虫为害重灾面积0.0811亿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62%。蝗虫发生严重地区,每平方米有蝗虫200—300头,牧草损失率达60%以上,平均每亩损失牧草96k...

  • 标签: 草原蝗虫 草地面积 环境温度 畜牧兽医学院 狭翅雏蝗 宽须蚁蝗
  • 简介: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作物,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为当今许多国家所提倡。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的草木樨为二年生草木樨,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栽培,缺乏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一年生优良草木樨品种。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始引进俄罗斯一年生野生黄花草木樨种质资源,通过混合选育,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1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定名为牧科草木樨1号(品种登记号:N022)。

  • 标签: 牧科草木樨1号 利用 评价
  • 简介:本文采用有重复双因素试验设计,探讨地下现存量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特点及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回归模型,建立荒漠草原群落地下现存量变化规律的拟合和预测函数,为荒漠草原放牧管理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依据。研究发现,地下现存量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0-40cm),并随深度增加而急剧减少,且不同放牧制度对地下现存量的影响仅限于0-40cm土层内(P〈0.05);在总地下现存量方面,轮牧(824g/m^3)明显高于自由放牧(551g/m^3)和围封禁牧(520g/m^3)(P〈0.05)。根据设计构建的统一预测模型,能够得到的地下总现存量能够反映实际测得现存量90%以上的信息,为研究不同放牧制度间对地下现存量的影响差异及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草原管理和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荒漠草原 地下现存量 放牧制度 土层深度 回归建模
  • 简介:海南州草地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眼前利益,掠夺式放牧,重农轻牧、挤牧,毁草开荒,只用不建,造成超载过牧,草地严重退化,加之草原鼠虫害猖獗,毒草蔓延,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造成生态失去平衡。为防止草地继续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湖泊萎缩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和保护利用好现有的草地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草地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保护、建设、管理利用并举,推进草地畜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生态环境 现状 影响因素 治理对策
  • 简介:中国西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认真抓好“绿色”工程建设,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发展西部经济的主要措施。

  • 标签: 中国西部 生态环境 建设
  • 简介:本文综述了放牧对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放牧方式和强度对家畜和草地的影响、高寒草甸地区人工草地建植和利用的研究进展。为了保护草地植物多样性及获得较高草地生产量,应使草地承受适当的放牧压力。

  • 标签: 放牧强度 植物组成 植物生物量 高寒草甸
  • 简介: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环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点对策建议.

  • 标签: 青海湖 环湖地区 生态环境
  • 简介:通过对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针对性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减少牲畜数量、综合防治沙漠化及建立高效畜牧业等生态建设措施.

  • 标签: 青海湖区 生态环境 建设措施
  • 简介:通过对北方地区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获得了披碱草属123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得到了一批优良野生牧草种质材料,如老芒麦、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等。其中绝大多数为栽培牧草的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这些材料通过在太仆寺旗科研基地的种植与评价表现出:老芒麦更适合于补播改良天然草场和建立人工草场;披碱草可作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材料,也可作为培育高产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而垂穗披碱草更适应在高海拔的高寒湿润地区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野生 披碱草属 搜集 评价
  • 简介:根据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且品种老化、种植水平落后的实际,对21个饲用玉米品种的饲用物质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2个,对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营养价值高的饲用玉米品种将可以节省更多的配合饲料,降低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饲用玉米 产量 质量 分析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