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冰草种质资源是研究冰草遗传变异和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冰草种质资源评价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为冰草引种、选种、育种策略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是决定冰草育种效果、提高冰草遗传改良水平的重要前提。本文综述了冰草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营养价值和抗逆性方面的评价,在生产和育种中的利用情况。

  • 标签: 冰草 种质资源 评价 利用
  • 简介: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冬虫夏草(Cordycrpssinensis)资源,对互助县冬虫夏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互助县共有10个乡镇分布有冬虫夏草,分布面积12186hm2,蕴藏量约293kg.其中加定镇和巴扎乡为主产区,另外8个乡镇为零星分布区.

  • 标签: 互助县冬虫夏草 调查报告
  • 简介:本文在2016年冬虫夏草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黄南州冬虫夏草采集管理办法,依据省上相关规定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冬虫夏草 调查现状 对策
  • 简介:为掌握东乌珠穆沁旗野生资源植物种类、数量及用途,确定该旗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根据不同植物生长期、植被类型,采用不同路线,历时30天,对东乌珠穆沁旗野生植物进行了综合考察,并进行分析、研究、论证。结果表明,东乌旗野生维管植物有94科383属1027种,按照主要用途将东乌珠穆沁旗野生资源植物分为7类,即饲用植物共有28科132属455种,药用植物83科229属392种,食用植物20科29属38种,工业用植物17科27属49种,水土保持植物18科28属84种,观赏植物25科55属107种,濒危植物9科12属13种,并分析其开发利用途径,提出了4点开发利用保护对策。

  • 标签: 东乌旗 野生资源植物 分类 利用 保护
  • 简介:本文以黄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从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对来源于蒙古、俄罗斯和中国的31份材料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黄花苜蓿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丰富,20个性状是构成农艺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累计贡献率为81.692%,营养性状多于生殖性状,聚类分析分为三类,蒙古、俄罗斯材料间表现出相似生境的聚类趋势,中国有交叉现象.9个营养成分指标是引起营养成分差异的主要因素,累计贡献率为71.477%,聚类分析分为四类,蒙古材料间表现出相似生境的聚类趋势,俄罗斯、中国交叉现象明显,农艺性状聚类结果不完全-致.从鲜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值水平看,表现为俄罗斯〉蒙古〉中国.

  • 标签: 黄花苜蓿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评价
  • 简介:通过对北方地区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获得了披碱草属123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得到了一批优良野生牧草种质材料,如老芒麦、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等。其中绝大多数为栽培牧草的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这些材料通过在太仆寺旗科研基地的种植评价表现出:老芒麦更适合于补播改良天然草场和建立人工草场;披碱草可作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材料,也可作为培育高产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而垂穗披碱草更适应在高海拔的高寒湿润地区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野生 披碱草属 搜集 评价
  • 简介:对查干淖尔地区为治理退化湖盆所施行的生物引种和机械沙障等措施进行了效果调查评价。结果表明:在引种的7种草本植物中,碱蓬是唯一能够在此类盐碱湖盆成功建植的草本植物。在移栽的5种木本植物中,白刺有较高的存活率。高、低立式沙障和防风抑沙网都表现出较好的治理效果,沙障保护区内的植被盖度和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未设置沙障的对照区。沙障设置的方向对保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低矮的卧式沙障和草方格沙障的治理效果则不理想。

  • 标签: 查干淖尔 干涸湖盆 引种 沙障 生态效果评价
  • 简介:互助县南门峡地区秸秆饲料资源调查报告徐成体(青海省牧科院草原所)为了查清互助南门峡地区秸秆饲料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利用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各种秸秆饲料,促进脑山地区农牧业的发展,我们根据《农区节粮型畜牧业综合技术开发》课题的计划安排,对该地区秸秆饲料资源...

  • 标签: 秸秆饲料 脑山地区 资源调查 氨化饲料 饲草料 徐成
  • 简介:青海的总站草原勘察规划设计科是青海省草原总站从事草地资源勘察、规划设计和草业工程技术推广的专业机构,一直承担着草地资源、国土资源、牲畜资源调查、监测及规划设计。草业、生态环境工程设计及工程监理和技术咨询服务、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及其技术推广工作。全科现有人员19人,其中,高级畜牧(草原)师6人,畜牧(草原)师5人。

  • 标签: 环境工程设计 草地资源调查 资源勘察 青海省 草原 规划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进行了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引种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探讨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的饲用栽培品种。结果如下:白燕7号、蒙燕1号、Leggett、草莜1号在抽穗期时均达到了其自身生育期中的干重峰值,而且粗蛋白含量也较高。蒙燕1号在乳熟期的地上生物量干重达到其整个生育期的峰值。蒙燕1号和Morgan种子产量高于其他品种。

  • 标签: 燕麦 品种比较 地上生物量 营养价值
  • 简介:通过资料分析,祁连山是伸向中国西部荒漠的一个“绿岛”,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域内湿地资源如地表径流、湖泊、沼泽化草甸和雪山冰川等正在减少和萎缩,境内水资源环境日趋恶化,预示今后向下游供水量会越来越少,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紧缺局面会更加严峻。同时还警示人们切实保护好该区域的湿地资源,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 标签: 保护 祁连山地 湿地资源
  • 简介: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破坏相持的关键时期,探索草原生态治理地方特色产业的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是生态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阿拉善盟人民通过对干旱荒漠地区梭梭的保护、治理利用,大力发展沙产业,带动了梭梭、苁蓉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阿拉善地区区域性生态建设的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为促进生态自然恢复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阿拉善盟 生态环境 梭梭林 肉苁蓉
  • 简介:采用定点采集路线网捕法,研究了祁连山中段的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共捕获蝶类2500余号,隶属于6科35属53种,其分布划规为5个生态群落:1)山缘农田群落23种,占43.4%;2)山地草原群落13种,占24.5%;3)森林草原群落13种,占24.5%,4)高寒灌丛草甸群落22种,占41.5%;5)裸岩群落6种,占11.3%。以山缘农田群落和高寒灌丛草甸群落中种数最多,裸岩群落中种数最少。

  • 标签: 祁连山中段 蝶类群落 资源分布 青海
  • 简介:文章通过对苜蓿越冬情况的调查和影响越冬因素的分析,初步筛选出杂花苜蓿、敖汉苜蓿、皇后苜蓿等越冬能力较强的品种,归纳总结出品种选择、水肥管理、合理刈割等,提高苜蓿越冬率的具体措施,为阿鲁科尔沁旗牧草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牧草基地 苜蓿 越冬
  • 简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从事唐古特大黄的研究实践,对唐古特大黄的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导致资源危机的内外原因等进行剖析,为唐古特大黄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唐古特大黄 野生资源 保护对策
  • 简介:草地资源是青海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牧民群众生存的基础。本文结合青海省草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突出问题,客观、科学的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健全法规制度等促进草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草地资源 保护 利用 问题 思路
  • 简介:资源信息的整合、挖掘,建立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平台是草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迫切任务。西藏草原资源信息平台以目前国际上高度认可且极具发展潜力的对象化设计方法及专业开发工具为研发框架和手段。以西藏第二次草原普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研发出一套通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较强,并能够满足西藏地区草原资源信息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平台。西藏草原资源的GIS数据库管理功能的实现,创建了我国高海拔、大尺度草原信息快速获取精准制图成套技术方法,提升了草原资源数据管理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满足草原资源监管、宏观调控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 标签: 西藏 草原资源 信息平台 GIS 高海拔 大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