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最近邻体距离和相关性分析分别选取样本数据和环境变量,并应用最大熵方法(Maxent)建立生态模型,分析了影响醉马草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预测了醉马草在青海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等温性、最潮湿季节的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和季节性降水量对醉马草的潜在分布影响较大;醉马草在青海省有广泛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分布在青海湖附近和黄河流域。虽然目前醉马草的现实分布区远小于潜在分布范围,但其具有相当大的扩散空间,应高度重视醉马草的危害性,严格监控其向潜在适生区域扩散蔓延。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醉马草 潜在分布区 最大熵模型
  • 简介:在多年来草原保护建设的成果及家庭牧场建设的基础上,利用草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化程度低、污染少的有利条件建立绿色基地,以草食家畜养殖为主体,通过草地合理利用、家畜科学饲养、粪污处理和溯源等生产体系而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草原生态牧场。制定草原生态牧场标准,确保草原牧场生产出合格安全的畜产品,为实现草原畜牧业提增效创出一条路子。

  • 标签: 草原 生态牧场 草原畜牧业 提质增效
  • 简介:植被研究方法之一─针刺简介陈建纲(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1简介针刺是指采用固定在针刺架上的刺针穿行植被层时的触点数、触点内容及触点高度等指标来研究植被特征的方法。支架上通常装有单只或按一定距离排列的多只刺针(5~10只),每只刺针可通过支...

  • 标签: 针刺法 植被研究 叶片角度 叶面积系数 叶片密度 引导槽
  • 简介: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于1985年6月18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同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至今已有17年的历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草原在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促进草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人类对草地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合理利用、科学管理草地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草原重新进行了修改,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草原,并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本刊为了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修订后的草原,特予以全文刊登.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 简介:陈山,男,蒙古族,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科研工作。1952年在巴彦呼舒第一中学教授植物课。1953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受生化班学习,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 标签: 内蒙古师范大学 陈山 植物学家 科学研究工作
  • 简介:尝试利用德尔菲对青海湖北岸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引用了赵有益等人发表论文《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中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分级及判别标准,德尔菲最后评定结果为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少受到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功能尚好,一般干扰下系统可恢复,生态问题不显著,生态灾害不大。

  • 标签: 环湖北岸 草原生态系统 德尔菲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