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草地是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如今,草地突出问题是草地畜牧业发展与草地生产能力不协调。草地承载力与家畜配置是改善草地生态和促进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研究,为从根本上扭转草地生态退化局面,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草地承栽力与家畜配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概括了草地承载能力与家畜配置研究的核心,最后对载畜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草地承载力 家畜配置 载畜量 草畜平衡
  • 简介:经过2014年8月中旬牧草生长高峰期测定,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天然草原植被平均高度为21.2厘米,平均盖度为26.8%,每平方米植物种数6—12种,平均每公顷产风干草697.05公斤。通过2010-2014年5年间对比,草群高度、盖度、产量都有显著增加。经过测算,2014年全旗冷季最高饲养量47.21万只绵羊单位;暖季最高饲养量78.59万绵羊单位。

  • 标签: 监测 牧草 载畜量
  • 简介:根蘖型苜蓿组织培养的研究郭景文(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工程系730070)根蘖型苜蓿是一种具有大量匍匐根,并在良好的条件下通过其根蘖特性从母株产生一级、二级至多级的大量分株,从而使单株的复盖面积比普通紫花苜蓿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苜蓿类型。它具有垂直而粗壮的主...

  • 标签: 根蘖型苜蓿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花药培养 下胚轴培养 愈伤组织
  • 简介:本文在2011年6月-10月期间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洽草、草地早熟禾与草坪重要杂草-早开堇菜的种间竞争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早开堇菜的生物量、分枝数、有性繁殖能力在与两种草坪草竞争中均受到显著抑制,草地早熟禾对其抑制强度高于洽草;(2)在竞争中洽草的生物量、分蘖数显著增加,取得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草地早熟禾的株高、地上生物量显著升高,但根系以及分蘖能力受到早开堇菜显著抑制;(3)早开堇菜趋于增加地下部分竞争能力,而洽草和草地早熟禾更趋向于增强地上部分的竞争能力.

  • 标签: 洽草 草地早熟禾 草坪杂草 种间竞争
  • 简介:采用多因素区组试验方法,以白三叶新品系种子为材料对白三叶新品系无菌苗培养过程中消毒方法、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以培育的无菌苗为材料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外植体对白三叶新品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70%酒精消毒3min+2%NaClO消毒10min,种子消毒效果最佳且对种子毒害作用最小,且在添加1.5%蔗糖的MS培养基上最适合无菌苗培养;白三叶新品系的茎较易脱分化,以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2ug·L~(-1)6-BA+3ug·L~(-1)2,4D,以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0.5ug·L~(-1)6-BA+1ug·L~(-1)2,4D。

  • 标签: 白三叶新品系 无菌苗 愈伤组织
  • 简介: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进行花药培养及茎尖、茎段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且移栽成功。同时对无根苗直接移栽土壤中刺激生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多个品种和30多种培养基的试验,筛选出最适的各类培养基。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牧草育种和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花药培养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豆科牧草
  • 简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两个全覆盖”指示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建设,大力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加强党对学会的政治引领,进一步提升学会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学会能力提升工作取得新实效。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于2017年8月16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举办了“全区学会党建暨能力提升培训班”。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兼科技社团党委副书记刘亚东,

  • 标签: 党建工作 工作能力 龙岩市 福建省 培训班 学会
  • 简介: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于2014年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项目,结合专业特点,草业科学专业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方式、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创新思路。通过近3年的运行,在制度建设、教学效果、学风建设、实践教学及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初见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不足,所以,今后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教学手段的革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为培养真正的草业科学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 标签: 卓越农林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效果 拔尖创新 实践教学
  • 简介:通过对我国乡土草种资源与利用的实际和对目前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以及育繁体系分析,结合在旱生牧草乡土草种中育繁的实际经验,提出内蒙古乡土草种研究与利用的“源库圃繁”建设体系。“源”是种质资源的采集、整理,“库”包括种子库和基因数据库建设,“圃”是建立种质资源囿,“繁”是对优异的材料进行及时扩繁。通过对乡土草种的种源收集、栽培驯化选育,逐步实现由“源”到“库”、从“圃”到“繁”这一过程的工作,实现优良乡土草种资源的生产推广利用工作,达到为生产推广提供种源的目的,进而实现“繁”和“库”到生产的示范推广和利用。

  • 标签: 乡土草种 育繁 “源库圃繁”体系 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