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应用对青海省内虫草蝠蛾幼虫2年的调查资料,通过对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平均拥挤度M、扩散指标Iδ、聚集系数C和聚集度指标CA的测定,阐明了虫草蝠蛾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种群基本成分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式理论分布

  • 标签: 虫草蝠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
  • 简介:根蘖苜蓿组织培养的研究郭景文(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工程系730070)根蘖苜蓿是一种具有大量匍匐根,并在良好的条件下通过其根蘖特性从母株产生一级、二级至多级的大量分株,从而使单株的复盖面积比普通紫花苜蓿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苜蓿类型。它具有垂直而粗壮的主...

  • 标签: 根蘖型苜蓿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花药培养 下胚轴培养 愈伤组织
  • 简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鼢鼠鼠害分布面积大,灾害严重。自2002年至2015年,危害面积800多万公顷,累计牧草损失折合人民币超过10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鼢鼠鼠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本试验就D肉毒梭菌毒素、毒饵配制以及鼢鼠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肉毒梭菌毒素对防治东北鼢鼠效果显著,适合大面积的鼢鼠鼠害防治。

  • 标签: D型肉毒梭菌毒素 防治 鼢鼠 试验
  • 简介:针对果洛州退化草地与示范项目要求,在果洛州甘德县青珍乡隆格滩冬季草场,使用D肉专考对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进行现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防治,结果表明,0.1%和0.2%D肉毒素燕麦毒饵对高原鼠兔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面积使用。

  • 标签: D型肉毒杀鼠素 高原鼠兔 试验报告
  • 简介:采用土培桶栽控水方法,研究了乌兰察布生态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arborescensEcotypeWu)和科尔沁生态华北驼绒藜(C.arborescensEcotypeKerqin)对水分胁迫的生长生理响应,测定了叶片含水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两个生态华北驼绒藜在水分胁迫中后期表现出显著差异,科尔沁生态华北驼绒藜对水分胁迫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 标签: 华北驼绒藜 生态型 抗旱性 生理生态
  • 简介:高效节粮饲料添加剂-豆饼素系列增产剂简介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二厂生产的豆饼素系列增产剂是应用先进的工艺和特殊的粘合剂包埋技术生产的一种适宜反刍家畜饲用的高效节粮饲料添加剂。它针对牛、羊、鹿的特别营养需要,分别加入蛋氨酸、维生素、醋酸钠及多种微量元素。...

  • 标签: 饲料添加剂 增产剂 节粮型 多种微量元素 蛋氨酸 醋酸钠
  • 简介:采用紫花苜蓿种子拌不同浓度的农用高吸水性树脂(SAP)进行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经农用高吸水性树脂拌种后的紫花苜蓿其出苗时间比对照提前,而且每平方米平均有苗数比对照增加,各处理间平均植株高度、鲜草产量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干旱地区 紫花苜蓿 吸水剂拌种
  • 简介: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东坝乡“黑土”退化草地上补种了披碱草(ElymusnutansGriseb)、老芒麦(E.sibiricusL)、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和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keng)四种牧草,补种当年均处于营养生长,不能完成生育期,第二年平均每公顷产干草6839kg-9407kg,适应性强,越冬性良好,是改良“黑土”退化草地的优良牧草。

  • 标签: “黑土型”退化草地 禾草 补种 适应性
  • 简介:畜产品是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饲草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维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饲草加工及存储过程的不断延长,各种安全隐患不可小视。分析我国饲草安全隐患的成因及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一是饲草生长受季节性影响,难以保证均衡供应,安全供给仍是重点;二是饲草贮藏不当,降等降级,贸易纠纷频发,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发贮藏技术,确保饲草质量安全;三是真菌污染率高,污染情况复杂,检出率逐年增加。准确及时地掌控饲草安全潜在隐患是确保我国饲草安全、畜产品安全和人们生活健康的有效举措。

  • 标签: 饲草 供给安全 质量安全 卫生安全 隐患
  • 简介:草原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亲历了草原最华美的风光,领悟到草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是不可取代的.草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力,是北方各民族发展的文化摇篮,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北国疆土的生态瑰宝.国务院近年发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草原地区在今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首先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生态安全地带.二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区情实际,遵照中央确定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北方草原地带的景观生态多样性与资源禀赋,使草原生态-产业-文化复合系统可以发挥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社会的耦合效应及多项功能.但是,长期以来“草原-畜牧”成为简单的思维定式,单纯地把草原视为天然牧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缺乏完整的理解,特别是草原的巨大环境效益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因此,一定要总结历史经验,发扬草原文化的精髓,走向草原发展的科学创新之路.要因地制宜地治理草原退化,实行休牧与轮牧,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也要进行草原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开发适宜的土地,建设节水的人工草地与饲料地.还要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建立草原保育及生态补助的激励机制.总之,要发挥系统耦合效应,构建草原新型农牧产业体系.我们认为,完善对草原生态建设投资的优化管理体制,切实依靠科学技术,严格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草原地区实行“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休牧轮牧,建设草地,夏牧冬饲,异地育肥,增加投入,集约经营,改善管理,确保安全,系统开放,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发展农牧产业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的同时,保护好草原生态安全

  • 标签: 北方草原 生态安全 资源与环境 草原文化 草地农业
  • 简介:青海省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据调查报道全省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0.72%。目前,退化草地面积达3131×104hm2,严重危及三江源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为此,青海省政府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等,积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 标签: 草地资源 三江源 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