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试验目的是研究调质温度、时间和水分对降低肉鸡饲料中大肠杆菌数量级的影响,优化出降低饲料中4个数量级的沙门氏菌的调质工艺参数。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3因子3水平Box—Behnken模型的响应面设计。温度的水平为60、80、100℃;时间水平为20、160、300s;水分水平为5%、10%、15%。试验结果表明:调质工艺降低饲料中的大肠杆菌数量级的最大效应值为6.62,最小效应值为0.40。

  • 标签: 加工工艺参数 肉鸡饲料 大肠杆菌 数量级 调质温度 实验室条件
  • 简介:设定不同的约束条件,按最低成本饲料配方原理配合成9种日粮配方,研究了以小麦粉和次粉作为天然粘结剂取代木质素2X对制粒作业和颗粒质量的影响、添加2.5%脂肪添加1.5%脂肪的影响、以及用高油玉米内在脂肪取代外加脂肪的影响。制粒试验是用一家美国饲料公司的40马力CPM制粒机在受控试验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5%小麦粉或次粉在改善颗粒稳定性方面所起的作用1%木质素2X(用外推法,即相当于2.5%普通木质素)相同。将添加脂肪从2.5%减到1.5%,使颗粒稳定性指标(PDI)提高了7.4个百分点(P=0.0001),同时使制粒的电耗(EEE)增加9%(从5.65增到6.16kwh/ton,P=0.0026),比机械能投入(SMEI)增加57%(从0.90增到1.41kwh/ton,P=0.0036)。用高油玉米的内在脂肪代替2.25百分点外加脂肪并满足较高ME水平(≥3194kcal/kg),使PDI提高了3.5个百分点(P=0.0765),但在较低的ME限定水平(≥3139kcal/kg)比1.5%添加脂肪下降了5.9个百分点(P=0.0060)。简要讨论了在摩立幕猪模型时饲料使用较低的ME水平(≥3139kcal/kg)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配方 粘结剂 制粒 颗粒质量
  • 简介:中国科学家实施抗禽流感计划;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工作;枣庄建设标准化畜禽饲养基地;我国成为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 莱西粮饲兼用玉米青贮课题通过鉴定;我国饲料工业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我国制定畜牧法规范五大问题;世界蛋氨酸产量继续扩大.

  • 标签: 饲料工业 高致病性禽流感 中国科学家 饲养基地 通过鉴定 玉米青贮
  • 简介:营养素家禽免疫机能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充分合理的营养供应可使家禽免疫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作者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家禽营养素免疫体系的作用关系。某些重要营养素,虽然被广泛研究,但其转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对其免疫机能的研究不能深入开展。尽管这样,对营养素免疫机能关系的研究,还是为家禽饲养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营养 免疫 调节机制
  • 简介: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极大的寄生原虫病,病原包括9种艾美耳属球虫,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及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致病性最强。集约化的商品肉鸡养殖场是球虫病暴发的最适宜场所。雏鸡感染球虫后,大量肠上皮细胞受损,出血。主要特征是患鸡消瘦、贫血和血痢。病愈的小鸡在长时间内不易复原,严重者死亡,其病死率有时高达40%。

  • 标签: 鸡球虫病 毒害艾美耳球虫 柔嫩艾美耳球虫 防治 诊断 肠上皮细胞
  • 简介: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于腹足纲。它的足部肌肉发达,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列为海产“八珍”之冠。近年来,随着鲍鱼天然产量的减少,鲍鱼的人工养殖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 标签: 鲍鱼 饲料开发 营养需求 工厂化养殖 营养丰富 人工养殖