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优质牧草苜蓿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及产量高,但不易储存且四季供应不均衡,而青贮苜蓿可解决这个难题.苜蓿因水分高、含糖量低和缓冲度高等特性,直接青贮效果不佳,研究苜蓿青贮添加剂的种类、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青贮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苜蓿 青贮 添加剂
  • 简介:以收获马铃薯块茎后的马铃薯茎叶为原料,以甲酸为添加剂进行青贮饲料调制试验,以期实现其饲料化利用。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3个含水量水平(75%、65%、55%)的马铃薯茎叶分别添加梯度为0.5%、1.0%、1.5%的甲酸(FA)进行青贮,室温青贮45d后,测定其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甲酸添加量的增加,青贮料的感官指标呈向好趋势,添加量1.5%时,均为1级优良,发酵效果最佳;化学指标中,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升高,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丁酸不产出或较少产生;NH3-N/TN的含量显著(P〈0.05)下降;CP、WSC明显上升。

  • 标签: 马铃茎叶 青贮 甲酸
  • 简介:本文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4个浓度梯度的保水剂(1∶1000、3∶1000、5∶1000、7∶1000)添加对榆、黑麦草、波斯菊、紫花苜蓿、红豆草的出苗、生长高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5∶1000实验组的黑麦草、红豆草、紫花苜蓿分别比对照延迟了2d、6d、6d,1∶1000、3∶1000实验组的出苗情况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保水剂添加可以提高土壤表层含水率,添加保水剂实验组的土壤含水率分别是对照的1.78、4.07、10.10、12.38倍;(3)1∶1000、3∶1000浓度的保水剂添加增加了黑麦草、波斯菊、紫花苜蓿的存活天数。

  • 标签: 保水剂 出苗情况 抗旱性 土壤含水率
  • 简介:以辣椒茎叶为原料,分别添加甲酸、绿汁发酵液、玉米粉、马铃薯渣,袋装青贮45d后分析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辣椒茎叶直接青贮其发酵品质较差;各添加剂处理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pH值、乙酸、氨态氮、ADF和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丁酸较少产生,乳酸、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1.5%甲酸处理组的pH值降幅最大;5%绿汁发酵液处理组的乳酸含量最高,为2.94%;100%玉米粉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30%马铃薯渣处理组的干物质含量为41.6%,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甲酸处理的辣椒茎叶青贮效果最佳.

  • 标签: 辣椒茎叶 青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 简介:本文目的在于选出适合典型草原牧草青贮的甲酸(FA)、乳酸菌剂(LAB)添加浓度,为天然牧草添加剂青贮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典型草原牧草青贮添加甲酸、乳酸菌剂两种不同添加剂,设置无任何添加为对照组,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对不同剂量下典型草原牧草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成果表明,该两种添加剂都能有效提高青贮质量,降低蛋白质损失,提高消化率.总体分析,若仅考虑添加剂这一方面,添加6ml/kg甲酸或添加0.02g/kg乳酸菌效果最好.

  • 标签: 典型草原牧草 发酵品质 乳酸菌 青贮添加剂
  • 简介:选初产妊娠母猪(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一代母猪)40头,随机分四组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组日粮中分别用6%、9%和12%的双低菜籽粕取代日粮中的豆粕,并与等能量、等蛋白的豆粕日粮作对照。结果表明:用12%双低菜籽粕取代豆粕蛋白饲喂妊娠母猪,对妊娠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测定,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并通过对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TL)、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指标测定,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妊娠母猪日粮中用12%双低菜籽粕完全取代豆粕蛋白,对妊娠母猪生产不受影响。

  • 标签: 双低菜籽粕 妊娠母猪 产仔数 仔猪初生重 肝功能 甲状腺功能
  • 简介:高效节粮型饲料添加剂-豆饼素系列增产剂简介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二厂生产的豆饼素系列增产剂是应用先进的工艺和特殊的粘合剂包埋技术生产的一种适宜反刍家畜饲用的高效节粮型饲料添加剂。它针对牛、羊、鹿的特别营养需要,分别加入蛋氨酸、维生素、醋酸钠及多种微量元素。...

  • 标签: 饲料添加剂 增产剂 节粮型 多种微量元素 蛋氨酸 醋酸钠
  • 简介:旱作条件下,4种国外禾草通过适应性观察和评价测试表明:它们在生长季早期所含的总营养(所占绝对干物质%)均较高,而来自美国的沙生冰草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从茎叶比、鲜干比、株高、分蘖数及叶等综合比较得出:4种禾草的饲用价值均较高,来自美国的披碱草表现尤为突出,沙生冰草相对较差,所以在生育初期4种禾草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披碱草〉细茎冰草〉无芒雀麦〉沙生冰草;从物候期及越冬率等观测的结果得出:4种禾草在整个生长期表现良好,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性,在试验区均安全越冬。

  • 标签: 沙生冰草 细茎冰草 披碱草 无芒雀麦 品质试验
  • 简介:通过三年旱作条件下的引种试验表明,来自内蒙古、新疆、甘肃、山西4个地区的不同来源的野生鹅观草,在太仆寺旗都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并生长良好。它们的表现顺序依次为鹅2〉鹅4〉鹅1〉鹅3。

  • 标签: 旱作 不同来源 鹅观草 引种
  • 简介:在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类型和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沙柳、小叶锦鸡儿+杂类草、沙蒿+杂类草、芨芨草等四种主要类型的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标杆法测定不同植被下地表的土壤侵蚀或堆积状况,从而探讨不同类型植被的防风固沙效果,为毛乌素沙地利用植被防风固沙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30%盖度以下时,各种类型植被下均有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在植被盖度达到45%以上后,水土流失现象基本消失。各类植被的水土流失盖度临界值分别为:沙柳38%、小叶锦鸡儿+杂类草37%、沙蒿+杂类草34%、芨芨草32%。在相同的植被盖度下,不同类型的植被显示了不同的滞留土壤能力。综合地理条件和水分情况考虑,沙蒿+杂类草植被和小叶锦鸡儿+杂类草植被更适合于在毛乌素沙地作为防风固沙植被推广。利用植被防风固沙,不仅要达到临界盖度,而且要灌草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毛乌素沙地 植被类型 植被盖度 土壤侵蚀
  • 简介:本文以气象要素时空变化为基础,联系牧草生长及生物量积累规律,对季节草场的适时转场及各类牧事活动,提出了与气象条件相适应的最佳配套时间。同时,本文还针对羔羊生产、家畜膘情变化时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提高羔羊繁殖成活率、缓解家畜膘情严重下塌的防范措施。

  • 标签: 高寒地区 气象条件 季节草场 牧事活动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刈割时间、水分含量、切短长度及青贮密度4个不同青贮条件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天然牧草青贮的条件.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将天然牧草青贮30天后,测定其pH值、有机酸和氨态氮含量,采用费氏(Flieg)评分法,利用乳酸、乙酸、丁酸为基础进行评分,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的发酵品质情况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天然牧草青贮发酵品质存在差异,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刈割时间〉含水量〉切短长度〉青贮密度.最终确定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最适条件是含水量为60~70%,刈割时间为7月下旬,切短长度为1~3cm,密度为450~500kg·m-3,该工艺水平下天然牧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最佳.

  • 标签: 天然牧草 青贮条件 正交试验 发酵品质
  • 简介:蒙古国是畜牧业为主国家,并处于全年放牧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状态。然而,近年全球气候变暖、蒙古国家畜头数剧增、天然草场面积逐步减少等约束条件下,选育出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是迫在眉睫。所以,于2010、2011年在蒙古国开展了4种玉米种植。通过,该试验已证明80天极早熟玉米在蒙古国气候条件下,能够完全成熟,可以用于打籽;90天早熟玉米在蒙古国部分省市能够完全成熟;两种专用高产青贮玉米差异不大,均能用于青贮饲料。

  • 标签: 蒙古国气候条件4种玉米种植 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
  • 简介:利用河南县牧气观测资料,根据垂穗披碱草的生物学特性,探讨牧草的再生能力与积温、草原干湿指数、产草量的关系,可作为科学利用草场,合理轮牧的依据。

  • 标签: 牧草再生能力 草原干湿指数 轮牧
  • 简介:对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所选育的5份材料;在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进行牧草生产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多叶老芒麦>无芒雀麦>粉绿披碱草>短芒老芒麦>扁穗冰草;所有供试材料在建植后,其牧草产量年际变幅较大,无芒雀麦变异系数相对最大.牧草产量的年际变化同时受生长季内的6~8月降水量的影响,但建植后则主要受生长年限的影响.就牧草适应性和稳产性而言,披碱草属的多叶老芒麦、粉绿披碱草最好;短芒老芒麦、扁穗冰草次之,而无芒雀麦虽表现高产,但稳产性最差.因此,在5种供试材料中除无芒雀麦外其它材料对我省高寒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有一定的推广和利用价值.

  • 标签: 高禾草 高寒地区 旱作条件 牧草产量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畜牧业生产现状、发展潜力的分析,提出了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应走以科技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 标签: 青海畜牧业 现状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