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草业是指保护和培育草地资源以及进行草产品生产、加工、利用,获取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性产业。"十三五"是我国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草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无可替代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顺应新时代要求,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牢牢抓住战略机遇,积极谋划好现代草业发展棋局。

  • 标签: 草业发展 农牧业发展 草地资源 基础性产业 产品生产 饲草料基地
  • 简介:开发利用“旁树”落叶石蒙沂,张鸿昌,路兴发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一、基本情况我省“六、五”期间,有各类草食牲畜2000多万头只,由于饲草,饲料不足等原因,年死亡牲畜约150万头只。目前,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情况大有好转,但仍有近80万头弱畜死亡①...

  • 标签: 林业研究所 草食牲畜 开发利用 榆树叶 叶石 营养成份
  • 简介:翅滨藜是美国中西部地区优良饲料灌木树种。本文在分析原产地和青海高原各不同生态区域生态气候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定位引种试验,采用模糊优先比的方法,划分出了青海高原引种翅滨藜的适宜区域。

  • 标签: 四翅滨藜 引种 区划
  • 简介:通过对以小冠花为代表的种豆科植物种子进行发芽及破除休眠试验,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作为发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在标准萌发条件下,种豆科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千粒重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苦豆子>刺果甘草>小冠花>沙打旺;(2)种豆科种子在标准萌发条件下发芽情况均不佳且硬实作用明显,其中小冠花、刺果甘草尤为突出;(3)经过擦皮和98%浓硫酸处理过后的种豆科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

  • 标签: 豆科种子 休眠 萌发 萌发指标
  • 简介:配套”建设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张成(黄南州畜牧局)实现高原畜牧业稳定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切实抓好草原基础建设,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抗灾保畜能力,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路子。具体地讲就是要在牧区大力开展以定居为中心,围栏、畜棚、种草相配...

  • 标签: 畜牧业生产 黄南州 牲畜总增率 张成 河南县 饲草料
  • 简介: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进行花药培养及茎尖、茎段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且移栽成功。同时对无根苗直接移栽土壤中刺激生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多个品种和30多种培养基的试验,筛选出最适的各类培养基。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牧草育种和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花药培养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豆科牧草
  • 简介:试验于2014年7月末至8月初,基于土壤样线调查法,研究割草与放牧利用对针茅+羊草(Stipagrandis+Leymuschinensis)草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测定的指标有土壤全碳、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与pH值等,目的是比较草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在0-5cm土层里割草场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放牧场(P〈0.05);土壤全氮和全碳在0-30cm各土层中含量在两种利用方式草地中无明显的差距,而有效氮在0-5cm土层,放牧场的含量显著高于割草场(P〈0.05),高出10.27mg/kg;在0-5cm与5-10cm土层中,放牧场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割草场(P〈0.05),但有效磷含量在两种利用方式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0-30cm土层中的pH值,放牧场的显著高于割草场的pH值(P〈0.05)。

  • 标签: 割草场 放牧场 土壤全效养分 土壤速效养分
  • 简介:为研究刈割对针茅草原各功能群产量的影响,设计刈割时间和刈割强度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测定各功能群性状和产量,通过各功能群产量的变化,反映功能群变化对草地稳态的贡献.结果表明:重度刈割显著增加了多年生杂类草产量,刈割显著降低了多年生丛生型禾草和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产量;多年生丛生型禾草产量随刈割时间延后显著上升,一二年生杂类草产量对刈割时间和刈割强度均不响应.多年生丛生型禾草对刈割干扰的响应较为明显,其竞争能力的下降导致多年生杂类草生态位上升;且多年生丛生型禾草生态位的降低会导致群落整体稳态的下降.

  • 标签: 刈割 产量 大针茅 功能群
  • 简介: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针茅草原群落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群落植株高度(CWMH)、叶片长度(CWMLL)、叶面积(CWMLA)、叶片碳含量(CWMLCC)、叶片氮含量(CWMLCC)及叶片碳氮比(CWMC/N)6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旨在探讨针茅草原群落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放牧(G)与刈割(M)显著增加了群落叶片长度(CWMLL)及叶片氮含量(CWMLNC)(p〈0.05),显著降低了群落叶片碳含量(CWMLCC)及叶片碳氮比(CWMC/N)(p〈0.05);放牧(G)显著降低了群落植株高度(CWMH)、叶片面积(CWMLA)(p〈0.05);刈割(M)显著增加了群落叶片面积(CWMLA)(p〈0.05).并且,放牧(G)与围封(CK)均表现出植株高度(CWMH)与叶片长度(CWMLL)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刈割使二者关系不显著,使植株高度(CWMH)与叶片面积(CWMLA)二者关系显著;刈割(M)使得叶片碳含量(CWMLCC)与叶片氮含量(CWMLCC)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叶面积 功能性状
  • 简介: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东坝乡“黑土型”退化草地上补种了披碱草(ElymusnutansGriseb)、老芒麦(E.sibiricusL)、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和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keng)种牧草,补种当年均处于营养生长,不能完成生育期,第二年平均每公顷产干草6839kg-9407kg,适应性强,越冬性良好,是改良“黑土型”退化草地的优良牧草。

  • 标签: “黑土型”退化草地 禾草 补种 适应性
  • 简介: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地测定,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针茅草原建群植物针茅的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株高度(H)、叶片长度(LL)、叶面积(LA)、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等5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旨在探讨针茅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放牧(G)与刈割(M)显著降低了针茅的植株高度(H)(P〈0.05)和叶片碳含量(LCC)(P〈0.05);放牧(G)降低了针茅的叶片面积(LA)(P〈0.05),增加了针茅的叶片氮含量(LNC)(P〈0.05),导致针茅叶片小型化及叶片氮素富集。并且,放牧(G)与刈割(M)使得针茅叶片长度(LL)与叶片面积(LA)间的显著强正相关性(P〈0.05)变得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建群植物 功能性状
  • 简介:用病毒灭毛剂等种杀虫剂进行室内灭杀草原毛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病毒灭毛剂稀释100倍的灭效为100%、500倍的灭效为95%;杀灭灵稀释100倍时灭效为91.5%,来福灵稀释100倍的灭效为87.5%.病毒灭毛剂灭效最好,敌杀死次之,杀灭灵和来福灵均较差.病毒灭毛剂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生物药剂,充分利用和推广病毒灭毛剂对草地植被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草原毛虫 病毒灭毛剂 敌杀死 杀灭灵 来福灵 室内药效试验
  • 简介:利用光量子仪实测了针茅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值,分析了入射PAR、冠层反射PAR、透射PAR、土壤反射PAR与FPA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射与透射PAR呈较标准正弦曲线变化、而冠层反射与土壤反射PAR呈不太平滑的正弦曲线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中午12:30左右;FPAR曲线开口方向与PAR的开口方向相反,呈较标准的余弦曲线变化,最小值出现在中午11:30左右;且日均FPAR值可用一天内的上午9:30或下午14:30的瞬时值来替代;NDVI、LAI与FPAR均呈线性关系,且R2分别达到0.87、0.7。

  • 标签: 大针茅典型草原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
  • 简介:2016年8月19-23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青海大学、青海省草原总站承办的第届(2016)中国草业大会暨草产业展览交易会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受到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和青海省农牧厅的大力支持。

  • 标签: 中国畜牧业协会 西宁市 草业 青海省 青海大学 交易会
  • 简介:21世纪以来,短短的15年,我国草产业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裂变式振兴。第一次振兴是国家生态保护建设的需求,第二次振兴是国家奶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第三次振兴是国家农业结构转型的需求。三次振兴不仅跃现了草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需求,而且迈出了从小农经济附属产业向现代集约化、专业化产业的强健步伐。

  • 标签: 草业发展 附属产业 战略地位 草原建设 生态保护 饲草料
  • 简介:为研究刈割对典型草原建群植物针茅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通过随机区组实验,在测定针茅性状(生殖高度、营养枝高度、产量)和种群营养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基础上,对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间下针茅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显著降低针茅产草量,在各刈割处理中,针茅在中度刈割时产量最高;刈割显著增高大针茅粗蛋白,中低留茬针茅品质较好;随刈割时间推后,针茅产草量显著上升,但针茅粗蛋白显著下降;建议针茅8月中旬刈割,留茬5cm。

  • 标签: 刈割 产量 粗蛋白 大针茅
  • 简介:子王旗科研基地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畜牧业科技成果中试转化的重要平台。基地位于乌兰察布市子王旗中南部,具有荒漠草原和农牧交错带典型的地域代表性。依托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下达的旱生牧草原种繁育基地项目于2001年建设。2004年,注册成立内蒙古多赛特种羊场。现为农业部旱生牧草原种基地、国家外专局引智基地、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乌兰察布分中心、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鸟兰察布试验站、内蒙古大学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草原畜牧业示范培训基地。

  • 标签: 内蒙古大学 中国科学院 四子王旗 科研基地 试验示范 农牧业
  • 简介:2016年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七届次全委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并邀请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对此次会议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

  • 标签: 科学技术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四次 中国科协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