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实测光谱反射率、FPAR数据,建立了反射率、一阶导数与FPAR的波段相关性,同时,将各波段反射率与导数光谱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FPAR与可见光反射率相关性好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其中374、539、639nm波段处相关性最好;FPAR与一阶导数的2个波段拟合效果较好,在376、920nm拟合效果较好,R2可达0.847、0.915,FPAR与对FPAR估算模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其结果较单波段的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估算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虽然植被光合作用吸收的是可见光部分,但如果综合的考虑近红外波段光谱的信息,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的提高FPAR估算精度,特别是水分吸收较强的光谱波段.

  • 标签: 典型草原 FPAR 反射率 导数
  • 简介:对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所选育的5份材料;在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进行牧草生产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多叶老芒麦>无芒雀麦>粉绿披碱草>短芒老芒麦>扁穗冰草;所有供试材料在建植后,其牧草产量年际变幅较大,无芒雀麦变异系数相对最大.牧草产量的年际变化同时受生长季内的6~8月降水量的影响,但建植后则主要受生长年限的影响.就牧草适应性和稳产性而言,披碱草属的多叶老芒麦、粉绿披碱草最好;短芒老芒麦、扁穗冰草次之,而无芒雀麦虽表现高产,但稳产性最差.因此,在5种供试材料中除无芒雀麦外其它材料对我省高寒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有一定的推广和利用价值.

  • 标签: 高禾草 高寒地区 旱作条件 牧草产量
  • 简介:以12个不同经度(从低到依次为94°16′、94°46′、95°28′、95°58′、96°22′、98°0′、98°54′、99°26′、99°46′、102°26′、103°09′、105°03′)梯度内的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种群裸果木与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化学计量特征沿经度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裸果木叶C、P含量(319.15~493.98mg·g-1,0.55~1.36mg·g-1)随着经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裸果木叶N含量(5.41~32.71mg·g-1)随经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土壤C、N、P含量及碱解氮均随经度的升高而增加,土壤pH、速效磷以及速效钾随经度的增加而降低.裸果木叶片元素除C含量、C:N与土壤含水量之间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 标签: 裸果木 经度梯度 化学计量学 土壤有机质 土壤氮 土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