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阐述了青海省甘草、麻黄主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基本情况及管理现状,对今后如何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管理提出了几点对策,旨在引起全社会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管理工作重视.

  • 标签: 甘草 麻黄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管理现状 对策
  • 简介:铁路作为公共交通设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经济发展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铁路路基稳定性是决定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素.通过对铁路路基边防护施工方法研究,从而增加铁路路基稳定性,降低路基工后沉降,是铁路工程长期稳定运作保障.本文根据铁路边防护理论基础,从边植物防护基础及主要类型、边植物选择、防护类型及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铁路路基边防护及绿化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操作指导.

  • 标签: 铁路 边坡 植物 防护 绿化
  • 简介:研究试图在内蒙半荒漠草原提出一种利用羊只排粪补种牧草方法。1、粪球中牧草籽种发芽情况:两只羊饲喂了200g苜蓿籽种后放牧36小时,一片翻耕过土壤松软地块上,由于羊只践踏,45%粪球被掩埋到土中,22%粪球被土壤完全覆盖。翻耕地上由羊粪中所带籽种出苗率为518颗/100m2,苗地表下1cm深土中扎根。2、粪球作为保水剂作用因为粪球含有18%~22%水份,使粪球中种籽含水量达31%~68%,粪球与种籽含水量呈正相关。刚被埋到土中12小时内,粪球水份使其周围土壤水份含量也迅速增加,粪球土中时,其所含水比例是土壤中所含水份2.2倍,并能维持这一水平达数天之久。

  • 标签: 内蒙 退化草场 羊粪球 保水剂
  • 简介:本文阐述了我国草原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草地保护与利用国际经验,并提出了未来草地利用管理建议和设想。

  • 标签: 草原 保护 利用 对策
  • 简介:天然草地具有生产维护生态平衡多种功能。由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内蒙古草地资源减少趋势十分严重,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热点。文章通过分析乌拉特中旗天然草地面积、产草量载畜量现状,针对该地区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存在问题,提出较为可行草地合理利用措施,可以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乌拉特中旗 草地资源 措施建议
  • 简介:刈割时间(CuttingtimeCT)晾晒时间(DryingtimeDT)是影响干草品质主要因素,收获期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刈割时间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影响还是空白,研究刈割时间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影响,确定适宜刈割时间晾晒时间对保存干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刈割时间(08:00h,12:00h,16:00h)对天然草地牧草进行刈割,刈割后不同晾晒时间点(0h、2h、4h、6h、8h、10h、12h、24h、26h、28h、30h、36h、48h、72h)取样,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8:00h、12:00h、16:00h刈割天然草地牧草晾晒72h后均达到安全含水量,可以打捆贮藏,刈割时间晾晒时间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DM含量CP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天然牧草干草ADF含量、NDF含量、Ash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天内,刈割越晚返潮作用越明显,营养物质流失越严重,应尽早刈割。由于光照作用,晾晒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严重,达到安全含水量应尽快打捆,保障干草品质。刈割时间晾晒时间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CP含量显著影响,表明干草品质受刈割时间晾晒时间双重影响。

  • 标签: 天然草地 刈割时间 晾晒时间 干草品质
  • 简介:用病毒灭毛剂四种杀虫剂进行室内灭杀草原毛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病毒灭毛剂稀释100倍灭效为100%、500倍灭效为95%;杀灭灵稀释100倍时灭效为91.5%,来福灵稀释100倍灭效为87.5%.病毒灭毛剂灭效最好,敌杀死次之,杀灭灵来福灵均较差.病毒灭毛剂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生物药剂,充分利用推广病毒灭毛剂对草地植被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草原毛虫 病毒灭毛剂 敌杀死 杀灭灵 来福灵 室内药效试验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增加机理,通过盆栽垂穗披碱草干旱胁迫影响试验处理,试验样品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影响下盆栽垂穗披碱草中矿物元素均具有蓄积增加趋势,且Cu、Cr、Cd微量元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其对干旱或胁迫环境变化适应与响应,也是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再检验,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内动力之一.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干旱 水胁迫
  • 简介:1999年6月下旬黄南州河南县进行了五种农药灭治草原毛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杀灭灵、辛硫磷—甲氢菊脂EC、高效氯氰菊脂分别用300ml/hm2剂量,均可达到90%以上灭治效果。

  • 标签: 青海草原毛虫 杀灭率 化学农药
  • 简介:针对青海草地畜牧业环境严峻形势,探讨了发展生态畜牧业意义途径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生态畜牧业
  • 简介:红庆地区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治渠乡通天河畔,系长江源头。海拔4100~4500m之间,草地类型为高寒草甸类,主要优势种为小嵩草、矮嵩草、绒叶嵩草。植被覆盖度65%~85%。主要气候特征为光照充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2500~2900小时,年总辐...

  • 标签: 天然草地 改良利用 退化情况 “黑土滩” 退化草地 草地退化
  • 简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噻虫林悬浮剂牧草土壤中最终残留量,经2年5个村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啉草地牧草土壤中含量不大于0.05mg/kg,相对安全,年施药次数不超过1次。

  • 标签: 噻虫啉 草地 牧草 土壤 残留
  • 简介:有毒植物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以鲜草或干草形式被家畜采食后,妨碍了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或引起家畜生理异常现象甚至发生死亡植物。长期以来,因草原干旱、超载过牧因素影响,造成有毒植物大量繁衍,可食牧草大幅度降低,草地呈逆向演替,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客观理性地认识有毒植物草群中存在,从生态资源保护角度重新审视有毒植物科学防控,将成为今后草原生态保护研究工作重要课题。

  • 标签: 有毒植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防控 资源
  • 简介:草地,草原,草场概念涵义,国内各地学术界不同认识定义。植物地理学地植物学家把“草原”看做是一种特殊自然地理景观,是干旱气候条件下产生,是陆地植被一种植被型,其含义是“以多年生微温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植物群落”。

  • 标签: 草原 草地 草场 植物地理学 地理景观 植物学家
  • 简介:借助"天圻"(智能气象站)"智墒"(土壤墒情传感器)两种类型物联网设备,于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对布置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蒙草基地,涉及人工牧草生产单元一定数量气象、土壤水分温度指标,进行监测采集数据,再通过对数据检测分析统计分析,初步总结出能代表该地生产单元降雨量、风向、风速、植物ET根系分布/分层耗水量、土层水分(总和、分层)、地表积温指标数据客观实际变化规律。

  • 标签: 物联网 人工牧草 生产单元 气象指标 土壤指标 变化规律
  • 简介:本文介绍了锡林郭勒盟天然打草场概况、利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对锡林郭勒盟天然打草场生态退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锡林郭勒盟天然打草场生态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研究热点。

  • 标签: 锡林郭勒盟 天然打草场 草原退化 防治措施
  • 简介:根据综合顺序分类法,将乐都县天然草地划分为四个类,九个亚类,二十六个草地型。草地类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着微温微干-微温微润-冷温潮湿-寒温潮湿类草地,呈明显垂直分布规律。

  • 标签: 综合顺序分类法 天然草地
  • 简介:本文探讨了乌丹蒿幼苗干旱环境中抗旱特性,采用盆栽控干旱方式研究盆内土壤含水量(40.0%、25.0%、15.0%5.0%)对乌丹蒿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乌丹蒿苗期株高、茎粗、根长、生物量指标随土壤含水量减少而下降,4片、8片、12片真叶时期CK组与HS组相比,株高分别下降3.39cm、6.25cm10.72cm;茎粗依次降低0.57mm、0.41mm0.42mm;根长降低0.55cm、1.27cm、1.15cm;总生物量分别降低1.65g、5.56g、6.43g;侧根数量根冠比随着含水量减少而增加,其根冠比分别增加4.5%、5.57%、8.12%.叶片根系SOD、PODCAT酶活性处理初期均呈现上升趋势,中后期大体上表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及根系酶活性均在12片真叶时期MS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1.72U/g·Fw、310.20U/g·Fw;162.53U/(gFw·min)、226.62U/(gFw·min);96.02U/(gFw·min)、144.69U/(gFw·min).

  • 标签: 乌丹蒿 苗期 干旱胁迫 保护酶活性 形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